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50章 你太保守了,激进派

第50章 你太保守了,激进派

    注解小组触礁搁浅,改良小组放假一天。

    当高傒和国懿仲看到对方的黑眼圈和血丝密布的眼白,差点忍不住骂对方一句狗东西。

    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两人大哥不说二哥,各自拿出新编教材,用实力一决雌雄。

    今天粟没必要来,但好学生不会因为学会了而旷课。

    他陪罴一起来,接受来自高傒和国懿仲的知识灌顶。

    罴奋力学习的时候,粟在一旁请教国晖,高子虎候在一旁,随时听候命令。

    两位大佬轮番上阵,终于在日落前教会罴。

    接下来是高子虎和国晖校对错误,按照难度排列,整理成册。

    身心疲惫的高傒和国懿仲决定给自己放一天假,如此高强度的教学,再不劳逸结合,会折寿的。

    鉴于注解小组效率感人,而且费命,姒安希望高傒和国懿仲多活几年。

    他更改时间,决定三天一次会面,争取让两位鞠躬尽瘁的大佬能有休息时间。

    本来,姒安打算五天一次,但回想起小学时期,自己学习识字,越往后越轻松,他还是决定三天一次。

    学习语言和文字,之所以起步困难。

    是因为人要从零开始,学习文字本身的含义、学会将文字与现实逐一对应、学会正确的思考逻辑、以及使用逻辑将文字组合在一起,形成顺畅交流的句子。

    六七岁的孩子学这么多东西,死活学不会才是正常。

    能轻松掌握的孩子,祖坟冒青烟的级别都不够,起码着火了才能出现。

    学习数学也是一样,难的不是算术,而是符合“数学逻辑”的思维方式。

    所以,读书识字的人都习惯讲道理。

    从开始识字起,他们就在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这也导致读书人都有一个通病——认为每个人都会讲道理。

    “知识的诅咒”,这个名字的来源,正是因为被诅咒的人,绝大部分是知识分子。

    所以教员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作为知识分子,却能跳出“知识的诅咒”,明白只有读书人才会讲道理,现实和敌人只讲拳头。

    从而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扭转局势。

    从跳出“知识的诅咒”开始,他成为了一盏能照亮“灯下黑”的灯,一盏无所不能的明灯。

    后续历史都是证明,同一个问题,别人会判断错误。

    唯有教员的答案,当时没人能理解,但结果证明,他总是对的。

    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属于没有死角的上帝视角。

    捋清楚读书识字的本质逻辑。

    姒安坚定否决五天一次,一天一个字,改用三天一次,后续加字的策略。

    李克还在等着抱得美人归呢,慢了可不行,只能暂时委屈两位长辈。

    在两位长辈抚慰心灵的伤痛时,隰家隰伯平登门拜访。

    隰家已经准备好炼制玻璃的石英砂和石涅,只等姒安调来工匠,就能开始搭建熔炉,烧制玻璃导管。

    李克信誓旦旦说负责搞定工匠,至今也没个动静,姒安只好将时间延后。

    理由,自然是明天要改良文字,今天不能离开高府。

    隰伯平能理解,“也好,现在庄子储备石涅不多,我先回去分配人力,加大石涅开采。”

    “如此最好。”姒安点头应下。

    送走隰伯平,姒安直奔李克的院子,里面空空如也。

    姒安四处找李克,跑了一圈,鬼影子都没见到。

    傍晚,姒安才见到消失一天的李克。

    姒安喊道:“狗东西,你不是说寻找工匠的事情包在你身上吗?隰家都准备好了,你的人呢?”

