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婚后不想再见 »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

    这世上没有如果。

    只有两两相望,唯余失望。

    正好这时候电视剧《如懿传》在热播。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追这剧。

    看着看着,我好像掉进了剧情里。

    青梅竹马的青樱和弘历、大婚时的青樱和弘历、穿着大朝服一步步走向弘历的青樱、最高点上十指相扣的青樱和弘历、坐在门槛上默默垂泪的青樱、两两相望唯余失望的青樱、自行断发的青樱......

    我好像在看电视剧,又好像在看我和梁仁。

    青梅竹马的我和梁仁、订婚的那晚,我们在饭店外,骑车带我兜风的梁仁、大婚时背诵不知写了多久告白书的梁仁、园区里嚎啕大哭的我、医院里外走路飘忽的我、拿抗抑郁药当救命药的我、两两相望唯余失望的我、做梦都想离婚的我。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好像曾经的种种,只有我一个人记得。

    曾经我跟好友哭诉的时候,我说:“人变得太快了。现在看以前,觉得都是假的。骗我的。”

    “过去都是真的。是真实的情感。曾经的他,喜欢你是真的,爱也是真的,想娶你是真的,想对你好也是真的。都是真的。”好友心疼的摸摸我的头。“你也说了,看以前,那都是以前,都是曾经,都是过去。”

    “现在,不负责是真的,不喜欢你是真的,不爱你也是真的。”

    “乖!哭出来,使劲儿哭出来之后就好了。哭完就要放下了哦!”好友抚摸我的后背,试图帮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我捋顺气息。

    “从心,道理你懂得不比我懂得的少,可能比我懂得的还多。劝你的话,其实你自己都知道。只是很不甘心对吧?毕竟那么多年的感情,一下子就消失了。”

    我点点头。

    “你们的开始多美好。现状配不上你俩的开始。可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好友叹了口气。

    “你知道的,但凡涉及到两个人的事儿,需要两个人向同一个方向使劲儿才行。就是总说的双向奔赴。但凡一个人不出力或者一个人选择背道而驰,那么另一个人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从心,梁仁选择跟你背道而驰了。”

    好友拉着我走向卫生间,她把我推到镜子前,抬起我的下巴让我直视镜子里的自己。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你自己了?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照顾自己了?你有多久没有打扮自己了?”

    镜子里的人,长发随意绑在脑后,双眼红肿、皮肤苍白浮肿、嘴唇苍白无血色。

    后背微驼,肩膀高耸离头很近,显着没有脖子。

    镜子里的女人看着憔悴且疲惫,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了很多岁。

    “从心,看你的脸色和唇色就知道你气血亏得很,说句难听的,人死了三天可能都没你苍白。”

    我透过镜子看向身后的好友。

    “从心,你别哭了。你在我心里一直都是小太阳一样的人,你哭得我真的很心疼。可是我帮不了你。只有你自己能帮的了你自己。”

    “石从心,你要努力放下,放下过去、放下梁仁、放下曾经种种,不管曾经有多美。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想过去、不想梁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你自己身上。”

    “先去找个中医调理身体,同时减肥。你先努力把自己恢复到孕前,好么?”

    “好!我真的能恢复到从前吗?我这些年也试着努力减肥了,可是我就算不吃饭,我也不掉秤。”

    “那是你情绪在作怪。有种胖叫压力肥。而且你减肥的方法也不对啊。不健康还反弹。减肥的事儿先放一放,你先去找个中医调理身体好不好?”

    我听话去找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当时是85周岁,她曾作为访问团出使人员随团出国。

    她给我把完脉说:“姑娘,别再生闷气了啊。如果不改变的话,以后身体一定会出大问题的。”

    老中医很温柔,我看她像我的外婆。

    老中医给我开了半个月的药,约定好半个月后复查。我吃了一个月的中药,觉得身体不那么沉重、不总感觉乏力了,心情也好了很多。

    可惜,我与她的缘分太短,只有短短一个月多一点点的时间。我再去找她复诊的时候,医院说她不再出诊了。

    好遗憾。

    这位老中医不再出诊后,我不想再去找中医检查,我就不吃中药了。

    妈妈第一次化疗结束后,我把她带回我家。

    婆婆看到我妈妈进屋,就说:“亲家母你回来啦!你感觉怎么样啊?”

    妈妈说:“还行。”

    婆婆转身进卧室拿手机:“亲家母,你有空就去教堂祷告,对你恢复的好有帮助。”

    我听到这话马上就冷脸了。“妈,你不用给我妈妈看这种东西,她不去教堂!她不信!”

    婆婆委屈的看着我妈:“亲家母,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看她,唉呀,我这都是好心。她不懂。”

    妈妈和稀泥。“我不信这个,亲家母你自己信就行了。”

    “唉呀,我真是为了你好。从心不信你也不信。我给你转发过去,你好好看看。这个人得癌症,祷告就好了,都没用手术。”婆婆瞟了我一眼。

    趁着我妈妈哄俩孩子玩儿,我偷摸拿妈妈手机,把我婆婆的微信号给删除了。

    婆婆买的下午的火车票。她走了之后,我就跟妈妈商量给孩子们送幼稚园的事情。等晚上梁仁回来之后,我跟他也商量了给孩子们送幼稚园的事儿。

    梁仁说:“我觉得三周岁给孩子们再送幼稚园比较好。”

    我说:“我本来也是打算三周岁的时候送。但是现在我妈妈生病了,我想现在送。而且,楼上楼下的邻居,跟孩子们出生没差几天的孩子都送幼稚园了。”

    “我看她们的孩子送幼稚园之后的状态都挺好。”

    “你问我,我不建议现在送幼稚园。”梁仁有点不耐烦。“但是你不能带,你要送,我也没办法。”

    这是什么话?是在推卸责任?

    既然这么商量,那我也换个态度。

    “附近这几家幼稚园我都看了。除了国学那家,别的幼稚园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可以试试。我想先从楼下最近的这家试试,楼上楼下邻居家的孩子都送的这家,都说老师挺温柔。”

    幼稚园的每个班级配备两个老师和一个阿姨。分别是主班老师、副班老师、照管阿姨。

    主班老师主管教学,副班老师给主班老师配合,阿姨管卫生和孩子们吃饭的时候盛饭之类的事情。

    “你愿意送就送。”梁仁开始玩电脑。

    我们的交谈不欢而散。

    这样的日子真的过得够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