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小树摇落了月亮 » 第十六章 重新创业

第十六章 重新创业

    婚后不久,林秋元开始再创业的梦想。他把酱油厂的地址选在镇尾马路边的一块空地上。然后请匠人建了个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又购置了几套酱油厂所需要的设备。便将它扩展成比以前的酱油作坊大好几倍的小型酱油厂。取名:秋元酱油厂。

    办好这一切后,他每天又骑着三轮车去各个村庄收购了大量大豆和花生、小麦等原料。再请了几个工人,都是附近村庄的中年人,其中还有他的亲戚。

    从开始准备工厂到生产,又花了三个月时间。

    之后,他又开始跟镇上的店主、饭店签销售协议,接着又去县城推销他的酱油,跟那些商场、商店、饭馆和工厂签协议。因为比其它品牌酱油价格更便宜,大多商户还是接受了,只有一小部分商场、杂货店的老板说先卖卖看。如果销售好,再进货。

    他送货也是开着三轮车。

    高卫红监督生产质量,还兼职厨师。因为都是附近村庄的员工,他们一般早晚餐在家吃,只在厂里吃午餐,也就不那么忙,一个也应付得过来。本来林秋元想找个人做饭,但被高卫红拒绝了,她说刚开厂,资金不充足,能省则省。

    林秋元负责送货和推销。他明白创业初期是很困难的,必须要亲力亲为,好在他跟父亲也曾学到了不少经验,对这行业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而一个企业要想要想成功或走的更远、更长久,就看品质如何,必须要狠抓质量,只有高质量产品,才能让一个企业有发展前途。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同时,也花了不少心血,他又在祖传秘方上摸索出了新的一些制作方法,使他的酱油有种与众不同的香味,适用各种菜品。让人品尝后回味无穷。

    在酱油瓶设计上也别出心裁,让人使用更方便。商标的名字就叫卫红牌酱油,还印上了她的侧面头像。虽然一开始遭到高卫红反对,但林秋元告诉他,这不仅是证明他对她爱的一种形式,也更能吸引人的目光,对销售会有很大的帮助。

    不仅如此,他还请了两个能说会道的漂亮的女孩发宣传单,从镇上一直发到县城,甚至也在附近村庄宣传了一遍,夸大其词在所难免,也是所有商家惯用的手段,让大家明白这不但是本土生产的酱油,还有发优惠券,可凭优惠券去超市商店购买卫红牌酱油,比买其他酱油更便宜。

    事实上,林秋元也说的没错,营销手段也高明,把这个品牌的酱油推出去后,很快一炮打响了,在镇上和县城里的销售出乎他们的意料,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美誉。让曾经在镇上臭名远扬的他,一下子成了人人羡慕的公众人物,各种赞美之声也传进了他的耳朵,这让林秋元对自己和卫红牌酱油更充满了信心,可他不仅仅满足于卖在本县,他希望他的卫红牌酱油,将来走向全市全省全国,卖给全国人民,成为著名品牌。

    在一次睡去前,林秋元跟高卫红说了他的这个梦想。高卫红听了,也非常高兴,但还是叮嘱了他一句:把企业做得越大,困难也越多,付出也更多,可不能马虎,得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要去管理好企业。

    听了高卫红的话。林秋元觉得她不简单,比一般的女人更有远见。心里自然非常高兴,也默认了她的话。

    半年后,林秋元换了面包车送货。因为质量和服务俱佳,他的卫红牌酱油也越来越受欢迎,几乎供不应求,以致于他送货常常不得不延迟。

    不久后,他又增加了生产设备,又招了多名员工,又派人跟车送货,还是忙不过来。

    后来,他不得不想了个办法,让那些用量较大的厂家和商场自己来厂取货,不但优惠,还优先供货。此举果然生效,不少厂家和商场经销商就自己开车前来购货订货。让自己也没那么辛苦了。生意越做越大,林秋元的的名字也越叫越响。

    不到两年时间,林秋元的变化如此之大,让不少人咋舌。谁能想到呢,当初一个赌徒居然这么快摇身变成企业家。

    于是那些见过和没见过他的人,又都把赞美的花环扔给他,甚至还有人感慨道:“人呐,没到闭眼前,可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

    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譬如村里的拐子饶胜苗就说过比林秋元本事大的人多的是,不少还是白手起家,林秋元是凭祖传秘方搞起来的。只是比我们多花了点心事罢了,并不比我聪明多少,我们也不必他差多少。

    饶胜苗说的唾沫纷飞,听的人一哄而散,他的话也被村民当笑话了。

    事实上在镇上像林秋元这样创业成功的人还不多。

    见林秋元终于实现了创业的梦想,高保也放心了。在高卫红嫁给林秋元后,他还一直担心他改不掉坏毛病,高卫红跟着他会吃苦,那样也会让他在村里抬不起头。

    如今林秋元终于用他的能力堵住别人的嘴,有力地回击了那些曾嘲笑他的人,也让那些背后骂他把高卫红嫁给林秋元的人自愧。而他也不觉得因违背了对高佑的承诺而感到内疚,他想如果高佑地下有知,应该是找不出理由来怪他,而是应该有所欣慰。

    又一年后,林秋元在村里建了第一幢二层楼房,装修豪华,让许多村民羡慕不已。大家住的都是青砖瓦房。

    在房子建成不久,高卫红又生下一个胖乎乎的儿子,长得眉清目秀,简直是林秋元的翻版。

    林秋元特意买了辆木兰牌电动车送给她,还说是奖励她为他生了可爱的儿子。那时候能骑上电动车的人也不多。

    高卫红听了,便骂了他一句:“你是老封建,还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心里却非常高兴。

