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88我成了我想要的那个人 » 第29章 上交商品粮

第29章 上交商品粮

    日子还在继续,周平凡可不至于因为李春光一句话就真的去找到他,再说了李春光一个副乡长又能帮到他什么,找到李春光还不如当初的陈中辉,带他走出山村呢。

    双抢完毕,便是最让乡亲们痛苦的交商品粮的事情了。

    辛辛苦苦一个季度下来,收获的粮食还不够上交商品粮。这事情……

    但是大家还不得不交,而且商品粮的要求极其高,首先就是必须要干,也就是除掉水分,这些只要在烈日之下暴晒几天也就够了。

    第二步就是去掉空壳,这在农村有专用的风车,捡到果倒进去,转动把手,那些空壳就能从风车的尾巴飞出去,至于饱满的稻谷则从下方流出来,为了避免到时候被粮站工作人员抓住纰漏,杨光等人不得不多扇几次。

    最麻烦的还是第三步,要检查谷穗里面的泥沙,为了防止这一点,周家垄的乡亲可谓是煞费苦心,尽量不让稻谷落地,收割的时候倒还好说,最最重要的还是晾晒的一步,还特意制作了一种叫做“遮天”的晒谷工具,其实就是用竹子编制而成的一大块平地毯。这东西除了能晒稻谷,即便是收稻谷的时候也极为方便。

    只是即便是这样,依旧免不了有些调皮的小孩往里面扔沙,又或者是鸡、狗之类的畜生跑到了晒谷坪上。

    所以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还不得不对稻谷筛一遍,细小的泥沙自然能够掉出来,至于更大的石头泥土之类,也能被挑出来。

    八月一号,按照周爱民的话,这是个好日子,宜出行,也就意味着这天去缴纳商品粮会很顺利。

    周家垄包括整个大田大队十几个村庄的商品粮都必须去到重山乡集市上去缴纳的,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工程,比如说周平凡家,今年的缴粮任务是一千七百多斤,这还算是少的,他大伯和三叔家,基本上都在两千三百斤上下,而村中最多的,莫过于周海旺的师父周文志一家,超过了四千斤。

    而运送这么多的粮食。靠的便只能是手推车了,偏偏周家垄到重山乡的道路,基本上都是上坡路,这就导致任何一家想要顺利将商品粮送到重山乡都是不可能的。

    周爱国便决定自己兄弟三个家庭一起。

    周平凡计算了一下,自己家今年夏季的粮食总收入大概在一千五百斤左右,他决定先上交一千斤,另外差的等到秋粮季节补上。

    为了能够顺利缴纳商品粮,即便是拼命三郎的周爱民,也不得不劝说周平凡停下一天的冰棍生产,三家人从早上四点多就出发,不但是他们这些男人,就是万红梅这些女人,还有周海波这个小萝卜头都全然出动,三家总共准备了四千斤的粮食,用了六辆手推车,周爱民和周爱国都装了近千斤,周平凡的车上也在八百斤左右,就是李曼香、万红梅和万晓琴车上也都装了四百多斤。

    每逢上坡,就必须是几个人一起,先将一辆车拉上去,再接下来拉另外一辆,这是一段极为艰难的历程。就连周海波都用出了吃奶的力气,像小狗一样不停地吐着舌头。

    等到一行人来到收购站,时间已经到了八点,不过十里的路程,众人却走了四个小时。

    “交秋粮的时候就好了,到时候,我们一起请一辆拖拉机!”周爱国说道。

    李曼香却是神秘一笑!因为她和周爱民商量好了,等到这条路全部修通,他们两夫妻就去购买一辆,这些年,也有不少的人修建新房,还有山里面的树木也可以运送出去,有一辆拖拉机,还是能赚不少钱的,而且也没有这么累。

    虽然周平凡一行人来得早,但是毕竟路远,在他们前面还是排了不少的人,周不凡在旁边自怨自艾地说道,“早知道这样,我们应该半夜就动身的!”

    “那我们就要去你爸那领盒饭了!”周爱民笑道。

    他哪里不想更早,不说其他,半夜就出发,至少没有这么大的太阳,现在虽然才八点左右,但是火辣辣的太阳就已经晒得他们身上都痛。只是那时候根本就看不清路,稍不留意翻车倒是小事,就怕不小心翻到了路边的悬崖。

    看着前面的队伍还有好长,周平凡干脆就去到重山初中的旁边买来了些早餐,早上他们在家里吃的那些,早就消化完了。

    或者是知道了仅仅凭借油条很难维持店面的生意,这家小店最近便陆陆续续地增加了更多的商品,比如就连周不凡都是在上次去田源镇才见到的包子、馒头,另外还有煎饼、饺子之类。甚至于还扩大到了炒菜业务。

    “这不就是米粑吗?”看见了周平凡买回来的包子,周爱国不由得骂他这完全是浪费,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家里拿两个红薯过来。

    周平凡对自己的节俭完全就是遗传到了他大伯的风范。

    倒是周爱民笑道,“这也是平凡孝敬的吗,”

    知道周平凡有钱,周爱民倒不介意。没能力赚钱不说,既然赚到钱了,偶尔奢侈一番那也是应当的。

    几人一路唠嗑,也就轮到了他们。

    “你们是周家垄的?”收粮的工作人员问道。

    周爱民代替三人做了回答。

    “周爱国、周爱民,还有周爱军家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几家要交的数量。“这些数量不大够吧!”

    那工作人员眼光倒是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周平凡这些人的重量。

    “是不够,这不家里面总要留点吃的吗,不够的秋季再补。”周爱国有些讨好。

    不要说这是粮站工作人员,就是面对大队的一个普通干部,周爱国都是这样的态度,更不要说在重山乡,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就是当上乡长,都不如一个普通的粮站工作人员。

    “听说你们村出了个能人啊,叫做周平凡的,就是你吧!”工作人员看着周平凡说道,“这么小的年纪,就会制作冰棍,很不错啊!”

    这句话周平凡不知道听了多少次,总体而言,大家说这话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羡慕,或者是夸奖,也有些嫉妒,这些周平凡都能够理解,所以周平凡一般都是呵呵两声,又或者是随便应付过去。

    只是这话从这粮站工作人员的最终说出,周平凡首先感觉到的就是对方的不怀好意,还有讥讽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