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人生杂记 » 修行

修行

    季羡林曾经说过“人生是一场修行”。

    何谓“修行”,中国文化中,历来讲究修行——道家修长生不老,儒家修己修身,佛家修圆满。

    修行的本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自我升级、自我完善,是对人身肉体和精神的不断磨砺,以期达到理想的人生状态。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如光滑的镜面,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物质因素的影响,导致人性逐渐泯灭,就如镜面逐渐染上了尘垢。因此需要时时擦拭蒙尘的镜面,洗涤自身的灵魂,以恢复“赤子之心”,达到“止于至善”的圆满境界。

    佛家理解人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世间一切皆为虚幻,人的灵魂本为“大自在”,受限于自身肉体,灵魂因五感、五识的存在而被虚幻的世界所迷惑而不自知,迷茫、蹉跎一生,无法“大自在”。

    通过“观自在”而觉悟“诸法无相、诸法空相”,最终“觉悟本来自在”,摆脱肉身限制,达到超脱的目标。

    佛家通过“悟”理解人生的升华与超脱,摆脱一切的束缚,已至无为无相、无得无利、无生无灭的彼岸。

    儒释道对于修行的理解各有其特点,然目标是一致——首先求己的解脱,再求大众的解脱。要做到第一点以千难万难,圣人尚难为之,因此孔子才推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连他都难以达到的,只能退而求次,做个教书匠。

    诸生皆碌碌,或为名或为利,奔波于俗世之中、挣扎于尘世之间,为蝇营狗苟所累,心性皆失。因此莫谈修行,普通人如能能过好此生、为己为责任而努力,若能更进一步不负韶华,实现点滴人生梦想,哪怕码个字博得读者会心一笑、开个小店为他人贡献一点服务,也算修行了。

    人生旅途遍布砂砾与荆棘,在这条旅途上遍体鳞伤也是不可避免。如能莫问前程,努力继续前行,以欣喜和满足的心态迎来下一站的风景,这就是人生的圆满。

    人生也是不断放手的过程,青年时期父母的放手、老年时期子女的放手,注定此生孤独。我对于孤独是有准备的,以平淡之心迎接人生的归途,这样也能得“自在”。

    今晨在咖啡屋偶听见“如今的年轻人都不工作,因为父母、甚至祖父母尚在,退休金还高,伺候好老人,不必上班香吗?”

    叔本华说过“上天最大的馈赠就是富足的生活,无需为生计而奔波,如能从事一些自己想做和愿意做的事情,是此生最大的幸福”。生活富足而不空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这些事情能为社会、他人带来一点点的影响,足以快慰人生。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人来此世上走一遭,成功也好、平常也罢,终将归于虚无,但这条滚滚红尘路,会因我们的到来而不一样,过好此生,无憾归去。

    修行路,不求功到、不求圆满,只为内心的平静与淡然,超脱世俗的眼界去看待这个世界,感叹人生百态、欣赏沿途的风景,为曾经的理想点缀一点色彩,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