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天下之神器 » 第22章 重拾往事

第22章 重拾往事

    翌日,江淮城外原本杨柳依依,碧波微漾,本是一副明丽的景象,可是随处可见的破旧棚子,到处晃荡乞讨的乞丐让一切变了味。

    “大师,咱们这走了?万一……”胖子有些意犹未尽。

    李儒墨抬眼望了一眼城门上的三个大字,说道:“这件案子最大的变数就是那封手书,既然手书没有问题,就不会有什么变数了。”

    介平思索道:“我一直想不通,那封手书怎么到了御前,到了翰林院呢?”

    “沈逸做的呗,他也算干了件人事。”城外人来人往,几人也没上马,牵着马边走边聊。

    “听你这话,好像对那帮人没啥好印象啊。”胖子笑道。

    “你不会以为他对漕户的事情那么上心是因为我们吧?”李儒墨不屑道。随即他抬手指了指四周,到处是流浪汉流浪儿,:“还有你们看看这遍地的孤儿,这是为民谋福的做法吗?”

    介平叹了口气说道:“是啊,这富庶之地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原本贫困的地方了。”

    “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些人赶出来啊?”胖子一路上好奇个没完。

    “因为钦差下来,一是为了查案,二也是对各地官员和民情的考察。钦差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景象,他们就给钦差看什么样的景象。”子辉解释道。

    “钦差想看真实的,不会到处走走吗?”

    “钦差根本就不想看到真实的。”

    “为什么?”

    子辉无奈笑着摇摇头,要想跟胖子解释清楚朝廷这点东西,怕是没什么希望了。

    见子辉不说话,胖子又去问介平:“介平,到底是为什么?”

    介平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说道:“我现在知道为啥大师不愿意带上胖子了。”

    “哦,嫌我话多是吧?”胖子噘嘴道:“我还不说了呢,闷死你们三个闷葫芦!”

    “既然你觉得沈逸不是什么为民谋福的好官,那你怎么放心把漕户们交给他们呢?”胖子刚消停,子辉又问开了。

    李儒墨笑着摇摇头:“因为他为了这个案子积极奔走,完全是为了他自己,他自己的事,自己能不上心嘛。青芒山剿匪,虽说是刘之奇的主意,但是最后拍板的,是作为一方父母官的沈逸。最后剿匪不成反而折损巨大,上头怪罪下来,最后担责任的自然是沈逸。所以他需要有一个由头,祸水东引,最适合担这个责任的,就是刘之奇。一旦刘之奇的罪名坐实,那他肯定会揽下所有罪名,砍一个脑袋是砍,砍十个脑袋也是它,这样起码沈逸还能保全他的家人。他们都是老狐狸,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不会看不出来。案子办利索了,钦差满意,沈逸满意,刘之奇也算满意,他们有什么理由跟自己过不去呢?”

    四人从江淮出来,一路南行,下一个经过的地方是长海州,于是就到长海歇脚,打算次日再走。于是就找了一间城里的旅馆。

    吃饭的时候,子辉思索着说:“是不是我的错觉啊,为什么这次经过长海,碰到的孤儿比之前多了好多,江淮也是,只是当时没怎么注意。”

    “对啊,刚刚就走了这一小段路,都碰到四五个了。”胖子附和道。:“看这样子,长海比南浔还富呢,南浔也没见这么多孤儿啊。要不找个人问问?”

    “你还管闲事,真想重修啊?”李儒墨提醒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问问也耽误不了什么工夫。”介平说道。

    李儒墨当然也发现了,可还是说:“怕就怕问了,就不能置身事外了。”他知道,自己跟这三个富二代不同,重修一年就要父母面朝黄土埋头干一年,他不能因自己一时义气,就让父母来承担后果。

    “小二哥,咱们城里咋这么多孤儿啊?”胖子像是没听进去李儒墨那句话,拉住店小二问道。

    “客官从外地来的,可能不知道,这附近出了一个地狱来的判官。”店小二神秘兮兮地说。

    “地狱判官?跟孤儿有什么关系?”

