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浪浪山出发 » 第三十一章拿错剧本了?

第三十一章拿错剧本了?

    大厅里,姜老爷饮下了一大口酒,对着王亥笑道:“白道长,是不是这些菜肴不合胃口,需不需要我让后厨给道长做几个合口的小菜?”

    王亥摇了摇头,他哪有什么合不合口的,就算吃到嘴里了,也顶多把这一身被单子污了,只能谢绝了姜老爷的好意:“不必姜老爷费心,贫道近日还在斋戒,不能进食,只能辜负姜老爷好意了。”

    姜老爷听到王亥的声音,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也不再多说,只是笑了笑:“那就可惜了,若是这些日子都不能进食,那恐怕就很难吃到这些美食了。”

    “哦?怎么说?”王亥好奇道。

    姜老爷轻轻一叹:“唉,我家里的这个厨子,是我花大价钱从羊城请来的名厨,当年他的手艺可是声名远扬,不知多少食客排着队想要品尝他的菜品,那时候,我还是和他打赌侥幸赢了一回,才让他在我这儿做了十年菜。现在已经到日子了,他近些天就要返回羊城的老家了。”

    正抱着一只烧鹅腿满口大嚼的毛大宝啧了一声:“那可真是太可惜了,我还想着等师兄走了能天天到姜老爷家里蹭饭呢!这么美味的饭菜,我就是连着吃上一个月都吃不腻。”

    姜老爷捋了捋长须,哈哈一笑:“毛道长说笑了,我家这厨子虽然就要回老家了,可也教出了几个徒弟,纵然是没有学到十成十的本事,但也各有绝活,到时候毛道长尽管来,我一定一个月不重样的招待好你。”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主尽欢。收拾完桌上的残羹冷炙之后,几人回到了正堂,王亥正要和姜老爷说一声刘二的事,李管家就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

    李管家快步来到了姜老爷身边,耳语了一番,姜老爷点了点头,吩咐了一下,李管家又赶紧朝大门走了出去。

    姜老爷对着王亥三人笑道:“方才镇子上出了那么大的乱子,正好县府里的黄典史就在左近,就顺便过来巡视一番。又听说那激起乱子的祸首正在我这,便过来看看。”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锦缎便服,宽头大耳,满面笑容的中年人大跨步的走了进来。

    姜老爷站起身来,走到了台阶下,躬身笑道:“黄典史大驾光临,鄙府蓬荜生辉啊,老朽腿脚不便,有失远迎,还望黄典史莫怪!”

    看着姜老爷起身迎了过来,黄典史赶紧小跑两步,扶住了就要躬身下去的姜老爷,朗声一笑,赔罪道:“姜老爷折煞小可了,您在湖广道风光的时候,小可还是个毛头小子,怎能受您如此大礼?您不要怪我不请自来就是了。”

    姜老爷顺势直起身,拉着黄典史的手,叹息一声道:“好汉不提当年勇,老朽已经垂垂老矣,现在还要看黄典史这样的有为之士才能庇佑一方百姓。现如今像黄典史这样一心为民,每日巡视治下的好官可不多了。”

    黄典史紧了紧姜老爷的手,感叹道:“姜老爷言重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哪怕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吏,也应恪尽职守。更何况,如今府县之中上有知县大人领导有方,下有像姜老爷这样的良善人家教化,才是保一方平安的根本。”

    姜老爷拉着黄典史走进了大堂,引入上座,笑道:“黄典史谦虚了,您是朝廷命官,仍旧每日里为百姓奔波,这才是一方百姓之福啊!今日里到福康镇来,可否是为了那引起拜神之乱的祸首?”

    黄典史哈哈一笑,也不答话,只是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很是笑了一会儿,状若无意的扫了一眼始终在椅子上不动如山的王亥三人,黄典史笑道:“嗨,今日倒是我唐突了,不知道姜老爷府上还有贵客上门,不知道姜老爷可否引荐一番?”

    姜老爷也眯着眼笑着拍了拍脑袋,连声抱歉:“哈哈,果然是老糊涂了,年岁太大了,竟然忘了给黄典史介绍一番。”

    一指坐在上首的净明,姜老爷介绍道:“这位,是鼎鼎大名的净明道长,乃是茅山派的有道高真。这位毛道长,是净明道长的师弟,此次混乱也是全赖毛道长出手,才得以平息。这位是白道长……“沉吟一二,姜老爷没有把僵尸之事说出来,“同样是出自茅山的有道高真。”

    黄典史一一拱手含笑:“原来都是茅山派门下的高人逸士,果然是不同凡响。”

    客气了一下,黄典史转而对姜老爷说道:“小可此次前来福康镇,一来是拜访老前辈,二来则是与一桩公事有关,那拜神引乱之事反倒是恰逢其事,不过是凑巧。”说着又扫了王亥三人一眼。

    王亥三人对视一眼,知道这是要赶人了,在毛大宝发话之前,净明道长先一步拱手道:“既然黄大人与姜老爷有公事相商,那贫道等人就不再打扰了,日后闲暇再来拜访,今日就先告辞了。”

