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隋梦:我为大隋续大业 » 第12章 各有心思

第12章 各有心思

    大兴城里,恭帝杨侑一声哀叹,前几日,杨广被弑的消息传到了大兴,他这大半年以来所坚守的希望也随着这则消息破灭了。杨侑呆坐在大兴殿里,似乎丢了魂魄一般。

    “陛下,大行太上皇遇盗江都,大隋危及。唐王保乂大隋基业,正欲出兵讨伐宇文化及,陛下应当加以重用才是!”唐王长史裴寂一脸冷漠,对杨侑说道。

    杨侑闻言,心里一阵冷笑,这几个月来,他接连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各种尊号、权利该给的,该让的他都给了。此时他也有些明白了,终于要到那一步了。

    “唐王劳苦功高,进拜其为相国,总司百揆,加九锡之礼。”杨侑说道。

    裴寂点了点头,道:“臣替唐王谢过陛下了,但有一言还希望陛下考虑。自古以来,遇到贤者与长者,虚心禅让才是大君之道,还请陛下早做准备!”

    杨侑闻言没有答话,看着裴寂的背影,流下了两行清泪。

    犹豫多日,杨侑还是屈服了,这一日大朝,他召集了百官,对着李渊一通赞颂。

    “相国唐王,不辱使命,挽救朕于危乱之中,得以继承大位。”

    “而今天降大祸于我大隋,化及作乱,大行太上皇崩于江都。朕心神具痛,难以守护大隋残业。”

    “唐王年长,德望隆厚,人心皆服,后生小子愿托大隋江山于唐王。”

    “诏唐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王后、王女爵命之号,一遵旧典。”

    下面的裴寂和刘文静等人急忙拜请李渊接受禅让。

    李渊跪下拜谢,然后一脸惶恐道:“臣为隋臣,扶危拯溺,乃是臣的本分,怎敢图谋大位。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不然臣万死也难以赎罪!”

    一番推辞,杨侑精心准备的禅让并没有被接受。

    就在李渊还打算接着玩三让再受的把戏之时,又一个重磅消息传到了大兴。

    “禀告相国,江都发出诏命,燕王杨倓在来护儿拥立下继承大统,登基称帝,诏令各路反王攻杀宇文化及!”

    李渊闻言,瞪大了双眼,看着一众谋士,道:“什么!此事当真?”

    裴寂道:“听说燕王大难未死,召集了来护儿大军,江都许多人都亲眼看见他了!”

    “宇文化及这个废物,谋反这种事居然敢遗留余孽,真是蠢上天际了!”李渊怒骂道。

    “事已至此,该当如何啊?”

    一旁的刘文静站了出来,道:“我们起兵至今,已经大有所成,而今京城在我们手里,更有隋室宗庙、恭帝杨侑为名义。江都之事,杨广既然已死,我们大可以不认,无非是那来护儿为了自己造反名正言顺,拥立的一个傀儡而已。”

    “哦?哈哈,言之有理,我们就不予承认,将矛头指向来护儿,忽略那小子就是了!”李渊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

    东都洛阳城外,李密志得意满,他自从用计谋杀了翟让几人后,瓦岗终于掌握在了手中。

    三十万大军屯兵邙山,李密直接进驻金镛城,将其作为了自己的前敌指挥部。一时间,洛阳被围的水泄不通,连连告急。

    当江都的消息接连传到洛阳后,王世充等直接拥立越王杨侗为帝,自己独掌军权。

    杨侗当了皇帝之后,心思活泛了起来,他此刻也知道兄长杨倓已经在平定江都,心里有了主意。

    王世充这一年以来,一直在和李密攻伐,双方都损失不小,二人早已水火不容。而现在宇文化及大军即将逼近洛阳,他背着弑君的恶名,乃是众矢之的。

    杨侗深知王世充现在野心已经起来,握着重兵,即使大兄杨倓继位,他也不会再低头了。所以,正好可以拿宇文化及来削弱李密于王世充。

    “朕听从谏言,欲诏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使其领兵征讨宇文化及,你们以为如何?”杨侗对朝臣说道。

    “此计不错,化及西归,必定要经过李密的地盘。而我们以高官笼络李密,让他与化及厮杀,待其两败俱伤,我们再出手,就稳妥多了。”内史元文都连忙附和。

    “臣不赞成,李密狼子野心,如此无异于引狼入室!”王世充高声道。

    “那卿有何良策?而今大行皇帝尸骨未寒,我们怎能眼看着宇文化及逍遥呢,依靠李密是最好的办法。”杨侗道。

    王世充闻言无话可说,目前确实只能这样,要是自己太过分的话,在道义上就站不住了。

    金镛城里,李密听到宇文化及将要入境,颇为头疼。自己打了宇文化及,就会被别人钻空子,毕竟王世充还在眼前,而且杨倓又在南方起事了。

    不打也不可能,宇文化及声名狼藉,自己若放他过去,也要背负恶名,那时还如何号令天下。正拿不定主意呢,洛阳城里就有使者来找他了。

    “魏公世素贵,今欲册封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征讨逆贼宇文化及,事成之后,入朝效力,位列三公。”使者宣读了杨侗的诏命。

    李密闻言,心中一喜,正愁无法破局呢,洛阳城里就送机会来了。

    “李密谢陛下抬爱,委此重任,臣愿领兵除去凶逆,以报国仇!”李密答应了下来。

    部下有些不解地问道:“魏公,如此一来,不就正中了杨侗小儿的计谋了吗。待我们杀了宇文化及,元气大伤,他们收拾我们,就容易得多了。”

    李密道:“不错,是有这个风险。但而今局势如此,我们只能攻打化及,接受这个任命,就有了名义。而且宇文化及不过是一个无能之辈,费不了多少力气,到那时我们就是除掉逆贼的英雄了。”

    得到李密答复的杨侗十分高兴,对来找他的元文都说道:“你的计策果然不错,李密接受了委任,这么爽快,真是有些出人意料啊。”

    元文都道:“他夹在中间,不得不这样做罢了。不过眼下,我们对王世充,可不能不管了。”

    “下朝以后,我听说王世充对委任李密大为不满,巧舌如簧,已经策动了不少将领了。”

    “哦,有这样的事,看来事到如今,他终于暴露本性了。”杨侗没想到王世充这么快就有了动作。

    “臣已和卢楚他们几个大臣商量了,改日趁王世充上朝的时候,就在路上布下伏兵,直接除掉他。还请陛下早做决断,不然势必危矣。”元文都压低声音道。

    “好吧,就依此计。”杨侗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