    “胖子你就别问了。”李儒墨不耐烦地打断道。

    “哦。”胖子嘟囔了一句。

    店小二刚转身,就从门外跑进来一个小孩,端着破碗伏在几人跟前有气无力地哀求道:“大人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嘿!”店小二喊了一声:“小叫花子,一眼没看到就往里跑,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说着就去角落里拿起笤帚,朝他挥来。子辉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笤帚,这才没打下去。

    “赶出去就是了,至于下狠手嘛!”子辉喝了一句。

    “客官您是不知道,不下狠手赶不走啊!”

    子辉拿起自己碗里的馒头,往上面塞了几片肉,放到男孩碗里,说道:“快走,再不走我就拦不住他了。”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男孩望着碗里的馒头和肉,边往嘴里塞边往外走。可是过了没多会儿,就听到门外那个男孩哭喊:“那是我的!我的,别抢!”接着就传来男孩绝望的呜咽声。

    李儒墨紧闭双眼,紧握着筷子的手有些微微的颤抖。

    店小二也是人精了,看到这几人的表情,连忙跑到外面,喊道:“快滚快滚!滚远点,不然我打死你!”

    “怎么会这样?官府呢?都不管的吗?”李儒墨向进来的店小二问。

    “官府不是不管,管不了呀!客官有注意刚刚那个小孩吗?一看就是原先有人收养,后来才被赶出来的。”

    李儒墨点了点头:“他身上虽然脏,但是原先应该没吃过什么苦。”

    “对,好多这样的。”店小二看店里也没其他人,干脆就坐在他们隔壁的空凳子上。

    “就是因为那个所谓的地狱判官?”

    “可不嘛!”店小二见子辉碗里空了,走过去又给他拿了两个,然后继续说道:“那个判官据说就是个孤儿,到谁家里,谁家里就死绝,而且死得一个比一个蹊跷。”

    “啊?孤儿?”子辉几人面面相觑,他们都以造成这一切的又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人。

    “对,听说十多岁吧,但是谁知道呢,鬼怪不都能随意变大小嘛。”店小二又坐下来继续说道。

    “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孤儿就造成这样局面呢?”李儒墨不解道。

    “反正现在这城里城外都这么传,谁都不敢收养这些孤儿,有一些原本已经养了的,也不敢继续养了。”

    “还有这种事?”子辉脱口而出,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听说那个判官已经夺走七条人命了,在他夺人性命之前,会在墙上画一幅画,画谁谁死。死得一个比一个古怪。”

    李儒墨了然:“也就是说,并没有什么人作恶,只是因为大家都不敢收养孤儿了,才会越积越多。”

    “就是这个意思。”

    “那个孤儿就是长海的?”

    “不是。原先是哪来的谁都不知道,就知是被江淮的一个富商收养了,养在长海往北,江淮往南的一座宅子里,然后那个富商死了,大家才知道的,再后来,那个富商的管家把他收养了,不到半年,一家三口,全死了,之后就凭空消失了。”店小二神秘兮兮地说。

    子辉皱了皱眉:“凭空消失?”

    店小二点点头压低了声音瞟了一眼外头:“这是官府的说法。那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官府把整个江淮城翻遍了,愣是没找着。有人说,他这是化身成其他模样,继续作恶去了。也有人说,他索完了命,回地府去了。”

    店小二神神叨叨的语调,加上门口吹进来的凉风,让几人后脖子一阵子发凉。

    李儒墨冷笑一声:“人要是恶起来,鬼都要让三分。”说罢,他拿起筷子,继续吃饭。边吃边打发伙计:“行了,你去忙吧,有事我们会叫你。”

    “好嘞,几位客官有事随时喊我。”店小二也识趣,搭上毛巾,就走了。

    几人刚欲开口询问,李儒墨一句话堵住了他们的嘴:“吃完赶紧去休息,明日一早还要继续赶路呢。”