    黄典史正要点头,却被姜老爷挥手打断:“且慢,净明道长你我多年未见,今日好容易再见一面,又何必匆匆离去。”

    姜老爷转过头对脸色有点难看的黄典史说道:“黄典史可否稍待片刻,今日既然来了,便先审一审这拜神的案子,况且白道友一早就说过,有话想要问一问那祸首,老朽也正想问一问这福康镇上何时来了这么一位白骨大仙,怎么也要问完了话再走不迟。”

    黄典史僵了一下,顺势点了点头,笑容更僵硬了几分:“姜老爷考虑周全,既然是白道长有话想要问那祸首,便先问了再说,不然等到我等返回府衙,必然要把那祸首也押走,到时候反倒不方便。”

    姜老爷摆摆手,李管家立即走了出去,没一会儿就和四大弟子一起将刘二带了进来。

    黄典史皱着眉头看着鼻青脸肿还只有一只手臂的刘二,轻轻咳了几声,脸上表情一肃,一股官威自起,也不等姜老爷和王亥等人说话,便率先发话,沉声道:“堂下何人?竟然率众祭拜邪神,扰乱一方平安!还不将事情本末如实招来!”

    “哼!”跪坐在地上的刘二蔫蔫的抬头看了黄典史一眼,连嘴都懒得张,只是哼了一声。

    “大胆!竟敢藐视本官!”黄典史重重的一拍桌子,“给我拖出去打!”

    正堂上的众人:……

    “嗯?”黄典史对着无动于衷的风雷雨电四大弟子怒目:“姜老爷家好不懂事的下人!”

    风雷雨电:……你谁啊?

    “哈哈,黄大人勿怪,”净明道长打了个哈哈,解释道:“他们四个都是贫道的弟子,平日里懒散惯了,恐怕还不适应官家的威风,怕是也不好下手打人。”

    黄典史尴尬的咳了两声:“原来如此,原来是道长的高足,倒是本官的不是。却是忘了这里是姜老爷的府上,不是县衙的公廨。”

    净明道长对着四个弟子问道:“这人怎么回事?他来的路上不还中气十足叫骂不断的么?怎么现在连回大人的问话都没这么没精神?”

    阿风无奈的撇了撇嘴:“师父,他可能是吃多了!自己啃了半只鸡、一整个蹄髈,还喝了好几壶酒,自从吃完饭到现在,一句话都没说过。”

    王亥:……这小偷还有饭桶的潜质啊……

    幸好姜老爷有备选方案,在李管家的带领下,镇上的刘保长小跑着进来了。哈着腰,身材高大的刘保长愣是缩成了小矮子,趋步到了正堂,给姜老爷和黄典史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大礼,这才抬起头来,谄媚的讨好道:“问姜老爷好!问黄大人好!小人是福康镇的保长刘长,不知大人吩咐小人前来,是有什么事?”

    正眼都懒得瞧他,黄典史冲着刘二努了努嘴,问道:“刘保长,你可认识此人?”

    刘保长斜着看了刘二一眼,点头道:“当然认得,此人是小庙街的刘青,因为头上长满了癞子,所以镇上的人都叫他癞头刘,后来不知怎么又被人砍下了一只胳膊,因为只剩下两根手指,所以又被戏谑为刘二。”

    黄典史点了点头,还不算废物,知道些乡情民事,又问道:“那他平日里做何营生啊?”

    刘保长回答道:“启禀大人,这刘二祖上还有些家资,但后来家道中落,加上刘二从小就不学无术,变成了个街头混混。后来又纠结了几个同样不干正行的混子,每日里就在一起偷鸡摸狗,他那手上的三根手指头,就是因为手脚不干净,被苦主找上门去,生生砍下的。”

    “至于另一条手臂,”刘保长挠了挠头,“那小的就不清楚了,不过也差不离是失手之后,被哪位义士砍去的。

    黄典史点了点头,眼睛抬得更高了些,不屑的蔑了一眼刘二,哼了一声:“嗬,原来还是个梁上君子,怎么又改行做了神棍?小偷小摸也就算了,还敢妖言惑众,倡立邪教,传徒惑众滋事,简直是不知死活!”

    黄典史轻轻地扣了扣桌面,对着姜老爷笑道:“依我看,此事也就不必姜老爷费心了。我估摸着,就是因为手臂被砍,这贼人无以谋生,便干脆杜撰了个邪神,蛊惑人心,糊弄那些愚夫愚妇,骗些财色罢了。依朝廷律法,凡妄布邪言,煽惑人心者,为首者斩立决。此人便不如直接移交上官,待朝廷旨意一下,便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姜老爷依旧气定神闲,满面笑容:“黄典史何必心急,这个刘二犯此大逆,活肯定是活不成了,今日拘他过来,也不过是趁着上命未至,问一问其中缘由,万一还有其他贼人没有一网打尽呢?毕竟是此事是出在福康镇上,若是留下了隐患,老朽恐怕寝食难安啊!”

