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隋梦:我为大隋续大业 » 第22章 挖墙脚

第22章 挖墙脚

    王世充自从打败李密,收了瓦岗的地盘之后,野心急剧膨胀,隐隐有称霸天下之心。

    洛阳城里,王世充得胜归来,俘虏了许多李密的部将,他信心大增,可怜的杨侗逐渐走上了和杨侑一样的道路。

    这一天,早朝大起,王世充领着人大摇大摆的进到了乾阳殿,杨侗此时已经成了傀儡,早就得到了警告。

    看见众臣到齐,杨侗宣布道:“郑公神勇非常,一举击败围困东都多年的瓦岗贼军,实在是天大的功劳。”

    “朕之家国,自此全赖郑公,今以郑国公世充为太尉。”

    “开太尉府,东都大小事务都交由太尉处置,朕也就不再忧劳了。”

    王世充闻言,一脸惶恐,急忙拜倒在地上,声称不敢接受。

    杨侗只好又夸了一遍,王世充才拜谢道:“臣谢陛下信赖之恩,世充自当以国家大事为己任,不敢推辞!”

    把皇帝杨侗晾到一边之后,王世充立马行动了起来,把府邸搬到了尚书省,发榜招揽人才。

    “招贤榜文:一求文才学识堪济世务者,一求武艺绝人摧锋陷阵者,一求能理冤枉拥抑不申者。”

    太尉府门口,宽阔的广场上,人们拥挤着,议论纷纷,很快就传播了出去。

    一时间,自荐的和被推荐的人才接踵而来,王世充不嫌繁复,都亲自考核接待。

    鲁郡,一团和气,杨倓正和一众臣子研究当下态势。

    “听闻王世充已经权掌东都,周边的许多人才都望风而去。”杨倓有些担忧。

    徐世勣点点头,道:“世充向来阴毒,他特别能隐忍,到了现在,他的谋划终于还是实现了。”

    “这也怨魏公,他太过自大,败了之后,王世充吞并中原大部,实力大涨啊!”

    来护儿早年和王世充在江都共事过,十分了解他,也说道:“像他这种人,隐忍之时,一贯会低声下气,一副顺从的样子。可是他一旦得势,就会彻底疯狂起来。”

    “你们说的有理,而今吾弟的处境比起从前,更加危险了。”

    “那不如我们率军拿下洛阳,解救越王殿下和一众忠臣吧!”来护儿建议。

    “不,此事万万不可,我们会吃大亏的!”杨倓一摆手,否定了这个鲁莽的想法。

    “不错,陛下说得对。世充收服李密旧地,天下几个最大的粮仓都被他占据。而且他士气正盛,又大力收买人心。”

    “当时王世充被围在洛阳,瓦岗三十万大军都没奈何得了他,而今他占据中原,就更别说了。”徐世勣补充道。

    “朕的意思,还是要从内部做起。王世充什么德行,你们都知道,时间一久,他的伪装就会暴露。”

    “到了那时,我们再分化瓦解,则东都可图也!”杨倓看着两人,露出了一道意味深长的笑容。

    东都城里,王世充看着自己的实力一天天增长,欲望又进一步膨胀了。

    他又强迫杨侗授他为相国,总百揆,封郑王,加九锡之礼。

    三月的一天,一队使者自鲁郡走出,向着洛阳赶去。

    使者到了洛阳,亮出了大隋的符节,王世充不敢怠慢,连忙迎进了城里。

    “听闻郑公今日被加封为郑王了,真是可喜可贺啊!”使者不慌不忙地施礼道。

    王世充赔笑道:“哪里,世充在隋使面前,哪里敢这般自大!还不知尊使名讳?”

    “弘农张绍,代大隋天子来看望越王殿下!”张绍面不改色。

    王世充一脸惶恐,有些局促道:“啊,世充自被先帝委派东都后,就一直尽心辅佐越王。此前不知燕王殿下脱离大难,妄自立了越王为帝,真是罪该万死!”

    “罢了,至尊不会计较这些,只是想越王殿下了,才来探望!”

    “至尊真是有心之人,尊使有请。”王世充连忙带领使者去后宫拜见杨侗。

    文成殿里,张绍对杨侗行了一礼,只见王世充立在后面没有要走的意思。

    张绍料到了这种结果,对杨侗说道:“殿下,我代至尊来看望您。请你放心,宇文化及逆党已被枭首示众,大隋国仇已报。”

    “您在东都也不要过分思念,且让王世充伺候,至尊到时候会来东都看望您的。”

    杨侗闻言,心里有苦难言,只是一个劲地哭泣,良久才说:“烦请告诉吾兄,我大隋就看他了,请他一定要光复大业!”

    张绍见他这副模样,也心有不忍,但碍于王世充,也只好告退了。

    王世充尽管心里早已没了忠心,但表面功夫却做的很好,殷勤地招待,忙了一天,才回了府。

    张绍有了机会,直接找东都的老臣帮他引荐,见到了瓦岗的几人。

    “诸位,可还认得我吗?”张绍看着秦琼等人。

    秦琼看见来人,十分惊讶,道:“可是张令公之子?我等失迎了!”

    张绍热情地和几人碰杯,道:“你们入了瓦岗,而今拜在郑王账下,感觉如何啊?”

    “实在是无奈之举啊,王世充气量狭小,为人阴毒,我等颇为不自在。”秦琼一口酒咽下,低声说道。

    “唉,想当年家父在世之时,最欣赏你和罗士信两人了,可如今物是人非……”张绍一声长叹,提起了父亲张须陀带领秦琼二人征讨叛贼的往事。

    秦琼闻言悲痛不已,道:“叔宝未敢忘也,老将军于我等恩重如山,一路提携,只可惜……”

    罗士信也眼泪长流:“昔日大军陷入重围,张将军率军冲出重围,但见我们弟兄还未脱困,又折马返回包围,奋力拼杀!”

    “如此来回四次,要不是放不下我们这些部下,他老人家也不会被翟让斩杀!”

    张绍也是大感悲痛,劝慰二人道:“二位将军如此,先父在天之灵也可以告慰了。”

    “但是,绍要说的是,你们而今屈居在洛阳,绝非先父所盼。”

    秦琼二人有些疑惑,止住哭声看向了张绍。

    “先父至死是隋臣,而今燕王杨倓登临大位,扫清叛逆,一改旧弊。你们既然都曾是大隋的臣子,自当随我东归大隋。”

    “迷途知返,尚未晚矣!”

    秦琼闻言,稍一思考,就答应了下来。

    “如此甚好,我们当初被迫降了李密,飘零许久,接连碰见昏主。而今至尊宽仁,我等自当投效。”

    张绍连忙扶起二人,道:“二位将军,如果还有瓦岗降将不愿为世充老儿所驱使,都可以加入大隋,陛下都会重用!”

    几人商议了一番,继续拉拢其他降将,约定回头出战之时,就东归杨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