    在儿子满两岁后,生意也越做越大,存折上的的数字也达到了六位数。成了小镇的首富。

    但让高卫红感到不安的是,从前那些狐朋狗友又开始找林秋元,并不是为了叙旧,大多是来找他借钱。而林秋元也没有再拒绝他们,甚至很客气地招待他们,常请他们进馆子吃饭。

    每当高卫红反对他跟他们来往,林秋元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毕竟也是熟人。再说我有自己的企业,我是老板,忙多忙不过来,怎么可能再跟他们深交呢,岂不是让人笑话。这会丢我的脸,只是敷衍他们一下而已。但跟他们交恶了也会影响我的声誉和生意。”

    虽然林秋元这么说,但并没有消除高卫红心里的顾虑。特别是有一天,一个外号叫窑佬的黑脸男子来找林秋元借钱,开口不小,要借五万。他也曾是林秋元的好友之一。他说他要学林秋元改邪归正,借钱做生意,用双手去创造财富,走一条光明大道,只是没有本钱,如果林秋元借钱给他,用不了多久会加倍还给他。

    但最后林秋元以没有现金为由,只借给了他一万元。窑佬很不高兴地攥着钱走了,脸也更黑了。

    可高卫红的脸也黑了,因为那些借钱的人没一个还钱的。而且,出于面子,不管借了多少,林秋元也从不去催还,等他们主动还,可从没有人主动还钱。

    高卫红也曾算了一下,这些借走的钱数目也不少,如果存在银行里,也有不少利息。为此,她常跟林秋元吵架,要他去讨债。但林秋元总是重复那一句原话:“你放心,这人我了解,不用讨,有了钱会送来。如果你催急了,不但伤感情,有钱也会故意拖着不还。再说我们也不缺钱,也没必要这样嘛。”

    让高卫红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好像自己是欠债,别人是债主,讨要自己的钱,还担心得罪了别人。

    也正是这样,让高卫红很生气,但当那些人的面,又不好把不快挂在脸上。只是不许林秋元把他们带到家里来,这个林秋元倒也答应了。

    此后,当那些人再来找林秋元时,一般都是去厂里找他。

    但长此下去,让高卫红很担心,林秋元会被他们拖下水了,毕竟他太看重友情了,可这些朋友都是不务正业的人,都是混日子的人,能有什么好处呢。

    于是,每当那些人走后,她一再要求林秋元跟他们彻底断了交情,毕竟除了来借钱,他们也带不来好处。

    但林秋元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毕竟他们是自己曾经的铁哥们,虽说在镇上声名狼藉,可他们并没有对自己不敬。如今他发达了,不理睬他们,会招来他们闲话。他们会说:“这就是昔日老大,当初为了找女朋友而疏远我们,因我们理解他的苦衷,不想让他失去了爱情才没找他,如今他结婚生子,又办厂发达了,有了几个臭钱,却瞧不起我们了,真不够人味儿。”

    高卫红知道林秋元现在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名声,甚至比钱看得更重要。但在她看来就是要面子,可面子再大也卖不了钱,也不能当饭吃。

    经过几年的发展,林秋元的酱油厂成了县级名厂。上交的税也可观,先后获得了县镇两级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获得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还上了县报和电视台,一时风光无限。

    不仅仅如此,在一些县级官员前来参观考察时,他不仅设宴款待他们,临走前,还送他们乡下土特产和香烟;香烟里大多是人民币。这是官商行规里的游戏规则。他当然懂,为了更好的发展,谁也没法避开这个规则。

    在一次乡镇企业座谈会上,他就跟镇长夸海口,说不仅要全县老百姓吃上他的酱油,还要让全省全国人民吃上他的酱油。

    对于他这个近乎荒诞的远大的抱负,有人摇头,有人点头。当然,也有人自以为是地给他出点子。但更多人觉得他是痴人说梦话,不必当真。试想,全国知名品牌的酱油可不少,都是城市里的大企业生产的。你一个农民用土方法制作的酱油能竞争得过吗,哪怕是品质再好,要想超过他们,谈何容易!无异于蚍蜉撼树,自不量力。

    而高卫红对于林秋元这些不着边际的话,自然也不敢苟同。便不时地给他敲警钟:一只蝌蚪能长成青蛙已经很不容易,还想长成牛蛙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与其这样,还不如脚踏实地去做力能所及的事。

    林秋元总是不以为然,他觉得别人能把飞机送上天,他也能让他的酱油走上全国商店的货架。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存折的数字接近七位数,但林秋元还希望升到八位数,甚至九位数以上。谁怕钱多呢,钱越多成就感越大,社会地位也越高,也更受到人们的尊重。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活着的幸福和意义呢。

    可天下芸芸众生,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活着不只是向前看,更是向钱看。所谓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就是这个道理。

    应该来说,此时的林秋元已被自己的成功,激起更大的雄心壮志,如果不是被成功冲昏了头脑,按他目前这样发展下去,他的卫红牌酱油迟早会走向全国,真如他所愿,让全国人民都吃上他的酱油。

    可命运捉弄人,人算不如天算,总会在你得意忘形之际,给你当头一棒,轻则敲醒了你,让你意识到错误,知错就改;重则把你打趴下,再也站不起来,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世事难料,是福是祸躲不过,一切早在命运幂幂之中安排好了。

    就像此时的林秋元并不知道,一场厄运正悄悄地向他走来。而且来得如此迅速,几乎不着痕迹。很快地撕碎了他的梦想,也把原有的资本积累吞噬得干干净净,让他一下子从天堂掉进地狱,留下深深的悔恨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