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59章 还得制碱

第59章 还得制碱

    姒安回到队伍当中,身后多了二十个人高马大的侍卫。

    隰伯平脸上有点挂不住,尽管姒安没说什么,也不在意隰家护卫多少。

    其他旁观者可不管这些,高家派出那么多护卫,不就是在嫌弃隰家保护力度不够吗?

    “是我考虑不周,应该多带一些护卫的。”隰伯平赶忙道歉。

    姒安一时间竟没有想明白隰伯平的意思。

    李克接话说:“伯平会错意了,这些护卫都是我的,平时都是小师弟帮忙训练,小师弟出门,只带自己的护卫,那我的护卫谁训练,只能强行塞给他了。”

    不管是真是假,起码隰伯平有台阶下了。

    以后被别的贵族嘲笑,好歹有个怼回去的理由。

    事情到这里,姒安才反应过来,但为时不晚。

    “只能劳烦伯平兄多准备一些粮食了。”姒安接着说。

    “些许粮食,都是小事。”

    能用一点粮食解除尴尬,隰伯平求之不得。

    “宋文整队,出发。”姒安喊道。

    两支侍卫一起操练多天,位置都熟悉。

    听到宋文的命令,李克的侍卫自动接着队尾排列。

    眨眼的功夫,两支队伍的精气神融为一体。

    整齐的队列,挺拔的站姿,一样的默不作声,宛如一体。

    看得隰伯平一愣一愣的。

    他以为李克和姒安在给他台阶下,谁知道真是一起训练的。

    “小师弟,他们都是你在训练?”隰伯平忍不住问道。

    不管真实战斗力如何,这支四十人的小队,已经可以称为精锐了。

    若是出现在战场上,一帮散兵游勇看见步调整齐划,拔剑姿势统一的军队。

    不用打,他们自己就跑了。

    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什么军队能惹,什么军队惹不起,即便看不到杀气,但谁敢用命赌,这是一群花架子?

    姒安同样大吃一惊。

    他没想到,罴居然把侍卫练到这个地步,进步太快了,当年他的进步都没这么快。

    在这个有一碗稠饭糊口,就有人卖命的时代。

    “吃饱”二字所激发的潜力,已经让他们看到那群为信仰而战的人,的影子了。

    虽然信仰有点歪,距离依然遥远,但姒安可以期待了。

    “我哪有那么多时间训练他们,是我的两个侍从训练的。”

    粟默默挺胸抬头,这是他应得的荣誉。

    “侍从总该是你训练的吧?”

    姒安点头,“罴是头倔驴,训练不要命,没有他,我一个人也做不到。”

    隰伯平见礼,“公子大才。”

    “伯平兄想多了,他们只是花架子,只有去战场走一趟,活下来的才算合格。”

    “你们有信心没有?”宋文喊道。

    “有,有,有!”

    一群人的喊声,听起来,像是一个人,隰伯平麻木了。

    “走吧。”姒安先走了。

    不能再纠结侍卫了,若是让齐国君臣知道自己有一手逆天的练兵之法,说不定会有危险。

    姒安对粟耳语两句,先一步上马车,隰伯平随后。

    队伍出发以后,粟找到宋文说:“回杞国以前,尽量低调。”

    宋文恍然大悟,连忙点头。

    他只意识到姒安在质疑侍卫的水平,没有察觉到姒安在藏拙。

    一个不小心,弄巧成拙了。

    车队离开临淄,马车开始颠簸起来。

    隰伯平一直在沉思,想问又不好问。

    姒安看出他对练兵之法感兴趣,主动问道:“伯平兄可是有疑问?”

    隰伯平笑道:“我很好奇小师弟是怎么做到的,如果不方便说,小师弟不必开口。”

    姒安笑道:“这又不是什么秘密,你随便找一个高家下人问一下就知道了。”

    “请小师弟赐教。”

    “让他们吃饱饭就行了。”

    养军队,说白了就是花钱,只要舍得花钱,不可能缺优质的军队。

    道理很简单,难的是愿意花钱。

    明末的官员、武将们只要把原本属于士兵的军饷给他们,满清一点入关的可能性都没有。

    可是,官员武将们宁可亡国,也要贪污军饷,宁可换个主子,也要兼并土地,这才是历朝历代衰弱灭亡的根本。

    不管什么问题,一旦涉及人性,就是无解的。

    人性的局限性,无可救药。

    姒安不担心隰家训练出什么了不起的军队出来。

    他们是贵族,天生就没有善待底层人民的可能,剥皮抽筋吃干净,才是他们的本色。

    “这么简单?”

