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问鼎神离 » 第五六章 再见耳虫

第五六章 再见耳虫

    当日消息传出,入学测试抽中的一干人等中,竟然真的有台泽英。

    萧红在藏书阁后馆给葛篮儿安排了一间屋子,供他住宿。武晓意日日来送四次饭,竟然涵盖夜宵。这值夜人住的后馆虽然简陋,但清风雅静很适合学习,萧红把值班人员暂时安排在了阁内打地铺。

    在葛篮儿全心全意扑在备考上的时日里,观山银矿再度打通,原本需要一个月的工期,由台泽英提前安排,将工期压缩至了半个月,将功抵过,营地里的人都纷纷松了一口气。

    望着唐工城方向的云雾,那里看不见城貌真身,汤钚一边指挥众人搬运银矿石,一边叹气。

    下一个矿似乎要和隔壁的矿合作勘探。然而此事开头兵长却把重任压在了自己身上,汤钚不知兵长究竟要去做什么,听说他要下山采薇一趟。

    葛篮儿很少出户,偶尔请杨八帮他寻找典籍,杨八把书带来后馆,也不忘嘲讽他在“蹲绣楼”,像个黄花闺女似的足不出户,感情在屋里绣字,葛篮儿舍不得用纸和墨,沾水在一块光滑的板子上练字,旁人看不见在写什么,偶尔才用掉一张纸,去感受纸张吸墨的程度,调整下笔轻重。

    但是笔上功夫岂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饶是怎么练也让杨八夸不出来一个好字。倒是武晓意每日来都夸葛篮儿的字又有了进步。众人想,想必台院长也是这样被夸奖出来的。龙净的书数馆常有来求卦的人,她靠这些外快又添了一身新裙子,惹人眼红。

    临近开考七日,朱八找到后馆,犹豫了一下告诉葛篮儿,有人想买他用过的废纸。葛篮儿桌上堆着的纸张两面皆写有字,仔细辨认才看得清。他当然知道别人为什么要买这些废纸,想了片刻,只答应以纸换纸。朱八高兴地拿一叠新纸将他的废纸换走了。

    测试的日子终于到了,头一天有一只喜鹊飞到葛篮儿窗口,告诉他前往天澜院考试。

    天澜院位于城北,是先生们集中讲学的一座大院,能同时容纳三百人落座。

    这时门口已经集中了许多适龄考生和陪同的长辈,拿着名牒等待检验入内。若有名牒丢失的,可以持户籍册在一旁补办。

    轮到葛篮儿检验,他将名牌交出去,回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马车,武晓意坐在马车里慈祥微笑,朝葛篮儿挥挥手,比了个打气的动作。

    “这是你的名牒,检验无误,收好了。”忙碌的检验人员将名牒还给葛篮儿并交代,“明日御兽场还要用。”

    葛篮儿点点头,收好名牒,朝武晓意挥手,转身入了考院。

    那考院里整齐摆满了桌椅,烈日当空,无风无云。为首台阶上,摆着四把交椅和一条长案。

    葛篮儿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陆陆续续有人进来,还有不知什么人在门外哭闹,听起来像是既丢了名牒又丢了户籍,被检验的人无情轰走了。

    过了半个时辰,所有参考人员落座。

    葛篮儿数了数,大概三百四十个座位,其中有些位置空着。

    院墙四角站着四只威风凛凛的极目黑隼,这种飞禽用于站岗盯梢是最佳的选择。天澜院这四只更是精挑细选,明亮尖锐的眼神中透露出让人不敢直视的威严,四。

    葛篮儿将笔墨摆在书桌上,端端坐着。

    这虽是一场文试,可对考生的体力也是场不小的考验,烈日炎炎,葛篮儿已经感到有些难受了,他拉了拉高领,努力静下心来,考试持续三个时辰,中途不可如厕。

    四位身着官服的监考官上场,见场中都是些孩童,心生怜爱,找人折来些巨大的叶子和撑杆,插在书桌旁遮阳。

    中间一人念了考场规则,并宣布发放试卷。

    一些人走来,将试卷发放至每人面前,葛篮儿惊奇发现试卷上竟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

    同样怀有疑问的人左顾右盼。

    不一会儿另一队人出来,提着桶,从桶里抓起什么抖落到桌上,竟然是虫子。

    “什么怪虫?”有人害怕。

    监考官道,“不要怕,这些虫不伤人,你们尽快把墨研好,这些虫子吃了墨水你们就能看见试卷。”

    “啊?”有人显然不信,磨墨的手速加快,想要一看真假。

    葛篮儿很快也分到了虫子,这些虫子他并不陌生,竟然就是五耳虫。

    五耳虫听音默写的神奇,葛篮儿这回算是见到了。他把墨磨得很细,并不着急,一边磨墨一边偷偷观察着左右其他考生。那些五耳虫写的前面几行字都一样,看来大家的考题都一样。

    等所有考生的试卷都显现出来,那些吐干净墨水的五耳虫悄无声息爬走了。

    “大家已经看到今年的考题了吧?一共三道,待我敲响铜锣,大家就可以动笔答题了!”监考官拿起锤头,正要敲下。

    院外大步垮进来一人,“等等!”

    许多人回头,看见一个掉胯的人奔进来,穿着粗布短褐,一看就出身微寒,“我拉肚子,来迟了!”

    那人抓抓头发左顾右盼,看到了自己的位置,直跑过去坐下,朝周围的人嘿嘿一笑。

    几位监考官十分不悦,但考场并无半途不可进入的规矩,所以也就作罢,依然敲了锣。

    那空桌上也摆着白纸,那人这才开始研磨,有人给他分了五耳虫,他连声感谢。

    “肃静雅正!”监考官呵斥。

    有人走到葛篮儿旁边,“你看什么,还不快写!”

