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我最大的遗憾是喜欢你 » 第三十五章:2017年那点事

第三十五章:2017年那点事

    01

    时光的沙漏悄然滑落,无声地记录着那份渐行渐远的默契。三个月的光阴在生活的经纬中悄然织就,如同一轴静默的画卷,其中的空白处,是我们不再交错的痕迹。仿佛是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们共同踏入了一片无垠的寂静森林,习惯了聆听风的低语,鸟的独鸣,却遗忘了彼此的声音。

    思绪如潮水般涌动,泛起那些曾经熟悉的涟漪。我还记得,那是一段热烈而纷繁的日子,言语如繁星闪烁在夜空,每一个字句都跳跃着情感的火花。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心跳总会莫名加速,期待、欣喜、紧张交织成一首未完的交响曲。然而,不知何时,那曲调悄然降下音阶,直至消隐在时间的长廊。

    或许,是在某个忙碌的午后,我们的话语被琐事挤压得无处安放,只留下匆匆的问候和淡淡的微笑。或许,是在某个深夜,疲惫的眼眸在寂静中寻觅对话的勇气,却在屏幕的微光中看到了自己的孤独倒影。或许,更是在某个寻常的日子,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任由它像一片落叶,轻轻飘落在心湖,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于是,日子就这样流淌,无声无息,却又掷地有声。我们开始习惯于这种不打扰的相处方式,仿佛它是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无需解释,无需歉意。我们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碌、思考、成长,偶尔抬头望向那片共有的星空,心中或许会掠过一丝怅然,但很快又被现实的洪流淹没。

    我想象着你此刻的生活,是否也如我这般,沉浸在日常的琐碎与宁静中,偶尔被记忆的微风吹起一丝波澜。我们在各自的平行时空里,以一种近乎仪式感的方式,守护着这份默契的沉默。

    这三个月的静默,如同一部无声的电影,画面流转,情绪暗涌。

    也许有一天,当风再次吹过那片寂静的森林,我们会听见彼此的声音穿越时空,唤醒那份久违的悸动。又或许,我们就此在各自的旅程中继续前行,将这份默契的不打扰,化作生命中最独特、最深情的注脚。

    三个月,不短也不长,足以让习惯生根,让心境沉淀。

    -2017.4.17QQ消息

    02

    2017年4月18日,这是我这一年第一次在无言QQ空间留言。

    留言:

    时光的流转如同潮汐般不息,时而推涌着我们深入未知的港湾,时而又将我们轻轻拍回记忆的沙滩。在它的无尽轮回中,我们对某些事物的感知,似乎也如潮水般起起落落,熟悉与陌生,如同光影交错的双生子,相互依存,又相互消长。

    我时常沉溺于这样的思索:时间久了,是否会让我们愈发熟悉一些事情?答案毋庸置疑,就如同我们手中的书页,每一页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每一段文字都镌刻着时间的温度。那些反复摩挲过的章节,那些字句间跃动的情感,早已化作灵魂深处的烙印,无需刻意回想,便能随心所欲地翻阅。就如同高一那年的友谊,它犹如一串熠熠生辉的珍珠,串联起青春的斑斓瞬间。时间,无疑是一位忠诚的雕刻师,用它的刻刀,将那些美好镌刻得更深,更真。

    然而,当我沉浸在这份熟悉的暖意中,另一个声音却在我心底悄然响起:时间久了,会不会也让一些事情变得陌生?如同被海浪冲刷的沙堡,尽管曾几何时,我们用心堆砌,用手呵护,但终究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高一那年的友谊,是否也在时间的洪流中,渐渐褪去了原有的色彩,变得朦胧而遥远?那些共同编织的梦想,是否已在现实的风霜中,变得模糊不清?时间,是否也是一位无情的画家,用它的调色盘,将那些鲜明的记忆,一点点涂抹成淡漠的灰白?

    我想,熟悉与陌生,其实并非矛盾的两端,而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时间,既是忠实的记录者,也是狡黠的篡改者。它让我们熟悉了某些事物的本质,理解了它们在生活脉络中的位置;同时,它也以无形的手,悄悄改变着那些事物的表象,甚至,我们的感知方式。

    -完

    时光的沙漏悄然倾泻,每一粒沙砾都携带着选择与决定的重量。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期,我做出了一个关乎未来的抉择——放弃下学期的复读计划,转而投身于武汉大学周边的外卖行业中。这个决定,如同一叶扁舟,悄然划破平静湖面,向着未知的彼岸启程。而关于这一切,我选择了沉默,没有向她透露半点风声。

