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大美宝鸡 » 第四十七篇 九龙山景区

第四十七篇 九龙山景区

    九龙山景区

    九龙山景区素有“西北小三峡”的美誉,自古就是关中西部佛、道教文化圣地之一。因九条山头相聚,形如九龙腾空嬉戏,状若莲花盛开,故而得名九龙山。相传,唐贞观年间,长孙皇后回香泉探亲后,返京路过皇后岭时,望见九龙山云雾缭绕,霞光万道,美景如画,回京后奏告太宗,唐太宗遂命大将尉迟敬德在九龙山监修庙宇,祈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留下了独秀关陇的九龙山八景——玉皇洞、无量洞、药王洞、三仙洞、八仙洞、穿天洞、莲花峰、妖桃崖。

    蒋玉成独自一人乘坐九龙山索道来到了文化广场上,在文化广场的前面有一座古铜色的莲花喷泉,喷泉的流水扭动成直线和曲线然后又落回到池子中,在文化广场的侧面有九龙清居和九龙静舍,面带微笑的游客从酒店里进进出出感受着美食与床榻之间的小幸福,在文化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双面观音造像,观音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把平安和吉祥带给了受苦受难的人们。马秀梅和她的丈夫爬完九龙山后坐在凉亭里歇息,满身的汗水夹杂着一丝疲惫使他们感觉到既喜悦又苦痛,他们休息片刻之后走向了温泉养生区,温泉养生区有室外泡汤和室内温泉,他们看到室外泡汤有圆形的温泉,矩形的温泉,方形的温泉还有菱形的温泉,他们换好泳衣进入了一个温泉池中,温泉冒着热气没有一丝寒意反而温润宜人,温泉的池水不仅适中而且混合着各种中药材,他们舒舒服服地躺在温泉里欣赏着四周的美景,室外泡汤的周围栽种着垂柳、银杏、雪松、梧桐、红枫、桂花、石楠、棕榈、栾树、女贞、黄杨、连翘、海桐、冬青、火棘等树木,还有梅花、樱花、玉兰、桃花、郁金香、杜鹃、海棠、紫荆、丁香、紫薇、月季、玫瑰、菊花、牡丹、芍药、紫藤花、木绣球等花卉,他们泡着温泉感受着鸟语花香仿佛漂浮在了云巅之上,晶莹的水滴划动着每一道光影让现实与梦境难解难分。

    方仪婷和她的学生站在了上九元道观的前面,方仪婷老师说上九元道观是一处道教场所,原古建筑群是在唐贞观年间由大将尉迟敬德监修而完工的,现在的道观是由当代人凝聚心血依照原址原貌兴建起来的,学生们听着方仪婷老师的讲解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惊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敢也惊叹当代人的执着和虔诚,一方方土石、一片片砖瓦看似普普通通实则镌刻着伟大的信仰,鲜红的国旗飘荡在道观的上方将伟大的信仰涂抹上了绚丽的光色,他们停下脚步首先看到的是玉皇殿,玉皇殿镶嵌在石窟之中如同一块美玉埋藏在一堆沙砾之中,玉皇殿的旁边是药王殿,药王手握灵丹仙草为经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送去安康,登上二楼他们看到的是财神殿,一颗颗珠宝和一枚枚金币垒成金山和银山让贫穷不再蔓延让富足成为永恒,来到三楼他们看到的是真武殿,真武大帝斩妖除魔神通广大庇佑着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接着他们走下大殿看到了石窟中的八仙洞,八仙各个身怀绝技武艺高强为百姓的柴米油盐保驾护航,离开八仙洞他们看到了三清洞天,三清掌管着自然的法则明晰着宇宙的规律在时空的交替中让一切回归到初始的状态。蒋玉成在文化广场上游玩了一圈后看到了不远处的九龙禅院,他进入山门一座座气势雄浑的庙宇瞬间映入眼帘,有天王殿、地藏殿、观音殿、伽蓝殿、弥勒殿、祖师殿、大雄宝殿、罗汉堂以及藏金阁,他一一进入大殿怀着诚挚的心参拜礼佛,参拜完之后他漫步在九龙禅院的庭院中,清晨时分,九龙禅院沉浸在泼墨画和油彩画之间透着一股清香的味道,那诗情画意的气息把黑夜的混沌隐藏进了青白色的云霞中,晌午时分,九龙禅院被炽热的太阳包裹的严严实实,弥漫着的烟缕化作银色的翅膀给远方的亲人送去了怀恋与希望,黄昏时分,九龙禅院在一阵阵钟鼓声中披上了一层浅灰色的外衣,凝绿的草茵和婉转的鸟鸣点缀着这件外衣将生活的情趣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午夜时分,九龙禅院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迷离的幻梦中进入了酣眠,无数个记忆的片段飞驰在梦想的边缘看着现实一点一点坠入暗黑的深渊,他停止短暂的冥想走出了九龙禅院的山门,一个更加明亮的世界敞开怀抱接纳着卑微的肉体和卑微的灵魂,他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群人,模模糊糊的人影积聚成一股力量洞察了大爱直奔灿烂的未来……

