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107章 杞国的目标

第107章 杞国的目标

    今天的大朝会,非常成功,由高傒代替姒安解释,标准尺的防骗功效。

    姜诸儿不顾君礼,鼓掌夸赞姒安,当即宣布在齐国推行标准尺。

    其他朝臣顺着风向拍马屁,求姜诸儿赐标准尺,更是让姜诸儿高兴不已,又拨给姒安一大笔赏赐。

    有思齐城珠玉在前,姒安对普通赏赐已经免疫,但必要的致谢不能少。

    他委托姜诸儿的贴身寺人,转达自己的谢意,高高兴兴把寺人送走,回头锁上仓库。

    “你对赏赐不满意?”高傒见财迷不开心,忍不住问一句。

    “有思齐城这份大礼,一些钱财绢帛,也就那么回事。”

    “齐国送一座思齐城和弥水南岸,已经是极限,没有第二份,你不要妄想了。”

    “我还没那么贪心,需要土地,我回国发展杞国,去莱国手里抢原本属于纪国,但被莱国侵占的部分领土,只要齐国不找我索要,我就心满意足了。”

    “既然把弥水南岸送给杞国,只要齐杞两国不发生矛盾,互相攻伐,齐国不会向南了,北边土地肥沃,又可以打击长狄人,才是齐国最好的选择。”

    齐国北部,就是后来三国时期的冀州,华北平原,大汉朝的粮食主产区,说土地不肥沃,齐国君臣不动心,狗都不信。

    若不是地理位置的限制,姒安都想往北发展,而不是向南。

    南方的徐州虽然也是大平原,粮食出产大州,但无险可守,南边还有吴越竞争,稍微往西,还有楚国这个巨无霸,哪有还是弱鸡的燕国好收拾。

    齐国这波战略方针魔改,看似杞国占了大便宜,真要深究,齐国不一定吃亏,说不定还有得赚。

    若是赶在晋国出太行山之前,拿下全部华北平原,占据东北一角,齐国就不得了了,说不定比原历史中,占据山东半岛的齐国,都要强大。

    关键还是要看,姜小白有没有魄力灭掉燕国,独占冀州。

    若是不灭,按照燕国背后捅刀子的秉性,齐国会很难受,但丰富的产出,依然足够提高齐国国力,一个档次。

    姒安点头认可高傒的话,“齐国若是占据大河以北的平原,与杞国背靠背结盟,当是天下无二的霸主。”

    姒安不害怕齐国强大,他有信心将杞国发展到同样的高度。

    只有齐国足够强大可靠,与齐国互相依靠,杞国才能专心经营徐州,攻略鲁国。

    鲁中铁矿的存在,已经把鲁国放在姒安的对立面。

    作为姒安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可以触及的大型钢铁资源地,姒安不可能放弃。

    南下和淮夷、徐国,乃至更南端的吴越交手,没有一个大哥兜底,姒安心里没有底。

    只要在姜小白时期,把杞国经营成大国,再往后,姒安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你也觉得齐国应该向北扩张?”

    姒安点头,“齐国强大,杞国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趁现在,北方狄国被长狄人覆灭,那片土地上都是长狄人,不存在中夏国家,尽快拿下,好处和面子都有,等中夏势力发展到大河以北的长狄人占领区,齐国想要占据土地,就要讲道理了。”

    “我和国子先生也是这么想的,姜诸儿也有进取心,但长狄人强大,需要小心准备才行。”

    “那不是我应该考虑的事情。”

    姒安已经把计划告诉高傒,高傒会转告姜小白,齐国和杞国共同强大,才不会破坏双方同盟。

    若是齐国战略改变,没有收到半点好处,小弟杞国,依靠齐国的赠礼,变得越来越强大。

    此消彼长,惹得齐国眼红,杀个回马枪,对齐杞双方,都不是好事。

    就算姒安和姜小白关系足够稳固,打不起来,后续发展,也会小矛盾不断,远不如共同发展实惠。

    杞国把齐国当大哥,让大哥站在台前吸引注意力,自己台后低调求发展,才是王道。

    等到杞国发展到,不是谁都能随意拿捏的地步,才是称霸的好时机。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苟王发展三件套,永不过时。

    “你回杞国以后,打算如何发展?”

    “老师是自己问,还是替姜诸儿问?”

    “有区别?”

    “我不会欺骗老师。”

    高傒点头说:“你就当,是我在问吧,我想知道齐国和杞国,有没有共存的可能。”

    “我回去,先灭掉诸国抢占诸城,堵住莒国北上的路口,然后专心对付莱国,只要把莱国解决,杞国就只需要面对西方的莒国和鲁国,北方还有齐国盟友作为支援,杞国才会彻底安全。”

    莒国是东夷人建立的国家,和莱国属于同源,因为倒向被中夏国家认可,才被称为莒公。

    姒安要针对莱国,莒国不管是为了好处,还是同源情分,都不会作壁上观。

    莒国南部的徐国和淮夷都是硬骨头,西北方向的鲁国更不用说,只有杞国是一块不会崩牙齿的肥肉。

    说莒国对杞国没想法,姒安不信。

    高傒也不信,否则他不会当中间人,促成杞国与莒国交好,为姒安营造合适的游学环境。

    诸城地理位置特殊,正好处在五莲山脉,和沂山之间的小平原带上,属于莒国北上的必经之路。

    占据诸城,可以依托诸城地利,抵挡莒国的北上,属于战略要地,杞国必须拿在手里。

    若是丢了,让莒国占据诸城。

    诸城在潍水上游,杞城在潍水中游,只要莒国想,军队随时可以从诸城顺流而下,直达杞城。

    这个要命的位置,不管属于谁,姒安都要抢下来,放任不管太过危险。

    “诸国?”高傒有点懵,“诸国不是早就被莒国灭了?”

    姒安的心立马凉了一半,还是得和莒国正面开战。

    “我听公父说,诸城管理者,自称诸国国君,诸国应该还在才对。”

    “我明白了,”高傒解释说,“诸国已经被莒国覆灭,是肯定的,莒国覆灭诸国以后,任用诸国国君的后裔为诸城大夫,保证诸城及其附近小邑的稳定,这才出现诸城大夫,自称诸国国君的现象。”

    “所以,是诸城,还是诸国,若是诸城,杞国去抢,不符合道理。”

    高傒笑道:“不合道理,杞国就不要了?”

    “诸城在潍水上游,莒国顺流而下,就能抵达潍水中游的杞城,剑都架在脖子上了,哪怕是莒国的城邑,杞国也不能不取。”

    高傒笑道:“既然如此,诸城大夫说是,那就是,你当不知道,抢了再说,只要诸城在杞国手里,按照地势,不利于莒国北上攻打,诸城身后,有潍水运送物资,即便打起来,杞国也会比莒国轻松很多。”

    姒安必须重新认识高傒了,这还是那位君子老师吗?

    “老师让我抢,是认真的?”

    “莒国是东夷人建立的国家,杞国是根正苗红的中夏苗裔,齐国附庸,我当然支持杞国,若是莒国大军来犯,你可以向齐国求救,姜诸儿说不定会继续向南,多打下两座城邑,送给你,他是真心喜欢你这个杞国储君。”

    说起根正苗红,现在的周天子都没有杞国正宗,找谁说理去。

    只要国民老实听话,不搞事情,什么人,什么族,姒安不在乎,五千年后都是一家人。

    春秋土著就不这么认为了,否则也不会出现“尊王攘夷”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