    一路无话。

    学馆中每一年会有一次考核,如果考核无法通过,则需要重修一年,直到考过为止,考核难度全由先生定夺,结果也是由先生评定,每到了这个时候,学馆里是最热闹的,富商巨贾频频出现,学子们也是各有招式,怪相百出。

    吕阳初用了一句话,把那些想搞小动作的学子全给堵了回去:“谁若是想私底下找我,现在可以报个名,考核就不用来了,省得我多抄一张卷子。”

    下面一众学子面面相觑,鸦雀无声。没人会怀疑他这是一句玩笑,理由很简单,吕阳初压根就不会开玩笑,或者说,从未有人见过他开玩笑。

    吕阳初扫视了众人一眼:“没有的话,我们继续。”

    “先生,弟子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一些课,可以私下请教先生吗?”说话的是刚回到课堂的李儒墨。

    “课堂上请教便是。”吕阳初看了他一眼。接着继续讲课。

    李儒墨心里一悬,上一次落下的功课还没补习完,这一次又落下了近一个月的课,也不知道平时吊儿郎当的韦少有没有认真学,要知道,薛先生授课那半年里,他就去过一回,第一堂课打了个照面后就再也没去课堂。

    “今天学的这几类药,下午我会带诸位一一去观摩,诸位可还有疑问?”课堂最后,吕阳初扫视了最后目光落在李儒墨身上。见大家默不作声,吕阳初便开始收拾东西,然后转身出了学堂。

    午休吃饭时,由于其他学子还未散学,吃饭的人很少,大家三三两两地聚一堆,远处一个角落里,吕阳初一个人坐着,面无表情地吃饭。

    “韦少,这次真的全看你了。”李儒墨用余光看了一眼吕阳初,对韦少说道。

    “我认真起来,连自己都害怕好吧,你们就放心吧。”韦少拍拍胸脯保证到。

    “你害不害怕我不知道,反正现在我挺害怕的。”子辉一脸嫌弃地说。

    “你们说……”介平说话时,眼睛也不自觉地瞟了一眼吕阳初:“吕先生也知道我们去做什么了,他就真的不能网开一面?薛先生好歹也是他好友啊。”

    “你要这么说,我觉得他会送你几个字。”

    “哪几个字?”几人异口同声问李儒墨。

    “一码归一码。”

    众人白眼,纷纷埋头吃饭。

    药园里的景象依旧是熟悉的欣欣向荣,大家跟着吕阳初一同认识草药,这次讲的是不同种类,但是性状相似的药物,让大家去总结和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点,进而思考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些共同点,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演变千变万化,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发现很多形态差距极大的物种,会在某些地方存在类似的情况,或是花叶形状,或是根系分布等等。这种不通过先生的口,大家自行的发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让大家将这些发现与心得写下来,日后他要查看。

    最后大家走时,留下了一片狼藉的药田。李儒墨正欲跟舍友一同回去,扭头看到韦少蹲在地上,将那些被学子们胡乱埋下去的草药小心翼翼地扶起,然后捧来泥土重新掩埋好。李儒墨嘴角浅笑,也没发出声响,蹲在地上与他一起做。

    韦少看了他一眼,漫不经心地说:“这些人真是糟蹋东西,连根带叶这么埋着,能活才怪。”

    “你们家做药材生意的?”李儒墨边把药草小心扶着,示意他来埋土。

    “先父是种药起家的,小时候我跟他一起种过。现在的父亲是做丝绸生意的。”韦少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眼中有回忆之色。

    “嘶哈!”韦少嗞了一下嘴,连忙收回了手,细看时发现地上有一块瓦片,上面还残留着血迹。

    “快去冲洗一下,免得脏东西到伤口里面去了。”李儒墨口里说着,同时站起身来,四处看了看,然后从旁边的药田里摘下几片蓟草叶子,放到他手上:“洗干净后,弄碎了,敷伤口上。”

    “没什么要紧的,一点小口子。”韦少满不在乎地说。

    “天气湿热,伤口容易化脓,还是小心点好。”李儒墨提醒道。

    “那好吧。”