    “姜老爷说的是,”黄典史点了点头,可随即又皱起眉头:“可是这贼人不肯开口,如此询问又有何用处?不如将他带到县府大堂之上,大刑伺候之下,必然一五一十全部交代。”

    姜老爷摆了摆手,笑道:“那且不说,不过白道长不是有话想要问这刘二么?不如先由白道长问上几句,若那刘二还是依旧冥顽不灵,不肯开口,再说大刑的事也不迟。”说着看向了王亥,“白道长,还请快问,黄典史不来还好说,以老朽的脸面晚上几日也不显眼,但既然有上官在场,那过一会儿这刘二恐怕就要去县府的大牢里去了。”说的黄典史连连拱手告罪。

    王亥怔怔的看着刘二,那黑洞洞的眼眶似乎能穿透白纱,刘二是什么情况,他自然是心知肚明,当时还是他看着那位疤爷一刀砍下了刘二的胳膊,给他取名叫做刘二,他当时为了去亲近一下刚刚听说的僵尸,还现身逼问了那个最终还是丧了命的土夫子的下落,到最后,就连大墓在千槐林的消息都是从刘二口中知道的。

    他有些想不明白的是,这个被自己恐吓的都尿了裤子的刘二,怎么还“热心肠”的给自己立了神像,还那么卖命的宣传起来,难道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更奇怪的是,他宣传的还挺好,那些个跟着他一起拜神的百姓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真不知道他是个怎么样的脑回路。

    沉吟一二,王亥对着姜老爷和黄典史拱了拱手:“还要多谢姜老爷帮忙开口,那就请黄大人再稍待片刻,贫道问几句话便可。”

    王亥的声音一响起,似乎已经认命的懒洋洋的刘二突然抬起了头,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看着自己的姜老爷,又很快低了下去。

    王亥对着刘二,组织了一下语言,问道:“我只有三个问题,第一,你为什么要参拜那位白骨大仙?第二,你是怎么召集那么多百姓和你一同参拜的?第三,你不怕死么?”

    正堂大厅内一阵沉寂。

    黄典史重重的一拍桌子,就要说话。那刘二突然抬起了脑袋。

    “我拜白骨大仙,是因为白骨大仙救了我!旬日之前,镇上的刀疤突然找到我,砍下了我的胳膊。我当时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是白骨大仙现身,用神通止住了我的伤口流血,救了我一命。大仙法力高深,又救我性命,我拜他又如何!”

    王亥无语,他是帮刘二止了血,却没想到他竟然会因此感激自己感激到崇拜。

    “至于那些百姓,自然也是因为白骨大仙救了他们,所以才虔诚信奉!”

    王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怎么不知道?

    刘二用仅剩的两根手指,掀开了他的断臂处,一条条参差不齐的伤口露了出来,那一道道深可见骨的伤痕看的四大弟子倒吸了一口凉气,就连姜老爷等人也不由得挑了挑眉,那一道道的刀痕下可以隐约看见惨白的骨头茬子,像婴儿小嘴一样翻开着的伤口上还泛着粉嫩的鲜肉,明显是刚刚长出来的。

    刘二脸上露出了奇怪的笑容:“白骨大仙法力无边,他老人家用手一摸我的断臂,不仅止住了流血,还差一点就让我的胳膊又长出来!”

    “可惜,我不争气,从新长出手臂实在是太难熬了,我这胳膊这里每天就像是十万只蚂蚁在乱咬一样,又酸又麻又疼又胀,像是新的胳膊要从骨头缝里挤出来,我忍了三天,却只长出了不到一指头豆那么长。我实在是忍不了了,就干脆用刀一次又一次把肉划开、把骨头剁开,疼了,就不酸麻痒胀了!”

    净明道长和毛大宝对视了一眼,不动声色,风雷雨电四大弟子却下意识的看了王亥一眼,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似乎想不到王亥竟然会有如此手段,这要是用来折磨人……啧啧,果真是生不如死!尤其是胖乎乎的阿风,似乎想到了什么,立时汗如雨下,打着哆嗦踉跄了半步。

    王亥:……我就不该多嘴!他只是好心好意帮着刘二止了个血,谁知道妖力后劲儿这么大?话说他每日里都用妖力浸养自己的骨头,咋就没有想要长肉的冲动?

    刘二看着自己的断臂唏嘘道:“也是凑巧,我把自己的伤口一次次割开,却不注意把血洒在了一条狗身上,大仙的神通太厉害了!那条快要病死的老狗竟然恢复了活力!那些百姓也全是因为身患重病,喝了我的血才痊愈的,他们自然要虔诚信奉白骨大仙!”

    听着刘二所说,黄典史的眼中突然就亮起了光芒,攸的站起身来,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颤声问道:“你说的是真的?那个白骨大仙仅仅是摸了你一下,你的血肉就可以治病?”

    王亥:……坏了!我好像要拿到唐僧的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