    方仪婷和她的学生参观完上九元道观后走上了玻璃栈道,从远处看上九元道观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莲花,粉嫩的莲花屹立在莲叶中间好像众星捧月一般守望着那一抹圣洁,从近处看上九元道观的一座座大殿如同天上的宫阙,缥缈的云雾和金色的阳光交融在一起点缀着每一位仙女的头饰和裙摆,从上方看上九元道观与整个绝壁连缀成一条直线,隐隐约约的错觉让人分不清是山体融入了道观中还是道观融入了山体中,从下面看上九元道观好像九龙山的一扇窗户,这扇窗户睁大了眼睛窥视着黎明前的最后一道朦胧,从内部看上九元道观是一本厚重且布满沧桑的书籍,每一种颜色每一种结构都流传着一个个有着历史感的故事,从外面看上九元道观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飞鸟,耸立的屋檐和精美的纹饰掺杂在一起拼凑出了飞鸟身上的每一根羽毛每一声绝响,方仪婷带领着她的学生颤颤巍巍地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有的学生惊声大叫着不敢向前一步,有的学生手拉着手相互鼓励移动着脚步,还有的学生健步如飞感觉不到一丝的惧怕,方仪婷回头又望了望上九元道观,她看到残败与簇新交织在一起翻开了道观的画卷,也翻开了一个被光明朗照的太平盛世。杨明修和他的同仁穿好鞋套走上了玻璃悬索桥,该玻璃悬索桥总长270米,号称西北最长玻璃悬索桥,玻璃悬索桥悬空架设于两山之间,它是由玻璃桥面和钢索结合铺设而成的,也是九龙禅院通往上九元道观的必经之地,杨明修行走了100米左右站在了桥面上,他的同仁一边嬉闹着一边继续行走,他触摸着护栏观望着大山里的每一个镜头,突然他看到九条巨龙冲破山头飞到了半空中,九条巨龙相互缠绕组成了一个没有头也没有尾的时光之轮,而在九条巨龙的中间是一轮血红的太阳,他急忙拿出相机想拍下这奇幻的一幕,九条巨龙一冲而下又钻入了山体里,他遗憾地摇摇头追赶上同仁们的脚步,他告诉同仁们自己看见了九条巨龙,这些巨龙和《山海经》里的神龙一模一样,同仁们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肯定是他出现了幻觉,他不理会同仁们的讥笑等待着九条巨龙的再一次腾空跃起。

    洪思齐和她的家人说说笑笑踏上了悬空吊桥,悬空吊桥是由一块块木板拼接起来的,走在上面犹如荡秋千一般,洪思齐和她的哥哥走在前面,她的父母相互攀谈着跟在后面,洪思齐听景区的工作人员说悬空吊桥全长40米,走在吊桥之上犹如漫步云端,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游客为生命安全起见禁止游玩,她边走边看尽情地领略着九龙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她看到吊桥上有许多拍照的游客,他们簇拥在一起想留下最美的照片,她看到吊桥下流淌着一条溪水,清澈的溪流宛如一条绸缎把大地分割成了奇形怪状的模样,她看到山顶上的凉亭和楼阁,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建筑如同棋盘上的棋子在变化中保持着静的一面。杨明修和他的同仁走了十分钟左右终于走到了玻璃悬索桥的尽头,杨明修依然站在桥面上望着长如天梯的玻璃悬索桥,不知不觉他想起了张家界的玻璃悬索桥,该玻璃悬索桥取名云天渡,全长536米,宽6米,集人行道、游览、蹦极、溜索以及舞台等功能为一体,为全球首座空间索面大张开量悬索桥和以玻璃为主要受力结构的大型桥梁,与张家界的玻璃悬索桥相比,九龙山的玻璃悬索桥名气小了很多,但它是这片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老百姓从贫穷到富裕的见证者,它也是祖国崛起与复兴的标志与象征,杨明修脱下鞋套久久不愿离开,他从无数双眼睛里看到了苦难背后的幸福,从漫山的青绿中看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

    洪思齐走了许久之后站在了桥面上,她望着匆匆忙忙的身影听着郎朗的欢声笑语想起了上学时期走过的吊桥,每到周末她总是来到丹江边游玩,丹江的一条支流上也挂着一个吊桥,吊桥不是很长支流也不是很大,她经常走上这座小小的吊桥游玩,脚下的木板发出吱吱咯咯的声音犹如水磨转动发出的声音,她总是看到三五个孩童在丹江的河堤上嬉戏,他们有时也会走上吊桥然后剧烈地摇晃着桥身,有一天她和她的同学一起来到丹江游玩,当走到丹江边的时候她发现吊桥不见了,也许是有人将吊桥损坏了也许是吊桥被大水冲走了,她望着空荡荡的支流眼角泛起了泪花,小小的吊桥再也无法复原而成为了她的一段记忆,她漫步在丹江的河堤上将这抹记忆抛入了滚滚的江水中。马秀梅和她的丈夫泡完温泉走到了皇后御汤的前面,这座恢弘大气的室内温泉穿过历史的迷雾与当代的气息融为了一体,在皇后御汤的一楼他们看到了儿童水上乐园,游泳池,造浪池和韩式汗蒸馆,大人带着小孩在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里感受着水中的乐趣,走上二楼他们看到了书吧,台球厅,3D影院和自助餐厅,他们坐在自助餐厅里吃着美食回温起了游玩的时光,美好的瞬间虽然短暂但可以拉长为一段记忆,在断断续续的思绪中他们不曾忘记苦难的日子,在旧时代大鱼大肉成了一种奢望,天天泡澡也成了一种奢望,人们在饥寒交迫的生活里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天灾和人祸,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人选择了逃荒,有的人选择了隐忍,还有的人选择了直面死亡,对比现在人人住高层小区,家家灯火通明,路路四通八达,幸福不是一种奢望而成为了一种常态,人们在美好的日子里盼望着更美好的日子,祖国在富强的道路上盼望着更富强的道路,一切都朝着理想的生活行进着,奔跑着,飞跃着,没有虚伪,没有丑恶,没有失望所有的所有都是最好的安排……

    (完)

    完稿于: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