    “他们每个人每天要吃掉将近四个人的口粮,我花老师的钱粮不会心疼,这才让他们吃饱,以后回杞国,大概也就他们几个能这么吃。”

    隰伯平哈哈大笑,“怪不得小师弟让我多准备粮食,原来如此。小师弟放心,隰家粮食管够。”

    贵族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阶层,他们都是大方懂礼的。

    “谢过伯平兄。”

    “小师弟愿意考虑隰家,是我隰家感谢小师弟才对。”

    高家什么没有?姒安用得着求到隰家头上?隰家什么水平,隰伯平心里有数。

    姒安没有过多计较这些旁枝末节的小事。

    他只需要隰伯平觉得练兵也就那么回事,就够了。

    傍晚时分,车队浩浩荡荡来到隰家庄子。

    因为人数超标,隰伯平需要去准备空房间。

    姒安暂时无事,叫上石头和粟,一起去看隰家贮备的石涅。

    姒安不是第一次来,管事认识他。

    知道姒安想要看石涅,管事带着姒安直奔仓库。

    姒安亲手亲手捡起石涅,仔细观察,都是杂质很少的上品。

    姒安随手扔回仓库里,拍拍手说:“不错,质量都很好。”

    “堪舆师都是按照您的要求找的矿脉,挑了三个才找到您需要的品质。”管事解释道。

    姒安点点头,清洗双手,隰伯平已经安排好,匆匆赶来。

    “小师弟,石涅品质可还满意?”

    “非常满意,让工匠们吃好喝好,早点休息,明天开始,我们只有五天时间。”

    隰伯平知道姒安事务繁忙,也不废话,赶紧安排晚食,吃过都回去休息。

    第二天清早,吃过早食,工匠和打杂的仆役来到隰家工匠搭建的,炼制青铜的熔炉前。

    隰伯平不知道姒安需要多少,干脆搭建十个。

    用不上可以拆,少了,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搭建起来的了。

    “能打造上品青铜器的工匠,上前一步。”

    国家给的三个全都站出来,高家出来五个,隰家也有两个。

    正好十座熔炉,每个高手负责一座,其他人平均分配作为协助。

    姒安只是大概说明该怎么做,具体操作,全看工匠发挥。

    熔炼使用的石英砂,都是碾碎以后的细小砂砾,烧的石涅也是优良品质。

    等到火焰燃烧到最猛烈,石英砂发生些许变化,但无法用来制作玻璃管。

    “还是得用碱,但是去哪儿弄碱?”姒安很苦恼。

    化学课说过,碱可以作为石英砂的助熔剂,姒安可以确定,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制碱。

    这东西需要一整套工业体系作为支撑,不是现在能做到的。

    “草木灰是碱性,应该能提取出来。”姒安自言自语。

    隰伯平问道:“还需要什么,我立刻让人去准备?”

    “这附近有没有植物生长的荒地?”姒安问道。

    既然都是要碱,盐碱地上的草或许含量会高一点,有盐碱地,就用盐碱地的植物,没有再用其他。

    “有一些低矮草的地方,可以吗?”

    “这种地方最好,让人去收集各种杂草,区分种类,烧成灰备用,不用太多,先试一试是否可行。”

    实验暂时停滞,姒安没让工匠们闲着,而是让他们试着将熔炉加高,或者用自己的经验改造熔炉。

    “改造完成自己开火尝试,若是能融化石英砂,重重有赏,小进步也有奖励。”姒安喊道。

    隰伯平也说:“安公子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若是能融化,重赏。”

    工匠们沸腾了,也不管认识不认识,谁是谁家的人,聚在一起讨论。

    立刻挽袖子,光膀子准备开干的人不少。

    “伯平兄,隰家的石涅够不?”姒安心虚地问道。

    十个炉子敞开烧,姒安看见的石涅怕是够呛。

    “小师弟放心,每天都会有新的石涅送来。”隰伯平解释说。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