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神殿妖星 » 028 脉轮

028 脉轮

    小余的这一询问,显然是想从这天竺少年的口中套话,要弄清楚夜神殿的人为什么抓捕这个天竺少年。

    而那天竺少年见小余身穿夜神殿教众的灰衣,施展的又是货真价实的夜神殿武技,从一开始便已认定是奉命前来抓捕自己的人,自然没有半点怀疑。

    当下那天竺少年便一五一十地说道:“好,我当你是朋友,就把将实情告诉你。我本是天竺一国的人士,名字叫做‘阿布哈桑’,姓氏却不能告诉你,否则很有可能被你们夜神殿的人追查到我的家族来历。

    话说我们此番从天竺出发,总共是四路人马,其中两路去了东边的中原,一路去了北面的东吁,剩下一路则是来了你们大越。

    至于我们这四路人马此行的目的,想来你们也应该猜到了,那就是要搜罗中原、东吁和大越三国各自珍藏的武功秘籍,从而将这些武学带回天竺,也就是你们大越一国所谓的武技。”

    说到这里,这个自称“阿布哈桑”的天竺少年不禁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要说我的家族派遣四路人马暗中潜入异国,执行这一机密任务,原是用不着我这个只有十四岁年纪的孩童。只因我自幼学习汉语,一直仰慕中原文化,所以想趁此机会出来历练一番,所以才会瞒着家族里的长辈,偷偷跟着家族派出的武士离开天竺。

    原本我是想前往中原境内见一见世面,谁知众武士们却说中原路途遥远,而且国中高手如云,必行更是任重道远、九死一生,稍有不慎便会葬身异国,竟是说什么也不肯带我同去。

    最后大家商量下来,反正中原、东吁和大越三国说的都是汉语,比起路途遥远的中原和常年战火不断的东吁,大越一国虽然贫苦,却要安全许多,所以我才会跟随前往大越的这一路武士来到了这里。”

    听到阿布哈桑的这番讲述,小余才知道眼前这个只有十四岁的天竺少年,原来竟是瞒着家里人偷跑出来的。至于他和那些天竺武士前来南疆的目的,说是要“搜罗”武功秘籍,其实也就是偷抢。

    而南疆地界上武技最为高强、藏有武功秘籍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是近乎国教一般存在的、位于长夜谷、神寂山的夜神殿了。

    可想而知,这个阿布哈桑此刻之所以会被夜神殿的人追捕,自然是因为他们在前往夜神殿偷抢武技的过程中被人发现,这才一路逃窜至此,躲进了这座破庙墙壁的夹层之中。

    想到这里,小余便顺着他的话问道:“那你们到底从夜神殿带走了多少武技?”

    只见阿布哈桑微微苦笑,摇头说道:“此番搜罗武功秘籍,我家族的主要目标,自然还是前往中原的那两路人马。至于大越一国,也就只是顺带前往龙城西北的夜神殿寻访一番。我跟随家族里的六名武士前往长夜谷,原以为就算找不到传说中夜神殿至高无上的【花月神功】,只要能找到几门大越国的高深武学,又或者是夜神殿的秘术神通,便算不虚此行了。

    却不料我们几个在长夜谷里潜伏了五六日,最后竟没能踏上那座神寂山半步。用你们的说法,我们自始至终只是在夜神殿的‘人界’徘徊。要说带走了你们多少武技,唉……实不相瞒,也就只是从一名少年教众的身上,逼问出了我方才使用的那一套【开山掌】。”

    说到这里,他难免有些失落,又说道:“我们本以为夜神殿的人界不过是训练新教众的地方,并没有什么高手坐镇。谁知我们多次潜入那些地底石牢探访,最后却惊动了谷里一人不男不女的高手,穿红衣,撑红伞,只在转眼间便击毙我们六名武士中的两个人。

    剩下四名武士为了掩护我逃走,只好一路往东南方向而去,引开那个红衣红伞的高手,让我独自逃往西北方向,找个藏身之处躲上一阵子,等风头过了再设法去找大越境内的天竺商贾,让他们将我带回到天竺。”