    李克丝毫不慌,“刚去国家回来,从国家得了三户工匠,虽然少,但技艺高超,都是能锻造你佩剑的水平;高家的,我早就让家宰叔叔安排好了。”

    “高家多少户?”姒安立马不气了。

    李克居然傲娇起来,不说话了。

    姒安后悔喊他狗东西了,那是师兄弟之间的称呼。

    若是喊他一声李克,也不至于还要哄李克开心。

    “我亲爱的大师兄,是我不对,是我错怪你了。”脸从来不是姒安考虑的内容,不要就不要了。

    李克说:“错怪是假,你自己都忘记了,才是真吧,若是隰伯平不上门拜访,你可能还没想起来,我正在为你招揽工匠。”

    “居然被你发现了。”姒安撇嘴说,他是真的忘记了。

    姒安的反应让李克措手不及。

    虽然姒安早就说过,他们之间坦诚相待不说谎,但姒安这么干脆,李克还是表示震惊。

    而且是用幽默的语气,化解自己有些无礼的行为。

    我果然没有看错人,李克想着,又是自夸的一天。

    “小师弟,”李克的态度像是换了个人,笑眯眯说,“高家的工匠数量,你可以猜一猜。”

    “五户?”

    “再猜。”

    “八户?”

    “往大了猜。”

    姒安狠下心说:“二十户。”

    “一座矿山,人和山都归你。”

    姒安石化了,他知道高家是土豪,但没想到高家这么死土豪。

    女婿要几个人,老岳父嫌弃女婿太穷,觉得要点东西都抠抠搜搜,怕他亏待女儿,额外送一座矿山……

    姒安觉得自己挖国宝一样的工匠,已经很过分了。

    没想到在高傒眼里,居然只是过于保守的激进派。

    姒安和春秋土著们,对技术人才态度的参差,可见一斑。

    “高家有恶金矿山?”姒安问道。

    现在是青铜器时代,铁矿都没人要,现有技术炼不了铁,高家怎么会有这玩意儿?

    “高家要恶金矿山做什么?不能吃,不能喝,种树都嫌地太贫瘠。”

    李克开始鄙视姒安的格局了,还国君呢,能不能大气亿点?

    “是一座小型铜矿,刚发现不久的。”李克补充说。

    姒安再次因为不够激进而感到羞愧。

    “探矿的时候,高家有发现恶金矿,你想要,可以找老师要发现恶金的堪舆师。”

    姒安打算开发恶金,李克是知道的,这些消息都在打听收集。

    “大师兄可知道矿山具体位置,若是距离杞国太远,以后开发会很麻烦。”

    “就在弥水南边,杞国想要,把地圈了就行,齐国朝堂很可能直接默许。”

    这个时期的地盘是点状,通常是城邑及其周围,弥水北岸有纪城,自然全部归齐国所有。

    南岸齐国没有建城,算是无主之物也没问题,只要齐国没意见,杞国去圈了,也没人说什么。

    事实上,齐国君臣巴不得杞国把弥水南岸全都占了,最好建一座城邑隔开齐国和莱国。

    这样一来,齐国和莱国不再接壤,齐国也就不用担心被莱国夷人骚扰,可以专心防备北方戎狄。

    齐国虽然强大,在齐国北方,由长狄人建立的鄋瞒国(sou,读一声,man,读二声)也很强大。

    齐桓公时期,长狄人甚至攻破卫国和刑国的国都,卫国国君都被人家砍了,后来得到齐桓公帮助,才能重新修建国都。

    长狄人才是齐国的大患,东边的莱国都算脾气温和了,所以齐国才会拉拢杞国,帮忙牵制莱国。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的北狄,就是来自长狄人,后来才成为北方游牧部落的统称。

    能担任北方蛮夷的代表,可见长狄人的彪悍。

    “我去见老师一面。”姒安说。

    “应该的,”李克回道,“隰家有的,高家都有,尽管开口便是,小师弟没必要舍近求远。”

    “我看隰家隰朋是个厉害人物,他想和高家增加联系,我也想为高家拉拢一个帮手,一拍即合,才去找的隰家。”

    姒安虽然不知道隰朋就是“桓管五杰”之一,管仲指定的接班人。

    仅仅是交流和了解,他可以肯定,隰朋不是一般人,只是欠缺时机,和姜小白一样。

    当然,如果从家世来看,隰家确实不怎么样,角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同。

    “此话,小师弟可以告诉老师。”

    虽然李克不会留在齐国和高家,但毕竟是老师,他还是希望高家能长盛不衰的。

    姒安点头,“我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