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山鬼且听 » 第15章泽披百川

第15章泽披百川

    七日眨眼而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天微微亮,尚未鸡鸣。

    张锦年在山上已经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虽然偶尔会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事从而导致没遵守这个习惯。

    刚走出院门,就听到一声浩瀚明亮的读书声。

    不过张锦年并没有在意,在意也无法,因为他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今早他之所以这么早早的出门,是因为听说了长安城外发生了一桩灭村惨案的缘故。

    毕竟自己的身世论不上多惨,但也算是跟这同病相怜。

    所以,张锦年老早早的就起来,就往那命案之地去了。

    话说天子脚下,发生命案本是重兵把守,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

    却不知为何,或许是李隐殊跟宫里说了些什么,还是李青莲的缘故。

    除了那些实在不能靠近的禁地之外,张锦年如今对这个表面上的长安城有种百无禁忌的意思在内。

    在前往案发现场的路上,张锦年也在理着所知的一切线索。

    不过,说起他能够知道这桩灭村惨案,还是李隐殊托亲信来告知他的,就在昨晚入夜时分。

    那名亲信转述了李隐殊的原话。

    “季杏村的灭村之案很奇怪,作案之人手法高端,有备而来,不仅有能够屏蔽天策台探查神识的法宝,,还有能过在山水灵神眼皮底下潜动的法门,若是上心,需要一切小心!”

    听闻至此,张锦年再怎么托大,也有了后怕,毕竟这李隐殊口中的山水灵神,并非是黑尔村那种祭拜的野神,而是经过大唐天监司授灵,皇帝本身册封的一国山水灵神。

    这类灵神对着所册封之地有着一切的生杀大权与探查之法则。

    能够在山水灵神眼皮子底下犯下如此惨案之人,来头定然不小,也就此能够看出他长安城的山水灵神与天策台的了解与不屑。

    有备而来!

    真是有备而来!

    张锦年吐出一口浊气,守城将士看了他的出城关碟后就放他出去了。

    而走在青石路上的他也顿感有些轻松,他并非擅长推理敲摸,而是想要看看季杏村现如今的调查程度如何了。

    大唐朝廷的大理寺办案能力在尘世七国之中属于是一流存在,纵使是那等几乎天衣无缝的手法,但还是在大理寺少卿亲手督办的情况下,顺着一点蛛丝马迹给摸出一个线索来。

    而如今的季杏村已经早早的就让了大理寺给处理的差不多了。

    等到张锦年来到时,只有几名穿着大理寺特有制服的问事在处理后事。

    而见到张锦年靠近,负责维护现场的问事立马抽出一柄明晃晃的大唐特有直刀,语气寒冷,眼中杀机弥漫。

    “大理寺办案,闲杂人等回避!”

    张锦年闻言,没有说些什么,也没有跟他们起冲突,而是立马转身就走。

    因为他在那两名问事身后的季杏村里,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

    那是山上高境界仙人特有的境界压力,而这种压力他只在天海森林的那两位高境界神通者感受过。

    预估保底,那位给他带来无穷压力之人,境界至少是渡桥!

    在季杏村受挫并没有让张锦年回长安城去,反而是改变了一个方向,往一处矮山去了。

    那座矮山,名叫天权山,正是先前他与平沉渊互相厮杀的地方。

    那日匆忙离去,没有仔细探查平沉渊的一切具体情况。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张锦年还想要去看看。

    而张锦年前脚刚步入天权山,后脚就有一老一少无声无息的落在了山脚下,看着张锦年缓步走入青径小路中。

    老人身着墨色道袍,脸上爬满了皱纹。

    少年身着黄色衣裳,面容美姿仪,如果张锦年此时看到这少年面容,想必会被惊到。

    因为这少年竟有五分像那国师大人,李隐殊!

    老者呵呵一笑,看着张锦年消失在矮林的身影,向一旁少年问道:“川儿,如何?能否比得上那位平沉渊呢?”

    少年紧皱着眉头,沉默半晌后,才答非所问道:“有我们族人的气息在他身上。”

    老者侧过身,摸了摸少年脑袋,用着讥讽语气道:“是送也那个不孝子孙的吧,呵呵呵……自认为下了道箍这少年就要被他牵着鼻子走,可他怎会想到,一个小小的道箍就被李青莲一言破之。”

    少年微微笑,脸上有些无奈道:“祖爷爷,皇叔再怎么不堪,也是您孙子啊。”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少年正是当今大唐天子,山下修士,真正的天才,才二十有余,便是归一境的炼气士——李覆川。

    老者立马哈哈大笑,温醇一笑,让人如沐春风。

    他很快就转移了话题,指着一整座天权山,道:“天权山啊天权山,我年少时就就是这模样,没想到年老时还是这模样!真是山川亘古不变,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少年李覆川在旁,不做言语。

    老者长叹了口气,看向少年天子的眼神中,有些愧疚,“川儿,将你推上大位实乃我无奈之举,你父皇遭山上暗算,大唐刚起了势,正欲大展宏图之际,就此陨落!你本无心此大位,终其一生不过想做个闲散王爷,你……不会怪祖爷爷吧?”

