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隋梦:我为大隋续大业 » 第18章 除贼要恶

第18章 除贼要恶

    处理完几个贼首,杨倓看向了那些潜伏敌营的臣子。

    “你就是威名赫赫的肉飞仙,沈光吧,果然是骁勇异常,擒住化及,要算你大功!”杨倓拍着沈光的肩膀,一脸欣赏。

    沈光受宠若惊,急忙跪下请罪道:“臣在先帝遇难时,不能尽忠,已是天大的罪过,哪里还敢称功。”

    “哎,你那几百给使曾是先帝特意选拔的死士,当时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逆党耍了诡计?”杨倓叹了一口气,有些遗憾道。

    “都是那传旨的魏司宫,被逆党收买,他们假传旨意,骗我们离开了玄武门,未能为先帝尽忠。”沈光哽咽着,流下了眼泪。

    杨倓抚慰了几句,让沈光振作了起来。

    “自今日以后,你仍统领给使,为朕的亲军,只听朕一个人的命令。”

    “杜岳,朕授你为千牛备身,调入给使,一并护卫。”

    一番安排完毕,杨倓有了几分安全感。想起祖父杨广,养了一群死士关键时刻却没有用上,他又强调了许多,立了几条规矩。

    看着后面的许善心,杨倓没有怠慢,大声道:“许大夫受朕之托,委身敌营,终不辱使命,真是忠义无比啊!”

    许善心也是老泪纵横,这一刻他终于等到了。

    “许善心授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迁礼部尚书。”杨倓大手一挥。

    后面的裴矩一脸惶恐,不知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决。

    杨倓看见许善心后面年迈的裴矩,思考了半天还是决定留下他,委以重任。

    “裴矩,你在化及弑逆之后,当了他的仆射,这~,朕也能理解。”

    杨倓一个大喘气,裴矩直接被吓得跪了下来。

    “你早年经略西域,颇有功绩。不知如今到了这把年纪,尚能饭否?”

    裴矩眼神一亮,不知从哪里找来一股精神,朗声答道:“臣虽老迈,但为国之心尚热,愿为陛下效力。”

    “那就还是当你的旧职,黄门侍郎吧。”杨倓想到裴矩跟夷狄打交道有经验,还是给出了任命。

    安顿完外面的一众官员,杨倓才转头回了大帐,他不得不解决宇文士及的事情了。

    帐内萧皇后正陪着一位女子,正是杨广的长女南阳公主。

    作为长公主,她继承了母亲萧后的优良品质,被杨广格外疼爱。早在开皇年间就下嫁给了宇文述的三子宇文士及,也是宇文家的一个倚仗。

    南阳公主一脸愁容,见杨倓进来,急忙端坐。

    “侄儿见过姑母,让您受惊了。”杨倓轻声道。

    “陛下天质英断,今日击破逆党,妾由衷地高兴。”南阳公主一脸郑重。

    “有一件事,还要听听姑母的意见。”

    “哎,可是我夫宇文士及?”

    “不错,他虽非首恶,但他乃是血亲,且后又为化及供事多时。”

    南阳公主稍微一顿,眼神变得坚毅,道:“陛下以为妾是什么人,宇文一家弑君犯上,于我已是仇家。我身为大隋公主,岂会因一家之私,而枉顾国仇!”

    杨倓闻言,不禁肃然起敬,道:“姑母大义,侄儿敬佩。待天下大定,必为您寻一良家。”

    “自尽以后,尘缘已了,报了国仇,我将遁入空门,再也不问世俗之事。”南阳公主流出两行清泪,下定了心思。

    一连几日,平定了聊城之后,杨倓领着百官回到了鲁郡,准备昭告天下。

    寒冬,飞雪漫天,杨倓头戴冠冕,一身隆重。

    宽阔的教场里,宇文化及宗族多人被押在台下。

    许善心在杨倓的授意下,拿着诏书,开始细数宇文化及一党的罪状。

    “宇文化及者,历以父恩累叶至此,庸凡下才,俱蒙奖擢,礼遇恩隆。国家危难之际,不能以身报国,竟行谋反逆天之举。”

    “利用先帝信任,图谋恶计,率领逆党,裂冠毁冕。又仿赵高之事,衅深指鹿。”

    “罪恶深重,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愤。”

    许善心一顿,又将矛头指向了宇文智及。

    “宇文智及者,实乃逆谋之始作俑者,虽非首恶,其情更甚!”

    “宇文士及者,恩遇最隆,早尚南阳公主,不思教诲佞兄,反助其祸。早藏祸心,谋叛于李渊。”

    宇文士及闻言,神色大变,大声喊道:“冤枉啊,谋逆之时,我并不知晓,更没有和李渊早早谈论造反之事!”

    杨倓闻言,指着怒骂道:“你宇文氏世受皇恩,全无忠君之心。怎么?还要我叫来封德彝,拿出你给李渊的信物,你才肯承认吗!”

    “宇文一族,弑主逆天,夷三族,三个贼首枭首暴尸,以儆效尤!”

    许善心见杨倓下了定论,又开口道:“裴虔通者,久在潜邸。先帝以旧邸之情,特相爱幸,竟然忘蔑君亲,潜图弑逆,阴为内应。”

    “天下那么多恶事,都比不上这种行为!”

    “司马德戡者,先帝恩遇亦隆,窜动禁军,逼宫弑主,天下难容。虽已死于内讧,但惩处难逃,即刻掘坟戮尸,挫骨扬灰!”

    “孟景、元礼、杨览、唐奉义、牛方裕、元敏、薛良、马举、元武达、李孝本、李孝质、张恺、许弘仁、席德方、李覆等,一并斩首,流放其家。”

    半晌,一众逆党的罪行才陈述完毕。

    随着一声令下,宇文化及一党彻底消亡,三兄弟首级被传览多地,昭示天下。

    杨倓解决了宇文化及一党,开始打出了自己的名声,他又正式举行了登基仪式。

    光复二年,杨倓正式昭告天下,在萧皇后的支持下,继承大统,成为大隋的第三代皇帝。

    为了有新气象,他改郡为州,尽数废除了大业年间的种种徭役与苛政。

    杨广被尊为明皇帝,庙号世祖。

    关于杨广的谥号,杨倓在心里纠结了好一阵子。以他后世的眼光来看,“明”确实不妥,因为他的暴政,才会反王遍地,谥为明,在他看来,似乎有些反讽的味道。

    但是无奈的是,早在几个月前,东都的越王杨侗称帝之后,就立马谥为明皇帝。他也不好更改,毕竟他还是大隋的子孙,总不至于骂自己的祖宗。

    收服王簿以后,杨倓发现他的号召力确实不同寻常,很快青州、莱州、密州等地方尽数归降,很快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