    那份关于复读的决定,仿佛一颗深埋心底的种子,虽未破土而出,却已悄然萌动,静待时间的阳光洒落,揭示其生长的方向。我选择将这份决定暂时封存,任由它在时间的土壤中默默酝酿,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向她袒露其全貌。这并非出于逃避,亦非怀疑她的理解与接纳,而是因为,有些决定,需要时间的洗礼来验证其价值,需要个人的亲历去诠释其意义。

    时间,这把无形的标尺,以其公正而严苛的姿态,丈量着人生的起伏与变迁。它无声无息,却力量无穷,能揭示真相,能磨砺意志,更能见证承诺。在我与她之间,有一份“五年之约”,那是青春的誓言,是梦想的契约,是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与约定。

    此刻,我选择了暂时偏离预设的轨道,以一种看似平凡的方式,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去触碰社会的真实肌理。我明白,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让“五年之约”蒙上一层不确定的薄雾,可能会让我们的未来之路显得曲折而模糊。然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恰恰赋予了时间证明一切的力量。它将检验我对理想的执着,对承诺的坚守,以及在逆境中寻找自我、实现价值的决心。

    时间会告诉我,这份外卖工作的经历,是否会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不易,是否会激发我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否会让我意识到复读的必要性,从而在未来某个时刻,带着更成熟的视角和更坚定的决心重返校园。同样,时间也将告诉她,那份“五年之约”的最终答案。

    在时间的长廊中漫步,我期待着答案的揭晓。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带着满载的经历与感悟,向她娓娓道出这个决定背后的故事,那时的她,或许会惊讶,或许会感动,但我知道,她一定会理解,因为时间已经证明了一切。

    03

    2017年10月11日,我在无言的QQ空间留言。

    留言:

    友情,那曾如蔓草般深深扎根于大地的纽带,如今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无情地剥离土壤,任其在干涸与荒芜中匍匐挣扎。它曾经的葱郁与坚韧,此刻只剩下焦黑的残躯,无力地在风中颤抖。然而,就在这一片灰烬与冷寂之中,却悄然升腾起炽热的烈火,那是一种无声的愤怒,一种对往昔纯真岁月的哀悼,更是一种对背叛与疏离的决绝抗争。这烈火,以荒芜为燃料,以苦痛为助燃剂,熊熊燃烧在心田,照亮了那些被遗忘的角落,也焚烧了那些曾以为永恒的诺言。每一簇火光都在低吟,每一个火星都在跳跃,它们交织成一首悲壮的挽歌,祭奠着我们那已然变质的友情。

    爱情,那曾如繁星般璀璨绽放于天际的情感,如今却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短暂的绚烂过后,只留下一道凄美的轨迹,向着无尽的虚无颓败而去。它曾经的热烈与奔放,此刻只剩下淡淡的余温,消散在风中,融入夜色。然而,就在这一片寂静与落寞之中,那放肆的颓败却犹如一幅抽象的画卷,以天空为画布,以心碎为颜料,肆意挥洒,淋漓尽致。那颓败,是自由的坠落,是无畏的破碎,是对束缚的挣脱,也是对期待的幻灭。每一笔色彩都在倾诉,每一抹痕迹都在低唱,它们共同谱写出一曲凄婉的旋律,哀悼着我们那或许从未真正开始的爱情。

    -完

    在这段特殊时期,我身处于武汉大学周边三公里的一所专科学校,专注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研习。校园生活看似寻常,实则承载着我内心无法言表的沉重与挣扎。那座闻名遐迩的学术殿堂,犹如一道遥远的风景线,与我所在的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照,时刻提醒着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祭奠、变质、算不上”,这些词语如同锋利的刻刀,一笔一划地在我心上镌刻出绝望的纹路。它们不仅是情绪的符号,更是我生活境遇的真实写照。那曾经纯真的友情,如同春日里的樱花,盛开时满树芳华,温馨而美好。

    然而,世事无常,人心易变。当那份友情遭遇变质的爱情的侵袭,一切的美好瞬间崩塌。爱情,本该是灵魂的交融,情感的升华,却在现实的挤压与人性的弱点面前扭曲变形,如同一场狂风骤雨,无情地摧残着那株脆弱的友情之花。它不再纯洁无暇,不再温暖如初,而是被欲望、猜疑、背叛的阴影所笼罩,直至凋零枯萎,死在了那变质的爱情的泥沼中。

    那逝去的友情如同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疼痛而醒目;那变质的爱情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峰,沉重而压抑。

    我试图在专业知识中寻找慰藉,试图在齿轮的咬合声中忘却痛苦,试图在电路的脉络中理清思绪。然而,无论怎样努力,那些绝望的词汇总会如影随形,潜入梦境,侵入白昼,将我困在回忆的囚笼中。我唯有以祭奠之心,默默哀悼那死去的友情,哀悼那个曾经充满欢笑与梦想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