    少年天子微微摇头,很是真诚的说道:“岂敢做如此想,也不曾有过怨气,天下疲弊已久,需要一场空前绝后的大雨来冲刷异端,正如民谚所言——时雨降世,泽披百川!我愿做那布雨之人,至死不渝!”

    老者笑了笑,收起干枯手掌,又看了看近在眼前的天权山,终究还是无奈叹气一声。

    心里对着那位刚上山去的少年不知怎地,多了几分希冀。

    张锦年啊张锦年,希望你能够像李青莲所说的一样,是奇货可居,而非牛溲马勃,老夫我看走眼了一次,莫要再让我快半截入土了,想要为子孙积点阴德的时候,再看走了眼!

    老者名叫李冲道,大唐皇室的老祖宗,山下修士,百年来一直镇守着那座冷冰冰且只有枯黄树叶的天策台。

    乃是李唐皇室的底蕴之一,也是那位跟了李青莲做了一桩不管山上山下,皆是商品的交易之人。

    只是苦了我的川儿!

    李冲道看了一旁少年因为日夜不休处理政事,才不过二十有余就生了的满头白发。

    心里,似有千钧担。

    日上三竿。

    张锦年差不多把天权山都搜刮了一遍,见没见着平沉渊死后踪迹,也不得不了了之,回长安城去。

    长安城周围有很多村子,所以张锦年回去的时候并没有走原先那条路,反而是走了另一条往西城门的路去。

    途经一座小村庄时。

    原本岁月静好的小村庄,此时不知为何竟让张锦年微微皱起眉头来。

    因为……有人在惨叫。

    声音有些微小,若非细心聆听,大概率会被忽视过去,这样归功于他如今境界加持和耳目清明。

    张锦年从天池穴中唤出玉笛,小心谨慎的往发出惨叫之处走去,小心翼翼步伐,再加上忽然弱了几分的呼吸声,此刻的他仿佛一名经验十足的刺客!

    “坏……坏掉了~”

    等靠近声音来源地,突如其来的女子声音惊声一叫,张锦年心中暗道不好,立马一个跃步就来到那间发出声音的屋顶。

    身形似轻燕,如此七尺男儿悄然落下竟发不出一点声响来,真可谓是高手!

    就在张锦年要有所行动时,就听到一旁有微弱的孩童声说道:“我跟你说,我娘亲是妖怪,昨天晚上我爬起来嘘嘘的时候,看见了我娘亲在吃我父亲的肠子,好像还发出了很开心的声音。”

    “吓得我赶紧回床里睡觉了,连早上尿床了都不知道!”

    张锦年随着孩童声音望去,只见得几位浑身泥巴的孩童窝在一处屋檐下,小声谈论着,生怕被人听到一样。

    而张锦年一听,立马顿感不好。

    山河妖怪欺我太甚,竟敢如此行凶!

    正要破顶而下,给那害人性命的妖怪一个致命一击时,只听得屋内有声音低沉吼叫:“来了!”

    紧随其后的就是上了云霄的靡靡之音。

    到了此处,张锦年怎不晓得屋内情况,立马捂脸跳下屋顶,满是羞愧的快速离开了这村子。

    他妈的,丢人丢大发了。

    堂堂一个纳灵期的山上修士竟然连这种情况都分不清楚,真是有愧修士一途。

    宗门里那些师兄也曾跟初出茅庐的他说过这一方面的事。

    更是说写了《金梅迎》的老师真是这一方面的集大成者,不仅想到了“鱼比目,玄蝉附”这等高深词语,更是各种美味食用姿势的开山祖师。

    其中情节更是令人心火旺盛,神往不绝。

    ……

    天策台,某处宫殿中。

    看着镜花水月中张锦年羞愧的模样,李隐殊气嗔道:“这登徒子,爬人家屋顶做甚!”

    之后,又是脸上红晕一点,气的跺脚,娇嗔一声,不看那镜花水月去。

    在心中默念静心诀,才稍稍稳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