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圣与天齐 » 第18章 鬼神不可测,读书可通神

第18章 鬼神不可测,读书可通神

    沈仙想起以往常听王无咎讲的许多精怪山魅传奇,还有宿世记忆中种种光怪陆离。

    难不成……不由心下大奇,却无半分惧怕。

    “是你在说话?”沈仙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想要触摸老槐树,却又心有忌惮。

    “咦?”

    那苍老声音发出一声诧异。

    “看来书生是个腹有诗书的真君子。”

    沈仙面露好奇之色:“当真是你在说话?”

    苍老声音道:“既已听闻,何须置疑?”

    沈仙上下打量老槐树,看到一枝虬结老枝在上下沙沙晃动,仿佛在与他打招呼,不由啧啧称奇,旋即醒悟过来,朝老槐树揖了一礼:“在下初次见得……老丈这般山中精灵,难免惊异,老丈勿怪。”

    “哦……呵……呵”

    耳边传来苍劲缓慢的笑声:“说甚精灵,书生想说的是山精鬼怪吧?到底是读书人,难脱迂腐,老树我便是山精,有甚忌讳?”

    沈仙不以为意,哑然一笑:“老丈怎知在下是读书人?”

    他身上穿着的与平民百姓无异,粗布短衣,与一般读书人的穿着大相径庭。

    苍劲之声道:“若非胸中有书卷气,心中磊落,书生区区肉体凡胎,怎能灵觉清明,听得老树言语?察觉老树所在?”

    “真有这般说法?”

    沈仙不由想起昔日他初闻鬼神传奇,心下好奇之极,便去问老相爷:这世上果真有鬼神?

    老相爷没有说有,也没有说无,只是沉吟片刻,然后跟他说了一句话:君子立世,当尽一己之力,致力人世间之事,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便可。

    当时他年岁尚幼,不大明白,后来长大了些,又听闻老相爷一些事迹,尤其是有一年,大业两大水脉金沙河与青沧江突然泛滥成灾,多地大涝。

    这两条江河,是天下水脉源流,养育了无数生灵,但是每年都要泛滥数次,连年水灾,各地治水多年,年年治,仍是年年泛滥。

    直至老相爷上任三载之后,忽然孤身前往禹州,那里有金沙江水患最为恶劣所在。

    听闻老相爷站在江边一座黄土崖上,有百丈洪涛扑天盖地,却始终不近他身,全都如有灵性般,绕过黄土崖。

    老相爷在那里站了一天一夜,便飘然离去,又到了夏州,那里同样有青沧江最凶恶的水段。

    一样是在江边站了一天一夜,便就离去。

    说来也奇,自老相爷去后,两大水脉竟然就此消停,除了偶尔有些地方起些风浪,至今都没有大肆泛滥成灾过。

    有人曾好奇,前往金沙、清沧江查看,才发现老相爷当初所立之地,各自留下了四个字。

    金沙河黄土崖上,写着:海晏河清。

    青沧江岸边有一巨石,上书:水靖民安。

    这八个字,仿佛有着无穷神力,死死地镇压着两大水脉。

    随着时间推移,真相渐明,朝廷将老相爷的功绩通告天下,沈仙才与其他人一般,恍然大悟。

    老相爷当真如世人所传,早已“神而明之,几通圣矣”,虽手无缚鸡之力,亦从不言鬼神,却是鬼神辟易,诸邪莫敢近。

    区区八个字,镇得两大水脉之主,也是两大水脉连年泛滥的罪魁祸首,金沙、青沧两位龙君十数年不敢动弹。

    那时候,沈仙才明白,老相爷当初和自己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只可惜,他怕是要辜负老相爷教诲,做不到那般智仁、无私、坦荡,自然也不可能如老相爷一般,一介肉体凡胎,却神明臻圣。

    正如老相爷当年教诲,读书人,不需言鬼神,只要通智达仁、心清神明,亦能鬼神辟易,诸邪莫侵。

    或许这便是他宿世记忆中,那方世界的圣人教诲:养胸中一点浩然气。

    这就是读书人的“神通”。

    老槐所说的书卷气、灵觉清明,大抵也是这般了吧?

    心思一转,沈仙又想到玉笔乾坤之内,最初所见的书简上几行字:

    “老氏藏书,太史秉笔。”

    “先王圣化,布于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仙人炼形不死,述于文字。”

    “老氏证圣于此,吾亦证于前圣遗教。”

    半年以来,他也渐渐琢磨出这几句话的一点大意,所谓“方册”、“格言”、“文字”,其实都可以归于两个字——读书。

    读书可通神。

    无论“先王”、“夫子”、“仙人”,其道皆不离“文字”。

    “老氏”证圣于此,那位自称“吾”的亦证于此,所谓“前圣遗教”,就是“老氏”所留的文字吧?

    这些圣贤之道,皆不离文字。

    而他所得的“雕龙心法”、文心墨、情思简等等,种种神妙,本质上,其实也是源于文字。

    “证于前圣遗教”,就是读书,读这些文字。

    他怀疑,留下这只玉笔和那篇心法等等神妙之物的人,就是那位“太史”。

    种种神妙神通,其实也是一条读书“证圣”的道路,只是他觉得,这与老相爷的神明自圣,大抵还是不太一样的。

    “书生?书生?”

    苍老的声音在耳边唤了几声,将悠然神往的沈仙唤了回来。

    似乎是能看见他双目复归清明,老槐树道:“书生,你可莫要在此发憶症,快快离去吧。”

    沈仙想起最初听闻老槐的声音,不由道:“老丈,你为何连番驱我?可是在下在此搅扰了老丈?”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这深山老林,也非老朽独有,驱你作甚?”

    老槐道:“老朽让你走,是救你性命。”

    沈仙疑惑:“此话何解?”

    老槐慢悠悠道:“今夜,此地有喜。”

    “有喜?”

    沈仙更疑惑了:“不知是谁人有喜?既有喜事,又怎会无端害我?”

    老槐道:“人自然是不会,只是谁说办喜事的,就非要是人吗?”

    “不是人?”

    沈仙一惊:“难道鬼神亦有婚丧嫁娶?”

    “哦……呵……呵……”老槐发出苍劲的声音道:“你这书生倒也眼高,老朽在此地数百年,”

    “名士大儒,倒也见过些,于鬼神之事,最多不过敬而远之,绝口不提怪力乱神,如你这般开口便是鬼神,对鬼神毫无敬畏之心者,尚是第一次见,书生可知鬼神莫测,不可擅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