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30章 隰家父子

第30章 隰家父子

    改良文字的风,随着高傒父子和国懿仲父子的拜访,席卷临淄所有贵族的家。

    有姜诸儿的手令在,高傒和国懿仲的脸面也确实值钱,再加上二人不要求亲自看书,只需要书主人统计所有书册各个字的数量,不会盗取各家典藏,没有人拒绝。

    这时候的书籍不像后世,遍地都是,有几册书是可以当传家宝的,能如此顺利,也是出乎高傒和国懿仲的预料了。

    临淄很大,贵族很多,人多了,自然不会缺乏聪明人,比如隰朋所在的隰家。

    隰家也是姜姓的分支,和高家、国家一样。

    但这两家通常都是叫上对方一起玩,隰家总是处在第三者的位置上,若不是自己总是去刷脸,第三者都难当。

    谁让高国两家都是上卿传家,隰家只是下大夫呢,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到春秋末期,齐国有四大家族,高国两家依然榜上有名,隰家却隐入尘烟,反而被现在还没来,但过几年就要来的田家超越。

    隰朋虽然不知道隰家的结局,但他已经察觉到这一风险,总想着和高傒、国懿仲一起玩,不求别的,只希望未来他们能搭把手。

    可惜,高层的友谊,从来都是资源的互换,本是同根生也不管用,蛋糕就那么大,没有资源,就上不了桌。

    高傒找国懿仲,是因为国懿仲也是上卿,把他搞定,齐国就不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不找,国懿仲能让事情办不成,和未来五大流氓的地位差不多。

    隰朋呢,有声望、有能力,是“桓管五杰”之一,但也仅限于此了。

    他只是他,带不动整个家族。

    如今,高家找上门来,是个机会,隰朋直接开放家族典籍,任由高氏父子翻阅。

    隰朋是人精,高傒难道就差了?

    高傒一眼看出隰朋的小九九,对案几上的书籍不看一眼,谢过隰朋配合以后,再次声明自己不看,隰家自己按照要求统计,最后上报数据即可。

    送走高家父子,隰朋连连叹气,改良文字这块蛋糕,隰家是吃不到了。

    历史上,隰朋要在支持姜小白回国继承君位以后才平步青云,甚至被管仲指定为接班人。

    现在嘛,只能继续当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大夫。

    “父亲为何因为意料之内的事情而忧愁?”

    说话人是隰朋的长子隰伯平,人如其名,是大哥,但平庸。

    这个平庸是相对隰朋而言,他自己本身的智慧和修养,都无愧隰家长子的称呼。

    “我是为了你们的未来而忧愁啊。”

    “父亲多虑了,子孙的地位自有子孙自己挣,没那个本事,当个普通人也是理所应当,若是德不配位,才是家族的祸端。”

    “我儿年纪轻轻就失去进取心了?”

    “我自知无治国之才,退而求其次,有何不好?”

    隰朋笑道:“隰家交给你,也许没有荣耀,但不会招来灾祸。”

    “父亲不必急于一时,姜诸儿浪荡成性,早晚会有祸端,那时候才是父亲的机会。”

    “我儿怎么想的,不妨说说。”

    这个时期不像未来皇权至上那般严厉,说一句君王不是就是大罪,现在只要有实力,宰了君主都没问题。

    说几句话,而且是父子之间的私密话,谁都不会在意。

    “父亲不妨暗中联络鲍叔牙大夫和公子小白,未来有变,这就是不世之功。”

    “公子纠呢?”隰朋反问道。

    “还不如姜诸儿。姜诸儿虽然浪荡成性,好歹有能力,这些年不知道,以前公子纠还在临淄时,本性与姜诸儿差不多,但魄力差远了,否则也不至于逃去鲁国。”

    公子小白年幼不能争夺君位,逃往莒国保平安,隰伯平可以理解,也支持。

    可是公子纠已经成年了,姜诸儿什么人,他也知道,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不敢反抗,只敢像小弟一样逃跑,本性也就那样了。

    倒是姜小白,年幼之时便颇有贤名,不知现在如何了,在鲍叔牙的教育下,想来只会更好。

    “公子小白离开齐国前,高傒就支持他,只是碍于年纪,没有办法扶上位,此次高傒自请去莒国,怕是已经在布局了。”

    “不过听说面都没见到。”隰伯平笑道。

    “见到鲍叔牙就够了,不过看高傒的反应,结局并不乐观。”

    “父亲不妨派人暗中联络,以后就算占不到大头,起码能留个名字,若是起效,就是一本万利了。”

    虽然隰伯平的智慧晚了一点,但那也是智慧,隰朋还是满意的。

    虽然不如高子虎那般显眼,但内秀也是不缺的。

    “已经安排好了。”

    隰伯平笑道:“儿子愚钝,至今才想通。”

    “无妨,高子虎只有一个,我儿不必事事比较,走好自己的路即可。一心求快,只会乱了步伐,加速不成,反而摔跟头。”

    “不过儿子倒是有个提议,父亲可为儿子参考一二。”

    “何事?”

    “既然搭不上高傒的线,姒安总是能搭上的,父亲之前说姒安对父亲很尊敬,想必也是看上父亲能有所帮助。”

    “我儿还不知道吧,高傒已经放出消息,姒安已经与他的次女姜馨定下婚事,如今我们能给的,高傒岂能舍不得给?”隰朋玩味地看着隰伯平,这是刁难,也是考验。

    “儿子当然知晓,但自从文姜和姜诸儿把姜姓女子的名声搞臭,外人见姜姓女子,谁不是避之不及?姒安不在乎,说明他是个务实的人,这样的人,有好处是不会拒绝的。”

    隰朋点头,“我儿打算怎么办?”

    “改良文字,隰家插不上手了,姒安有野心来齐国,肯定不止改良文字这一件事,我们帮助他完成其他事情,一样能搭上线,说不定还能让隰家的人进入杞国朝堂。”

    “我儿如此看好杞国?”

    隰伯平笑道:“杞国只有姒家一家贵族,就像一片还未开垦的新地,谁先下手,就是谁的,姒安不是庸人,未来杞国崛起也说不定,就看父亲想不想赌一把了。”

    “机会是不错,但隰家要赌,只能你去,舍本逐末了。”

    隰伯平无奈点头,隰家还是缺乏人才,看见机会都抓不住。

    这就是隰家与高、国两家的差距,人家根本不在乎杞国这一丢丢蛋糕,隰家想吃还没好胃口。

    “不过,去帮助姒安一把不成问题,我儿可以和姒安多走动,结个善缘也好。”

    “嗯,”隰伯平点头称是,“现在还差一个契机,父亲,我们要抓紧时间统计字数了。”

    隰伯平抓住和姒安见面的机会,隰朋不由得哈哈大笑。

    不管怎么说,有隰伯平在,至少隰家不会在他手里家道中落。

    至于以后,真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