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通天之路 » 第三十四章 安慰后再行部署,各就位顺安求援

第三十四章 安慰后再行部署,各就位顺安求援

    不过侯仁安还是出了纰漏。

    “老大,是我的错,我没提前派兵拦住敌人的去路,导致女真的守城将领逃了。”

    “不过是让逃了几个人而已嘛,我还以为多大事呢,行了起来吧,都多大人了还在这扭扭捏捏的,没出息!”

    “老大......”

    “你放心,我其实已经有心理准备了,碧潼过来到底还是太远了,更别说你们还这么快就拿下了安州,这已经是超出我的预期了......

    再说了,就算没让人跑掉,敌人迟早也能反应过来,现在不过是早了一两天罢了。仅仅两天的时间,女真的援兵是不可能到平壤的。”

    但贾琮知道这不能怪侯仁安,因为不同于定州城,要攻打安州城就要跨过清川江,否则绕路的话要浪费一倍的时间。再加上碧潼到安州的距离本就比从义州到定州要长,因此侯仁安所部没能及时派兵拦住敌人南逃的去路。

    于是就有了现在侯仁安在城主府向贾琮请罪的一幕。

    贾琮的一番安慰起到了效果,侯仁安将信将疑地问道:“果真?”

    “当然了。”贾琮拍了拍侯仁安的肩膀,然后带他回到议事厅,墨梅和阿布都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两人正看着地图想的入神,于是贾琮拍了拍手。

    “三爷。”

    “将主。”

    二人回过神来看到贾琮,连忙行礼道。

    “嗯,都有什么想法吗?”贾琮站在桌前看着地图,两手撑着桌面问道。

    墨梅先说了平壤方向的形势:“三爷,敌人在平壤驻扎了五万人,又在顺安放了三万兵力,两者成掎角之势。虽然我军现在有十万左右的兵力,但是这其中有将近四万的新兵,考虑到绿营兵的素质水平,战斗力不容乐观。”

    阿布都没有发表看法,因为这出于他的知识盲区,而且他觉得自己作为刚投效贾琮的新人还是多看多听少说话为好。

    侯仁安思索片刻后提出了一个想法:“那么我们从谷山突破怎么样?”

    没人提元山,因为太远,等打下来都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墨梅反驳道:“可是这样一来平壤和元山方面收到消息必然会支援谷山,到时候我们就会陷入到三面包夹的的处境。再加上打谷山还要过大同江,那就是四面包夹了。”

    “那就声东击西,”贾琮开口道,“我们先派两部兵马错开时间佯攻谷山和顺安,将平壤的兵力调走,然后直取平壤,一举攻破第二防线。”

    “老大高明!”侯仁安拍手称赞道。

    墨梅也表示赞同,但也提出了一种可能:“那如果平壤不支援呢?”

    贾琮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那就直接渡过大同江做出攻打开城的姿态,逼平壤、谷山和元山出兵回援,然后趁机围点打援,若是顺利也能拿下平壤和谷山!”

    所有人都没有意见了,于是贾琮开始分配兵力。

    首先是顺安方向,贾琮看向了墨梅:“墨梅带两万绿营降兵和五千破蛮骑兵佯攻顺安,要多竖旌旗,作出5万人马的气势。”

    “墨梅遵令!”

    贾琮点点头,然后是谷山方向:“阿布都和猴子领一万破蛮骑兵和三万五千绿营降兵前往谷山,一样多竖旌旗,做出七八万人马的气势。”

    “阿布都(侯仁安)遵令!”

    “那我......”

    半个时辰后,一切部署皆已完成,贾琮看了看在场三人:“各自的任务都清楚了没有?”

    “清楚了!”*3

    “好。那么解散,时候不早了,回去后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

    “是!”

    ······

    第二天一早,贾琮三人就带着部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墨梅在城门口担忧地看着贾琮的方向,最后狠了狠心转身回到城主府处理公务。因为距离的原因,墨梅这边可以晚两天出发,而且她还要等张陌过来坐镇才能放心离去。

    ······

    五天后,谷山城外。

    平壤自收到第一层防线被攻破的消息后就派出了一大批探子,又派人顺流而下让谷山和元山方向戒备,因此谷山的女真已经把探子撒到了江对岸。

    再加上侯仁安所部根本就没有隐藏的想法,直接大摇大摆地来到了对岸与谷山隔江而望。

    顺带一提,谷山女真派出的探子基本全灭了,侯仁安他们虽然没有隐藏,但这不代表他们不会拍死苍蝇。至于剩下的,则是故意放他们回去报信和求援的。

    谷山城守将早就带人来到城外大同江边,打算等对岸的大乾士兵渡江的时候来个半渡而击之。

    当然,侯仁安他们肯定不会给女真这个做梦的机会。

    事实上,在到达谷山后侯仁安和阿布都根本就没有露面,而是派了心腹每天白天带着五千绿营降兵跟对岸的谷山对峙,另外五千人则是当着女真的面打造渡江的筏子和攻城器械。

    谷山守将看到这一幕吓得心惊胆战,尤其是在对岸的军营中竖起了那么多旗帜的情况下。于是他连忙派兵向平壤和元山方面求援:汉人的目标在我这里啊!

    那么,侯仁安和阿布都哪去了?

    前面说过,自从来到谷山这边后侯仁安和阿布都就没有露面。事实上,在到谷山的时候是在下午,侯仁安他们就到谷山对岸了。然后除了后来留守的一万绿营降兵去安营扎寨以外,剩下的将士全体原地休息到晚上。

    在吃过晚饭以后,侯仁安和阿布都兵分两路:阿布都带走了一万破蛮骑兵向东埋伏元山方向的援兵,侯仁安则是带着两万绿营降兵埋伏在大同江两岸等着平壤方向援兵的到来。

    ······

    在谷山守将派出探子求援的时候,这边墨梅也带着部队开始攻打顺安城。

    虽然一天的攻打并没能取得什么效果,但是顺安守将还是向平壤方向求援了。

    他今天专门找人数了汉人的旌旗,加上留在营地没有参与进攻的足有五万兵马。

    由此他认为这里是汉人的主力部队,因为据他所知汉人在辽东总共也才十几万的兵马,除去要留守辽东的,这五万人应该就是汉人的大部分兵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