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34章 改良文字,正式开始

第34章 改良文字,正式开始

    文字按照时间逐步演化,就像大树生长,躯干唯一,每一条枝丫的生长方向都不可预测。

    然后小篆、楷体、瘦金……遍地开花。

    若是倒过来,从楷体逆推到金文,乃至甲骨文,这条路径就是唯一的,其他皆是虚幻。

    命运也是如此。

    所以,不知道命运,才能把握住命运。

    一个改变历史的伟大工程——改良文字,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正式开始。

    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此刻起,他们将与文明生死同休。

    如此浩大的历史场合,平淡而无味,还不如两只公鸡打架有趣。

    对于文字而言,姒安就是那个法力通天的神算子。

    其他人,则是文字未知的命运。

    可能是姒安点名需要的缘故,姜馨对于改良文字始终充满兴奋。

    她是第一个拿出改良字给姒安审核的人。

    不愧是想象力极度丰富的浪漫女孩,为什么要来改良文字,而不是去画画?

    “馨儿。”

    “嗯嗯。”姜馨热切的看着姒安,一副求夸奖的模样,嘴角微微上翘着。

    “你画这幅字,花了多久?”

    “一刻钟,还有,我是写的,不是画的。”

    “你一个字写一刻钟,写一封信需要多久?”

    “哦。”姜馨收起绢帛,下巴埋到胸口上了。

    姒安想请教一下,高中老师是怎么狠下心批评女同学的?

    姜馨这个模样,姒安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艺术字也是字,但实用性和艺术性要区分开来,文字是用来方便传递信息的,先搞定文字的实用性,完成了,我们再研究艺术性。”

    总算没有被否认,姜馨悬着的心放下来,回自己的案几,从金文开始,重新演化。

    第二个完成的人是姜语。

    不是说明姜语有多厉害,而是她分配到的文字,第一个就是“人”。

    金文的“人”子,与楷书差别很大,但内核非常清晰,就是人的形象。

    姜语的“人”字,更像“大”字,不知道是不是参考了车裂过程中,人的形象。

    “语姐姐,虽然这个‘人’字很完整,但你觉得这个动作能代表人的形象吗?”

    说着,姒安站起来摆出一个“大”字。

    “确实很少见。”

    姜语不得不承认,姒安的脑子就是好用,能从这个角度判断这个字不合适,学习的偏旁部首,果然只是文字的一小部分。

    姜语改良的字已经非常接近楷体的模样,姒安没有让她回去修改,而是自己来矫正。

    “我们就用一个正常站立的人作为基准就好了,这时候,人双手自然下垂,和身体重合,可以去掉这一横,站立的双腿太直了,人的腿是柔和的,可弯曲的,要表现出来,刚中带柔。”

    姒安写下一个楷体“人”,“语姐姐觉得这个改良可好?”

    “看着顺眼多了。”姜语不断点头。

    楷体能传承这么久而不被取代,颜值一块自然是非常能打的。

    姜语收回写“大”字的绢帛,被姒安阻止了。

    “语姐姐,你看这个字的形状,除了人,还像什么。”

    姒安再次摆出“大”形状,以便姜语发挥想象力。

    其他人都抬头看向姒安,都在思考姒安想表达什么。

    “我知道,”姜馨举手说,“安哥哥的衣服看起来很大。”

    “不错,”李克点头说,“能遮挡很多小物件,要不就把这个字定为大小的‘大’?”

    姒安笑道:“我觉得可行,如此,今天就改良两个字了,一个‘人’,一个‘大’。”

    “既然‘大’字有了,不如一起把小也确定了。”己季说。

    毛赢接话,“既然‘大’是手脚张开,‘小’可以把手脚缩回去,就像这样。”

    毛赢在绢帛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图像是一个站直的人,仿佛是为了证明脚的存在,一竖下方有一小段向左的九十度横折,双手也缩短了。

    李克看后说:“人的脚是可以向上弯曲的,不如把横改成斜向上,这样才能表现出‘刚中带柔’。”

    “你们进入状态很快嘛,”姒安笑道,“代表手臂的短横书写过程中容易与大的长横混淆,也要换,谁有思路?”