    “嗯,你先回去,剩下这一点我弄完就回去。”李儒墨看了一眼药田,还剩下十几棵草药还东倒西歪的。

    “嗯,你早点回去,晚饭之后我给你们补功课。”

    “那就全仗韦先生啦。”李儒墨玩笑道。

    “不许迟到!迟到要挨板子!”韦少也顺着他的话玩笑道。

    “哈哈哈,别贫了,快去吧。”

    韦少捂着伤口,就出了药园,迎面碰到了准备来药园的吕阳初。因为手上不便,没有行李,就躬身叫了声“吕先生。”

    “这是,受伤了?我看看。”吕阳初平时对谁都是冷冰冰的,韦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居然从吕阳初的语气中听出了关切。

    “哦,没事,就一个没留神,被瓷片划了个小口子,洗洗就好了。”

    “哦。”吕阳初看到了他手心里握着的蓟草叶子,点了点头。

    “先生,那我先走啦?”见吕阳初仍待在原地,韦少问道。

    “你天资不错,心性秉纯,不要过多去在意外界,持心中正,必有所获。”

    吕阳初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韦少脸一热,支支吾吾地说:“我……弟……弟子谨遵教诲。”

    “嗯,去吧。”吕阳初说罢,就继续往前走。他走进药园里,一眼就看到了蹲在药田里的李儒墨,也没过去,而是沿着田边的小路,走到假山处,坐在一块石头上。

    此时,夕阳西下,铺下一片金光,将整片药园笼罩在静谧祥和的光影中。

    李儒墨栽好药草,起身往回走时,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石头上的吕阳初,夕阳的余晖落在他眼中,他眼中流光千转,似追忆,似惋惜,哀而不伤,悲而坚定。

    就那一刹,李儒墨脑海中仿佛有洪流冲过,他呆呆地站在原地,脑海中出现一幅熟悉而陌生的画面。

    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通向山边。一老一少坐在半山腰的青石上。

    新雨润空山,野畔白鹭鸣。

    “爷爷,那个是什么?”

    “那是太阳脚。”

    “太阳也有脚吗?”

    ……

    “你这看太阳,头顶着天,脚踏着地,不管多高的山,多宽的河,他都能跨过去,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抱一以后也要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嗯!抱一以后肯定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夕阳西下,余晖落在老人眼里,男孩好奇地看着他眼中的流光:“爷爷,你在想什么?”

    老人没有回答他的话,时光定格在夕阳的光与影中。

    吕阳初回过神来,看到李儒墨怔怔地看着他,清咳了一声:“时候不早了,快去吃饭吧。”

    “哦。”李儒墨收回目光,不再看他,继续朝外走去。一路上两人一前一后走着,谁都没有开口,或许是陷在自己的回忆里,或许是不想打断对方的回忆。

    倒了食堂后,饭点已经过了,李儒墨见还有饭菜,就心不在焉地打了一点东西,找了个位置坐下,全然没有留意到一直就在身后的吕阳初。吕阳初打了饭菜,经过他身边时,犹豫了一下,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李儒墨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从前的画面,爷爷说的那些话,那些事,一句句,一幕幕,连接起来,将他童年的记忆拼凑出来。

    “你那么瘦,平时应该多吃点。”见李儒墨只打了一口饭菜,心不在焉地往嘴里挑,吕阳初提醒道。边说边给他碗里夹菜。

    李儒墨闻声抬头,见到他的动作,脑海里传来遥远的声音:“抱一,多吃肉,多吃肉才能长高。”

    李儒墨的眼泪顺着眼眶就流了下来,他低下头,尽量把自己的脸埋在阴影里。一个劲把饭菜往嘴里扒拉。

    吕阳初夹菜的手停在半空,看着这幅无声流泪的画面,一时有些无措。

    “我吃好了。”李儒墨说着,站起身来,逃也似地离开了食堂,往药园那个方向跑去。

    吕阳初看着李儒墨离开的背影,长长叹了口气。

    子辉几人在学舍里挑灯补习功课。韦少则是洋洋得意地给他们当起了先生,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这个韦先生居然还有模有样的,讲起来头头是道,笔记心得居然也是一篇不落,就想到李儒墨之前猜测的——韦少天资很高,只不过从来没有把读书当一回事,只要让他有了一个必须去学的理由,他并不比其他人差,所以他才能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事实证明他也做到了。

    想到这里,子辉疑惑了一下:“大师怎么还没回来?”