    小余听他描述那个红衣红伞、不男不女的高手,不禁心中一凛。

    他立刻回想起当年那场选拔的最后,正是有这么一个不知男女的红衣人出面,让几个孩子亲手杀死从小收养他们的老爹,才肯破例让己方四人全都加入夜神殿。照此看来,阿布哈桑他们遇到的这个高手,十有八九就是此人。

    然而那个不男不女的红衣高手,自从小余进入夜神殿至今,便再也没有见过,也不知对方究竟是什么身份地位。只是依稀记得在当年他曾留下过一句话,说什么“血满红河,百花乱舞。长夜深处,人界有主”。

    阿布哈桑见小余没有答话,便说道:“朋友,能说的我都已经全部告诉你了。你我年纪差不多大,今天晚上又结结实实打了一架,也算棋逢对手,我是真心想交你这个朋友。

    此番我和家族里的武士潜入夜神殿,也就只是偷师学到了你们的一套【开山掌】,不过是一门最粗浅的基本功夫,对你们而言根本不算什么损失。而且与我同行的六名武士,如今多半也已尽数丧命,可谓代价惨重。你要是肯交了我这个朋友,还请高抬贵手,让我回到天竺。”

    他话音刚落,旁边的小美立刻说道:“你刚才答应的七脉三轮,交出来!”

    阿布哈桑不禁一愣,随即笑道:“是【三脉七轮】。”

    说罢,他再次望向对面的小余,诚恳地说道:“朋友,方才和你动手,能够感觉到你还不曾修炼过内力,所以才会吃亏不小。我天竺这一门【三脉七轮】的神通,其实和中原乃至大越所谓的内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却又另辟蹊径、截然不同。若是有缘修行到极致,甚至能通达宇宙,奥妙无穷。你要是肯放我回国,作为报答,我可以将这门神通的修行之法赠送于你,就看朋友你是否感兴趣了。”

    小余此时已彻底弄清了事情的原委,知道自己是机缘巧合,侥幸撞见了这个潜入夜神殿偷学武技的天竺少年。

    要说将这天竺少年抓回夜神殿发落,一来自己并没有得到夜神殿的相关命令,此番也不是名正言顺离开长夜谷,当真将他带回,说不定反倒是给自己惹麻烦;二来自己本来就对夜神殿没什么好感,更谈不上尽忠职守,眼下之所以还要回去,不过是想搞清楚血木之中那个神秘存在所说的关于自己的命运。

    至于阿布哈桑所谓的什么【三脉七轮】,如果只是一套武技,又或者是他方才和自己对战之时使用的那套软蛇般的拳脚,小余倒是没有太大兴趣。但如果是一门内力的修行之法,正如对方所言,恰好是如今的自己所欠缺的。

    就在小余思索之际,小美已抢着说道:“还有我,我也要学!”

    那阿布哈桑察言观色,心知小余已经动心,便转向堵在破庙门口的小美说道:“我和这位夜神殿的朋友不打不相识,他若是肯放我回去,我将【三脉七脉】赠送于他,原是合情合理。可是小妹妹你也要一起学的话,那我可就有些吃亏了。要不这样,我天竺的这一门【三脉七轮】,也别说什么赠送不赠送了,大家不妨做个交易,来一个公平交换如何?”

    小美显然回答不了他的这个问题,只能抬眼瞪着小余。小余便问道:“什么公平交换?”

    阿布哈桑微微一笑,说道:“很简单,我将【三脉七轮】传授给两位。作为交换,两位也把包括【开山掌】在内的、夜神殿入门的那十套武技传授于我,怎样?”

    这话一出,小余和小美都是微微一凛。

    阿布哈桑急忙解释道:“你们夜神殿的那十套入门武技,但凡是门下教众,几乎全都会使,原本也不是什么高深武学。若是真想搜集齐这十套武技,只要多抓几名教众细细盘问就行了,最多也就麻烦一些。

    但我天竺的【三脉七轮】神通,不但是先贤传下的高深法门,而且还是不传之秘。莫说是天竺一国,即便是在我的家族里,也没几个人获得学习的资格。”