    所有人不约而同看着自己的双手,姜馨看到自己只有手掌裸露在外,瞬间得到一个灵感。

    “安哥哥,可不可以把手臂去掉,保留手掌,两边各一个小点?”

    “我们可以试试。”

    姒安提笔写,其他人上前围观。

    “人的脚相比躯干,要小很多,我们轻轻提一下,表现出来即可,手掌掌心相对在胸前表示小,所以是竖直方向的点,稍微倾斜和笔直向下都试一试,看哪一个更好看?”

    姜语点头说:“还是倾斜的好看,符合‘柔中带刚’,都是直笔画,看起来僵硬。”

    “其他人的意见呢?”姒安问道。

    “倾斜的好看。”

    除了姒安以外的五个人都统一意见,姒安不用再编理由拒绝竖写的点。

    “那就这么定了。”

    由姒安拍板,第一批改良文字‘人’、‘大’、‘小’顺利完成。

    “看起来,文字改良也不是那么困难。”姜语说。

    “是你的字简单,你来试一试“鬼”字。”李克毫不留情拆台,他第一个字就是“鬼”字,连个参考都没有,真全靠想象力。

    “我的是‘家’,”毛赢说,“我想画一间房子,但房子也只是家的一部分,真是难办。”

    姒安都无奈了,上来就干BOSS,都不知道捡几个软柿子升级?

    “大家可以从简单的文字开始,笔画多的文字最后来,就像‘人’推出‘大小’,简单的字改良好了,说不定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新字。”

    “安哥哥,大和小组合在一起,是不是就可以是“针”字,针就是一头大,一头小。”运行时间短的脑子就是好使,姜馨又想到了。

    “针是金属制作,大小只是形状,不合适。”作为现场唯二会针线活的人,姜语充满说服力。

    姒安借机引导,“确实不合适,但针的形状就是大小组合在一起,这个字可以表达另一个意思。”

    经过一系列的想象,姜馨说:“针头需要磨,才好用,才是一大一小,我们磨针就是因为针不尖了,所以大小组合可以用来作为“尖”字。”

    这个联想能力,姒安都得竖大拇指。

    姜语笑道:“小妹真是厉害。”

    毛赢也笑了,“怪不得小师弟着重点名,需要馨儿妹妹,果然厉害。”

    “不止,”李克说,“若只是我们几个大男人,谁能想到针是尖的,就是知道组合,这个字用来干什么,都要争论很久。”

    得到大家一致认同,姜馨小脸都涨红了。

    “原来还有这层意思。”姜语看着姒安,好像需要重新认识他一样。

    眼看自己要变成算无遗策的老妖怪,姒安赶忙解释,“不瞒各位,当初让语姐姐和馨儿加入,确实没想到还有这个好处,属于意外惊喜。”

    “小师弟千万别谦虚。”李克笑道,还要钓毛赢呢,聪明点鱼儿才会上钩。

    “我最初考虑的是,文字改良小组,只要年轻人,因为人年纪大了,思维会僵化,缺乏想象力;

    老师是最早接触这些文字的人,但因为年纪大,没有打破习惯的想法,最后是大师兄见到,才率先想到这个问题;

    这就是年轻人的想象力,和打破规矩的眼光,这些特质是上年纪的人不具备的;

    上年纪的人虽然创造力不足,但有年轻人没有的稳重和经验,考虑问题严谨,最适合编撰修订。”

    如果说,想到性别之差,是姒安细心。

    知道年龄差距的不同,就是观察能力和用人能力的体现了。

    姒安的解释,成功勾起毛赢的兴趣。

    姒安不只是小师弟,还是未来杞国的国君。

    知人善任的国君,对人才的吸引力才是最致命的。

    国家大小,对于能人而言,不是问题,他们对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