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回村,从养殖凤凰虫开始 » 第38章:李振华的建议

第38章:李振华的建议

    周建眉头紧皱。

    李振华给出的价格有太大的跳动空间了,相当于没有给。

    “你这一台呢?你当初花了多少?”周建注视着李振华。

    “十二万多。”

    李振华很坦然,当初就想过这种事以后肯定会遇上,如果遇上了,怎么解决?

    “所有专利都是我自己的,机器加工组装是我自己搞的,零部件生产是我找关系帮忙制作的,所以合计到一起,并不贵。”

    周建终于心里有底了。

    “周哥,这么说吧,龙安县人口算他五十万,每天的易腐垃圾顶天了250吨,镇里的垃圾处理厂设备需要中型的。”

    “那价格不是翻倍的问题。”

    “另外,处理易腐垃圾的凤凰虫是需要特别培育的,普通的凤凰虫不行,效率太低,那就需要凤凰虫培育机。”

    “嗯,凤凰虫专利我有份,但是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决定的,还需要沈教授拍板,过段时间就应该有消息了,我到时候通知您。”

    “所以,全部加起来,这里的投入没有百来万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事实上,科技环保型垃圾处理厂,设备全部加起来,比这还要费钱。

    看着沉默不语的周建,李振华话锋一转,说道: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易腐垃圾处理完,可以产生有机土和凤凰虫两种商品。”

    “这两种商品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想必不需要我多说了。”

    周建注视着李振华,想在这个年轻人脸上看出些门道,然而让他失望了,年轻人很坦然。

    这可比很多人老成多了。

    “你能说这么多。”周建缓缓开口,“想来你是做足了功课。”

    “所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他微微一笑,“你也是咱们镇的,有建议权,我倒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这是打感情牌?

    李振华了然,如果不懂得变通,一味强硬,镇长这口饭未必能吃下,看来传言不能全信。

    “周哥,其实我对镇里并不熟悉。”李振华谦虚道,“所以心里有想法,未必可行。”

    先稳一手。

    “你大胆说,我洗耳恭听。”

    周建点燃李振华给的烟,嘴角微扬,心道有戏,同时他也把李振华放到了和自己同等的位置。

    真正平视。

    “镇里是不是有一家五金机械加工厂?”

    “龙腾钣金,镇里有股份。”周建眉头一挑,心里有猜测,“这是我前两年拉的项目。”

    李振华了然,因为当初准备理由找粪土系统材料商的时候,他查到了这个龙腾钣金,所以才知道镇里还有厂子。

    “看来周哥在这方面是有经验的,不知道周哥有没有想法合作?”

    “怎么个合作法?”

    “我提供技术标准,镇里建公司,全国下单器材,做凤凰虫粪土处理系统的销售组装和售后。”

    没必要自己办厂,就像小米手机一样,组装销售售后就可以了。

    李振华显得很淡定,他微微一笑:“具体管理就麻烦周哥你了,我只收分红。”

    周建看着面前坦然微笑的年轻人,心神恍惚,总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在对方的意料之中。

    他沉吟片刻,说道:“这不是小事,我得和镇委们商讨可行性方案。”

    “没事,周哥,我不急,等您消息。”

    李振华显得很淡然,这事能和镇上合作最好,不能合作就找县里,很简单的事。

    等沈教授那边全部验证没问题了,一旦上新闻,那么肯定会引发凤凰虫潮。

    周建没有留下来吃饭,就匆匆离开。

    “老周,惭愧了,整套流水系统我看个大概就很勉强了,机器内部的东西,我真不懂,尤其是智能系统。”

    回去的路上,王挺老脸通红,羞愧道,“总感觉我要被淘汰了。”

    “没事,这未必不是好事,也给你一个机会学习。”

    周建淡淡道,心里头复盘和李振华的交流。

    ……

    “振华,你真的打算和镇里合作?不怕周建事后甩开你?”李树发忧虑道。

    很多人到农村创业,和农民合作,总有一部分人,会遇上事后背刺的事情。

    等产业做起来,然后背刺投资人,最终双方不和,一拍而散,进而导致产业衰败,全部白忙活。

    扶贫的人肯定多多少少听说过,甚至经历过。

    可共苦,不可享福。

    所以说扶贫要先扶志。

    志不立,事不成,全都变成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

    这不能一棍子打死说他们不好,奸猾,人都是复杂的,我们要辩证看待。

    这世界,善意还是占大多数。

    “他做不到,而且他才四十六岁,想要更进一步,需要我帮忙。”

    李振华微微一笑,把桌上拆开的烟塞到李树发兜里。

    “叔,这个事你不用操心,另一件事我倒是想问问你。”

    李树发摸摸口袋里的烟,露出蜜汁微笑。

    自从李振华回乡,他抽烟的档次都提高了。

    “前段时间我不是和小明经常到处跑么,我看到我们村的那一大片茶山了,就是想问问你,这么一大片茶山,怎么没人采摘?”

    李振华一边观察李树发的脸色,一边给他茶杯里添水。

    李树发手一僵,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小子算好的!

    他无奈叹一口气:“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这也不是什么事,我倒是可以说。”

    “茶山210亩,十年前我和牛有德一起承包的,为此我们还开了一家茶厂。”

    李树发看着茶杯里青嫩的茶叶,知道这是李振华从严祁明那里拿来的。

    他继续说道,“我们这个茶叶很特别,先苦后甘,回味无穷。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两年后,茶叶味道只剩下苦了。”

    “即便我们施肥,也无济于事。甚至因为施肥过多,还烧死了一批茶树。”

    说到这,李树发老脸一红:“另外前几年我和牛有德也闹了一些矛盾,最终两个人不欢而散,茶山也就没人搭理。”

    茶叶变苦的原因李振华心里其实已经清楚,结合师妹那里发过来的检测报告,土壤确实有些问题,另外就是炒茶技术。

    茶树管理说简单也简单,你随它去,他都能长得非常好。

    但是,长得好,并不意味茶叶味道会好,想要收获高质量的茶叶,必须用心管理。

    李振华旁敲侧击,已经确定,李树发他们是疏于管理,事后才急急忙忙抢救施肥,关键是抢救不科学,最终茶叶味道极差。

    捋清楚茶树的事情,李振华最后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那么,叔,你实话跟我说,你和牛有德怎么闹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