    葛篮儿忙低头思索起来。

    三道题他在字迹刚显现出来的时候就阅读完毕了。礼、乐不在出题范围。这里三道题,

    一道问艺。

    一道问书。

    还有一道问数。

    是很常规的出题类型。

    然而“书”这道题,却考的是细分科目中最难的“策”。

    考生们大多六七岁不足十岁,生活经验尚且不足,治城理政能有什么好的对策?勉强写上了恐怕也是个贻笑大方的答案。

    葛篮儿抬头看看头顶遮阳的绿叶。

    他看过往届的考试题目,所以知道两相比较下,今年的题目有问题。

    若这些试子答不上还好,若答上了,难免提及军权和财权的弯弯绕绕,家中幼子尚且知道得这么清楚,他们的父母师长又如何逼得开嫌疑呢,肯定打小就没少在自家孩子面前说三道四。

    葛篮儿想了想,决定冒险一试,于是先在第二题上落了笔,写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一边思索着另外两题的答法。

    期间考场上又进来姗姗来迟的几个人,葛篮儿注意到,那个丢了两牒的人也被家人推进来了,不急不慢坐下,不情不愿地拿起了笔,脸上一边红肿。

    看情形葛篮儿快速推测出,那人很可能是故意弄丢两牒的,被家人识破教训一顿后进来了。

    真是人生百态,什么人都有。别人视若珍宝的机会,在那人眼里竟然不屑一顾。

    葛篮儿见监考佐官走过忙低下头继续答题,这时他已经答完了两道题,只剩最后一道数了。上首长案的香炉里,插着一支香,每隔一个时辰更换一支,现在是第二支末尾,也就说还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

    那第三题,是一道算数题,给了一架云梯,但长度不够城墙高度,要答题人想办法用云梯爬上城墙。

    葛篮儿想了一会就想出了答案,准备下笔,刚好遇到监考官换上最后一支香。

    这时,一个插曲发生了。

    一只隼振翅扑向考场中央,竟是叼起了一个人,眨眼间丢到了墙外。

    “快去看看怎么回事?”主责人吩咐,一个考官翻过墙体,高声回禀道,“这人在衣服里作弊!”

    “将他衣服剥光!拿进来!”主责考官怒斥。

    那墙外的考官依言拿了堆衣物进来,墙外传来路人的嘲讽大笑,“入学考试你都敢作弊?你爹娘和你的兄弟姊妹怕是再也抬不起头了!”

    “让外面的人安静!”主责官一声怒吼。

    墙外的官兵依然呵止了喧哗的路人。

    城北相比城南已经算得上人烟稀少了,然总有好事者故意守在院外,就等着看这些稀奇逸闻。

    这时,一声鸣啼响起,一只黑隼眼尖行快冲向一顶叶伞之下,不费吹灰之力叼起一支毛笔,丢到主责监考官面前。

    “又什么?”主责考官怒气更盛,极有经验地打开了笔盖,里面竟然是空的,从里面扯出一卷很长很长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小字!

    “不是!我还没看!”那人离开座位跌跌撞撞走了几步,害怕地扑到地上。

    “拉出去!”主责官干净利落地吩咐。

    “我没有作弊!还没有!”那人叫苦不迭。

    “活该!”

    佐官们架着那人经过一处,旁桌有试子朝他吐口水。

    这时,这个吐口水试子又发现了一个令人哗然的插曲。

    “哈哈哈!他竟然尿裤子了!”

    众人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尿裤子的并不是刚才被拖走的试子,而是另一个还坐着考试的孩子。

    那孩子年纪不大,看起来和葛篮儿差不多大小,四五岁模样,浑身颤抖,昏黄骚臭的液体,竟然从他的长袍下浸出,滴滴嗒嗒流了一地。

    他周围的人这时才注意到异样,忙捂着鼻子嫌弃。

    “查一下他,莫不是做贼心虚?”主责官吩咐,一副已将人看穿的表情。

    “没没有!”那孩子话都说不利索,紧紧握着笔。

    大人们一番搜索,竟然没找出什么破绽,只能嘲笑道,“恐怕是被极目隼吓到了。”

    “那你继续答题吧,不要怕,极目隼只捉心里有鬼的人!目前只剩一个时辰了,你们还不速速答题看什么热闹!”主责官说完,老谋深算的眼光投向场中,所有人都觉得他竟然比鹰隼还可怕,仿佛那目光盯着的正是自己,忙低下头继续答自己的题,不敢再乱看。

    这时又有隼飞了过来,每一次振翅都是心惊肉跳。

    众试子不敢抬头,可耳朵里还是传来了旁人的声音。

    “这么晒你穿这么厚定是有古怪,脱下来我们看看!”

    “你身上绣的这是什么?这么多字?”佐官问。

    那人被带到台上,哆嗦道,“是我娘绣的百百百福经,让祖上保佑我顺利通过过过测试……”

    监考官们看了纷纷皱眉,不知如何定断。

    主责官道,“若今日考题与这百福经有关,你就算舞弊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穿着不怎么地的试子,“这么多针怕不是好绣的,算了,看在你老母一片苦心的份上,这次就不算你舞弊,下去继续答题吧。”

    台阶上传来三声咚咚磕地响,那试子哭腔连声道谢。

    葛篮儿答完最后一个字,暂时放下了笔。

    一抬头正好看清那个试子的模样,七八岁的样子,颧骨高高,抹着眼泪鼻涕回到了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