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37章 隰家的准备

第37章 隰家的准备

    隰伯平不是第一次走进李克院子,唯独这一次,他感觉到不同寻常。

    他很好奇姒安为何会在李克的院子里,李克又去哪里了。

    “小师弟怎么会在李克师兄的院子里?”隰伯平问道。

    “我的院子被他们占用了,只好借用大师兄的。”

    姒安虽然没说他们是谁,但隰伯平还是第一时间想到改良文字。

    隰伯平很想去看看他们是如何改良文字的,说不定能联想到当初仓颉造字的画面。

    可惜也只是想想,若是可以,他也不会出现在李克的院子里。

    古时候的人都是浪漫的,总喜欢脑补、相信一些奇奇怪怪的谎言。

    不过也是,如果人们不迷信谎言,又哪来的国家和秩序,贵族与奴隶。

    “伯平兄有何事,不妨直说。”

    “小师弟需要的地方,隰家已经准备好了,伯平前来,是请小师弟去实地看一看,还缺什么,若是不缺,等秋收结束,小师弟的计划就可以开始了。”

    隰家如此重视,姒安心中大喜,说道:“我叫上侍从,现在就走。”

    “小师弟叫上侍从即可,车马伯平已经备好。”

    姒安点头,回去告诉李克一声,领着粟和罴走了。

    来到高府大门口,果然一辆大马车已经准备好。

    姒安和隰伯平都是男子,自然不用避讳什么,而且路上隰伯平还有问题请教,同乘是最好的办法。

    “小师弟请。”隰伯平亲自掀开马车的门帘,仆役搬来上马车的小木凳。

    “伯平兄客气了,我们一起。”

    姒安有些受宠若惊,来到这个世界,隰伯平是第一个对他如此尊敬的人。

    仆役虽然尊敬,但更多是惧怕。

    隰伯平继续请姒安先上车,姒安不再推辞,这才结束这段礼节。

    马车动起来,粟和罴在车厢左侧,靠近姒安的一边跟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朝临淄城外走去。

    “伯平兄还没说,我们要去哪里呢?”

    隰伯平解释道:“隰家在临淄东门外有一个庄子,足够宽敞,人眼不杂,最适合小师弟的需求。”

    现在的临淄城,还没有人满为患,空地空院子也不少。

    为了保密,隰家还是选择在城外的庄子进行实验准备。

    “城外也好,到时候少不了大量用柴火,在城内太引人注目。”

    想起柴,姒安忽然发现一个思维盲区,想要融化玻璃,貌似柴的温度达不到。

    说不定要用煤,现在这个时代,开始用煤了吗?

    “伯平兄,庄子用火,平时都用什么生火?”

    “自然是木柴,木柴遍地都是,取材方便,花费便宜。”

    “还有没有其他燃料?”

    “其他燃料?”

    “我们要烧制的东西,木柴烧不出来。”

    隰伯平没有立刻接话。

    “不知石涅是否可行?”隰伯平问道。

    虽然石涅不好弄,价格昂贵,但又不是一直使用,隰家供上没问题。

    若是需求量太大,隰家自己找地方,自己挖。

    姒安不知道石涅是什么,没敢断言,“先去看看。”

    隰伯平掀开马车车窗的帘子,吩咐侍从先一步去庄子准备石涅,等他们抵达的时候,姒安能见到实物。

    隰伯平行事方法看着眼熟,但姒安一时间也想不起来,熟悉感从何处来。

    “小师弟,”隰伯平问道,“这几天回家,我一直在思考你说的永恒不变是什么,如今想来求证一下,我的想法是否正确。”

    “你说说看。”

    “要说永恒,我首先想到太阳和月亮,但加入可以测量的限制,月亮首先排除,只剩下太阳,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秋去春来,我认为以阳光为永恒,可行。”

    “太阳属于永恒,这点毫无疑问,”姒安说,“但我想知道,伯平兄对太阳和太阳光,了解多少?”

    姒安的问题把隰伯平整不会了,太阳还有什么认识,不就是每天都来,东升西落吗?

    “小师弟是何意?”隰伯平不敢乱说,他可以肯定其中另有玄机,但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举个例子,太阳固然是永恒的,但时间早晚不同,阳光会不会有变化?地点不同,季节不同,甚至今年与去年不同,阳光会不会有差异,伯平兄可有把握消除这些问题的影响?”

    “这些都会影响?”

    季节早晚会产生影响,隰伯平能理解,但地点不同也能影响,他想不通。

    “早晚和季节不必多说,知冷暖,都能知道差异,地点,不知伯平兄有没有去过南方?”

    “我只去过鲁国,然后就只在齐国了。”

    “我听说,南方冬天不会下雪,而北方到冬天,世界将是雪白一片。

    我们都知道,太阳是温暖之源,我们能感觉到热,正是来自太阳光的照耀。

    既然南北方冬季冷暖不一样,是不是能说明,南北方太阳光不一样,既然冬季不一样,夏天会不会也不一样?”

    “有这个可能。”

    姒安说:“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所以阳光并不能当作永恒不变的参照?”

    “是的,很多时候,阳光变没变我们都不知道,用阳光当尺子,还不如黑黍,起码黑黍的差距是有限的,而阳光的变化,没人知道有多大。”

    “小师弟以为,什么才能担起永恒不变。”

    “伯平兄可有在浴桶泡过澡?”

    “自然。”

    泡过就简单了,姒安从头引导隰伯平了解水和空气的区别与不同点。

    马车慢悠悠走了半天,终于驶入庄子,姒安也正好上完一堂压强课。

    尽管姒安没敢说,他说的都是事实,只是以猜想的口吻说出来,但隰伯平全都相信了,省了不少麻烦。

    下车以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村子的形状,由低矮的土墙和篱笆围成。

    庄子里居住的不是国民,而是奴隶和吸纳的野人奴隶。

    庄子围墙外是开垦的农田,是属于姜姓分支的福利。

    隰家分家时,齐公划一片土地给隰家,隰家自己经营,慢慢就形成这样的聚居地。

    高家和国家的土地来源,也是如此。

    这时代,别说土地,豺狼虎豹都比人多。

    土地不值钱,但国君不给,私自开垦是违法的。

    包括砍柴打猎,都不行,这些都属于国君的私有财产。

    想要打猎、捕鱼,需要给国君上交山泽之税。

    当然,国君也要上交给周天子,大于吃小鱼,小于吃虾米。

    姒安和隰伯平一起,绕庄子走了一圈,看看当地的水、木材等资源。

    这些都是可能要使用的东西。

    回到庄子里,先一步离开的侍从拿来一袋石涅,姒安一看,原来石涅就是煤。

    在光照下闪闪发光,品质还不错,姒安立刻打消使用木柴的想法,煤的温度高,肯定能融化玻璃。

    若是不够,再弄一个风箱,电视剧里见过大概形状,原理也简单,现在不用着急。

    “伯平兄,多准备你说的石涅,以后我们就用石涅来烧制玻璃管。”

    山东不是产煤大省,小煤矿还是有的,站在历史上游,还没经过开发,煤矿肯定是不会缺的。

    “没问题。”

    隰伯平随后的操作秀了姒安一脸。

    需要石涅?那简单,吩咐家里的堪舆师找矿脉,让奴隶去扒开地皮,直接开挖,要多少有多少。

    隰家虽然只是旁系,但这点权利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