    说罢,他见小余和小美并未答话,只能长叹一声,苦笑道:“实不相瞒,此番我们前来大越的这一路人马,除我之外的六名武士皆已命丧于此,可谓损失惨重,功败垂成。

    倘若我能把夜神殿的这十套基本武技带回去交差,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但好歹有个交代,在家族长辈的面前也能算是一桩功劳。

    反正这十套武技所有夜神殿教众都曾学过,在大越境内早就已经广为流传,你们传授于我,根本就不算泄露夜神殿的什么机密。”

    他这番话倒是在情在理,而且也是坦诚相见。一时间阿布哈桑和小美都望向小余,只等他的决断。

    小余思索半晌,当即回答道:“好。”

    话音未落,小美紧接着已向阿布哈桑说道:“你先教!”

    阿布哈桑顿时一笑,说道:“好好好,便依小妹妹所言,我先教。”

    当下他也不私藏,径直解释说道:“所谓【三脉七轮】,不同于中原武功修炼内力的【奇经八脉】理论,按照我天竺武学的修行原理,每一个修行之人的身躯都蕴含着灵性,是为【灵体】。各种能量在灵体之中的流转,乃是依靠三条【气脉】,依次为【左脉】、【右脉】和【中脉】,也便是所谓的‘三脉’。

    其中【左脉】又称为【阴脉】或者【月亮脉】,对应的是灵体中的记忆、过往和情感,也可说是一个人感性部分所蕴含的能量;

    【右脉】又称为【阳脉】或者【太阳脉】,对应的是灵体中的逻辑、控制和约束,与左脉相互对应,可以说是一个人理性部分所蕴含的能量;

    至于【中脉】,则是调节左右二脉平衡的根基,同时也决定了自生灵性的升进,乃是人与宇宙灵性相通、天人合一的唯一途径,可谓每一个灵体能量流转的命脉所在。”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自己的身上比划,将这三条气脉的途径原原本本地讲给小余和小美听。待到三脉讲完,他又接着讲述‘七轮’的原理:

    “所谓‘七轮’,则是指灵体之内聚集并且贮藏能量的七个【轮穴】,对应着七种不同的功能,依次为【根轮】、【腹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和【顶轮】。

    首先是【根轮】,又名【纯真轮】,是每一个灵体的守护者,也决定了灵体所能蕴含的能量上限;

    然后是【腹轮】,又名【真知轮】,掌管着灵体中的知识和专注,腹轮中的能量越大,灵体的领悟力和创造力便会越强;

    【脐轮】又叫【正道轮】,对应的是灵体的探索和追求,简单来说就是提升自我的欲望,倘若脐轮中的能量不够充足,灵体就会生出自我满足感,从而令修行停滞不前;

    【心轮】,又叫【仁爱轮】,顾名思义便是灵体的仁爱之心,打开心轮的修行者,方能超越一己的形躯之私,去关爱旁人乃至万物苍生,也便是自古以来的圣人之境;

    【喉轮】也便是【大同轮】,是每一个灵体的枢纽所在,决定了修行者身躯的健康和强壮;

    【额轮】又名【宽恕轮】,是灵体通往宇宙的闸口,是修行者能否达至天人合一之境,从而与整个宇宙能量结合的关键;

    最后的【顶轮】,又被称为【自觉轮】,位于每一个人头顶的天灵盖位置,不但是三条气脉的交汇点,更是整个灵体所有能量的汇聚之处。但凡调用灵体中的能量,皆是先汇聚于顶轮,而后流转周身运用,是为【自觉】。这和中原武学运用内力之时讲究的‘气沉丹田’虽然大不相同,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之后阿布哈桑又进一步详细解说,将【三脉七轮】的原理尽数教给小余和小美。两人仔细聆听、用心铭记,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渐流逝,转眼就已是四更天前后。

    待到讲完【三脉七轮】的原理,阿布哈桑已是口干舌燥,便去墙壁的夹层里取来水囊和干粮,同时分给小余和小美。

    随后阿布哈桑吃喝几口,看到小余和小美都是神色肃然,分明是在认真领会自己方才所讲,不禁笑道:“【三脉七轮】的原理我已经讲完了,接下来便该是修行的法门。在此之前,不妨先请两位将夜神殿那十套入门武技传授于我,也好让我休息片刻,再往下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