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大美宝鸡 » 第五十四篇 先秦陵园博物馆

第五十四篇 先秦陵园博物馆

    先秦陵园博物馆

    林飞宇开着私家车经导航的指引到达了先秦陵园博物馆,由于南门正在施工他开着车准备从东门进入,他将私家车停在停车场后来到了售票处,“您好,一张门票多少钱?”林飞宇走到售票窗口,询问道,“你们有没有讲解员,我想找人讲解一下?”“门票加讲解总共35元,”售票员一边打印着门票,一边说,“您先稍等一下,我给您联系讲解员。”“秦景公雕像旁边的就是我们的讲解员,您赶快过去吧!”售票员将头伸出窗口,把门票递给他。林飞宇穿过景观大道匆匆忙忙地走到了讲解员的身边,讲解员将他带到了两组乐器的前面,“这边是按照大墓内部出土的石磬,由先秦陵园博物馆仿制出来的两组乐器,有石磬和编钟两组古代的打击乐,这个石磬采用的是安徽的林地石,您可以敲击感受一下。”讲解员说道。“出土的石磬与仿制的石磬的规制差不多吧?”林飞宇问道。“大小差不多,材质都是石头,但是用的是哪里的石头没有做过鉴定,”讲解员说道,“石磬上面有音阶,您可以亲自来敲击感受一下。“是挺清脆的。”林飞宇说道。“旁边还设了五个编钟,这些编钟是以仿制太公庙出土的秦武公编钟的形式从小到大仿制了五个,您可以敲击感受一下。”讲解员说道。“哇,这么响,声音的确很浑厚。”林飞宇敲击着编钟,发出一连串的惊叹。林飞宇跟随着讲解员走进了秦景公陵的大门,“在院子的中央我们看到的是一枚三倍放大的石磬,这枚石磬是博物馆特制的一个石磬,称它为秦景公石磬,因为石磬铭文证实了墓主人身份是秦景公,”讲解员说道,“这里有大墓原始墓址,我们来看一下。”“这就是当时真实的发掘的地方,现在还在发掘吗?”林飞宇问道。“没有,发掘已经结束了,现在正在给它做加固保护,”讲解员说道,“这是1976年到1986年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的墓室,墓室长60米,宽40米,整座大墓的完整轮廓除了墓室之外还有两条墓道,我们看到的那个缺口是150米的东墓道,对面的这个缺口是84米的西墓道,东西两条墓道都是进入这座墓室的通道,墓道和墓室构成的是中字形的墓葬,这座墓葬的垂直深度是24.5米,占地面积是5334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考古发掘出来的最大的先秦时期的墓葬,大墓最深的部位是主椁室,内部出土的是天子的葬具——黄肠题凑,专家们称大墓内出土的椁室是迄今我们在考古史上发掘出来时期最早等级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天子等级墓葬,”讲解员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大墓的第三个之最是殉人最多,这座墓葬内部发现有活人殉葬186具,这些殉人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别,有带棺和无棺两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带棺的殉人,也就是主椁室周围摆放的这些小型的棺材,靠近主椁室的棺材的木料很厚,它内部成殓的是秦景公的大臣和嫔妃,就是身份地位特别高贵的那些人,当时在1986年发掘完毕以后出土的是72具棺木的残余,像旁边还有薄板做成的棺材,那是服侍秦景公的工匠以及乐师们的棺材,出土以后是94具木灰轮廓,所以下面这些棺材是后期按照出土的残余以及木灰轮廓仿制出来的只有一部分,在回填土壤之中还找到了20具堆在一起的殉人骨架,这些殉人骨架是战俘或奴隶的骨架,他们被带到这里来,做完祭祀活动后是被肢解掩埋的,所以20具殉葬人牲加上主椁室周围的166具殉人,一共是186具,是我国自西周以来考古发掘出殉人最多的先秦时期的古墓葬。”“我们再来看主椁室的南侧有一根白色的标示牌,旁边斜插着一个木桩,在大墓内部发现的这个木桩是中国墓葬考古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例证,这个墓碑在南北两侧各有一根,这两根墓碑在先秦时期是用来吊棺材的支撑物,下葬完棺材后就不会被拿上来了,后面的人会在墓碑上题写文字,我们知道木头刻字会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渐碳化,后人是没办法来证实墓主人是谁,所以到了汉代以后才开始把墓碑从地下搬到地上,由木质改为石质,”讲解员移动着脚步,耐心地讲解道,“刚刚我们在外面看过的石磬,在大墓内部一共出土了33枚,石磬上面还刻有铭文,文字推断出来墓主人身份是秦景公,虽然中国墓葬考古史上出土的石磬不计其数,但只有秦公一号大墓内部出土的石磬是有铭文的,由此也可以证实出来秦公一号大墓内部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墓葬考古史上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现在我们看到秦公一号大墓这座墓葬是坐西向东走向的墓葬,大墓它的西墓道短东墓道长,体现出秦人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他们就有了向东扩张的理念,而且墓葬的发掘展现出来秦国是一个奴隶制社会,秦国除了等级制度特别森严之外,还盛行有残酷的人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