    “是啊。”子辉这么一说,韦少反应了过来:“我跟他说了,我们晚上补课的。这都过去几个时辰了,他干嘛去了。”

    “你最后见他是什么时候,在哪?”

    “就在药园里呀,我回来的时候,还有十几棵药草没埋好,他说弄好了就回来。”

    “那就奇怪了,埋几棵药草也用不了那么久啊。”介平也纳闷道。

    “该不会是他误食了有毒的药草,晕倒在药园里了吧?”胖子猜测道。

    “不可能啊,我出来的时候,正好碰到吕先生进去了,要是他晕倒了,先生肯定会发现的。”

    “不行,我心里不踏实,我得去问问。”子辉边说边披上外套,其他几人见状,也穿上了外套,朝药园走去。

    到了药园后,问了守门的老兵,得知他看到他们二人一起从药园出来了,就在李儒墨常去的几条小路看了一圈,依旧没看到他。

    “他会不会是去吕先生那,跟他说薛先生的事情了?”介平推测道。

    “有这个可能,你们先回吧,我去看看。”

    “嗯”“嗯”其他几人纷纷应了一声,就回了学舍。

    吕阳初住的地方离学馆不远,不多时子辉就到了,叩了叩木门,吕阳初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先生,李儒墨来你这里了吗?”子辉也没顾上行礼连忙问道。

    “没有,他还没回去?”

    “你知道他去哪了?”子辉接着问。

    吕阳初回忆了一下,说道:“他应当是想起了一些不开心的事,往药园那个方向跑去了。”

    “不开心的事?”

    吕阳初点点头:“哭着跑的。”

    子辉想到,药园那个方向除了药园,还有药园中那个池塘,延伸到了药园外。

    “我知道了,谢谢先生。”

    “嗯。”

    子辉旋即上马,驱马转身往回走。吕阳初看着他急忙驱马回去的方向,思索了一下,然后关上院门,回到屋内。

    月色正好,子辉就着月色在池塘边找了起来,以他对李儒墨的了解,能让他在先生面前如此失态的事情,一定不是小事,所以他也没跟几位室友打招呼。正思索时,看到了一个蜷缩在树影下的身影。

    “大师,你吓我一跳。”子辉说着,便走了过去。

    李儒墨听到声音,没有回话,也没有抬头,仍是抱着膝盖蜷缩在那里。

    子辉解下外套,披在他身上。一只手搂住他的肩膀。

    “我……我想他了!”李儒墨刚一开口,就再也没忍住,低声呜咽了出来。手捂着胸口,身体抽作一团。

    子辉一时不知所措,他不知道李儒墨口中的“他”指的是谁,也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让一向镇定自若的李儒墨脆弱地如同一个孩童。他也不知如何安慰,只好轻轻拍着他的背,希望这样能让他稍微好受点。

    不知过了多久,李儒墨停止了哭泣,身体仍不由自主地抽泣着。

    “你先回去吧,哭出来就好了。”李儒墨长舒了一口气,仍然无法停止那种不由自主的抽泣。

    “你是想薛先生了吗?”

    李儒墨摇了摇头,

    “那应该是你那个师父吧?”子辉继续猜测道。

    “嗯,他都过世好多年了,不知怎的,今天突然就想他了。”

    “他应该很厉害吧?”

    “嗯。”

    “多厉害?”

    “沈逸说,他是三百年来不世出的奇才。”

    “我去!这么厉害!”

    “嗯。”

    “真羡慕你有这么好的师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