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培风 » 第四章 初入学宫

第四章 初入学宫

    大明齐宣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午时。

    吴锋已来到学宫正门前,但也并未着急进门,只是自己登上学宫正门外一里处的小山,从高处打量着这个自己朝思暮想了十几年的地方。

    “难怪叫学宫,不是学城、学郡什么的。”吴锋自顾自地感叹道。之间只见这学宫方圆近五十里,一眼几乎望不到边,其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几栋大楼之间以回廊相连,有的雕梁画栋,有的质朴简单,这些地方被称为前宫,普通学宫弟子在这里或学文或习武。

    学宫北面是一座山,山间云雾缭绕,山下的一应建筑人称后殿,相传是学宫祭酒亚圣大人和其亲传弟子的居所,也是令无数修行者神往的地方。

    吴锋入宫,在接引先生的带领下安顿好了住处,又和宿舍临近的几位同学闲聊了会天,已经快到傍晚。

    吴锋正在自己的宿舍与几位刚认识的同学闲聊,一个衣着华贵的年轻人推开门拱着手说道:“我说各位同道啊,可别闲聊了,赶紧回去梳洗打扮一番,今晚的迎新宴会可不简单啊,届时学宫的教授、教习们会各自挑选入室弟子,若能被亚圣大人的亲传弟子挑中,那可是天大的机缘啊。对了,兄弟我叫杨廉,一点家乡特产,不成敬意。”杨廉说罢,身后两个小书童给场间所有人一人塞了一个精美的小盒子。

    “可我们要学的功课不是已经定好了吗?像我分在尚武科,要习武要学用兵之法,这位吴锋兄弟分在经世科,要学的就是经世济国,亚圣大人的亲传弟子,想来也会从修行科挑人当徒弟吧。”说话的是吴锋新认识的同届学生王武,分在尚武科。

    “我说这位兄弟你有所不知啊,入室弟子,并不是徒弟。如果某位教授先生收了你做入室弟子,那未来你在学宫当学士的三年里有一切问题都可以找他请教,总之就是三年里除了吃喝拉撒,你的入室老师什么都管。我听到小道消息,亚圣大人的第七位亲传弟子冯金木也是今年的入室老师之一,你要是当了他的入室弟子,那亚圣大人就是你师祖,这前宫上上下下近百位教授,以后见了你都得叫师叔!再者说了,咱们学宫向来讲究个有教无类,十天里只有五天功课,剩下五天任你自由发展,你要是借着这入室老师的脸面,得到亚圣大人的点拨,这可是天大的机缘啊!”

    众人听罢,急忙起身回自己的住处梳洗打扮,杨廉见众人如鸟兽散,也没人答自己的话,只觉得一阵尴尬,只是对着众人喊道:“记着,我是经世科杨廉!日后若飞黄腾达了可别忘了小弟我!”

    众人散尽,那杨廉见自己说了半天没人答话,而自己还有一肚子小道消息没说完,比方说谁是某位高官的儿子,同届哪位姑娘最标致,学宫里那位女教授最有韵味等等,他一拍脑门自言自语道:“嗨呀,最重要的应该最后说!”

    之后便径自走到吴锋面前两手行了个歪歪扭扭的抱拳礼:“未请教这位兄弟大名。”吴锋回礼答道:“在下经世科吴锋,齐州乐安郡人。。。”吴锋还没说完,那杨廉又接过话头开始没完没了的说:“嘿,吴锋兄弟啊,这个名字好,所谓重剑无锋。咱俩算是有缘,我也是经世科的,就住你对面,我那个宿舍可是我打点了接引先生才得来的,透过窗户能看到对面那些姑娘们的住处,说到姑娘,你可知新来的那位。。。。。。”

    就这样,吴锋又听杨廉说了半晌,他却并未感到厌烦,反而听到津津有味,不时击掌道一声:“杨兄好见识啊!”那杨廉被捧的一时忘我,一双小眼睛溜来转去,越说越眉飞色舞,也顾不得晚宴的事,把自己打听到的一股脑说了个遍,比方说前宫教授钟秦霜虽然是个寡妇但有种少女没有的韵味、前朝名将铁玄的孙女铁依被分在尚武科、哪位教授先前与女学生交往过近被夫人抓到、学宫外哪家青楼的姑娘最俏。。。等等。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吴锋杨廉也没顾得上梳洗打扮就来到晚宴上。

    今年学宫入学弟子共210人,按照主修功课不同分为经世科、尚武科、修行科、诗史科、工商科。其中经世科学的是治国理政,主要为国家培养文官;尚武科学的是兵法韬略,主要培养武将;诗史科学的是经史子集;修行科学的是修行之道;工商科学培养的是匠人商人。其中犹以修行科地位最高,因为里边都是整个大明最具修行资质的年轻人。其次是经世科和尚武科,从里边出来的学士几乎全部入朝为官,官场犹以入过学宫为荣。诗史科的学生大多出身名门,到诗史科也是为了做学问,学成后大多留在学宫任教授,少部分参加科举,几十年来科举甲等前十三名中至少有一半都是诗史科走出去的学士。工商科虽然地位不如前几个高,但毕业后个个凭借学宫学到的本事赚的盆满钵满,毕业十年后几乎个个富甲一方。

    众人正议论间,一位身形瘦小但腰背挺拔的中年男子走到宴厅前的小台上,微微清了清嗓子说道:“我是前宫总监修孙功堂,所有前宫弟子及教授全部归我管束。在坐各位都是千里挑一的青年才俊,日后也都是我朝的肱骨之才,望各位,上感激朝廷爱才之心,中感怀学宫栽培之恩,下体察百姓民生之艰。勿生怠惰之心,免发娇狂之意,常立报国之志,时怀忧惧之姿。我学宫首看人品心性,次看天赋成绩,各位需熟读《弟子规》,牢记其中圣人之训:于父母师长需孝,于兄弟姐妹需悌,于同仁同道需信,于芸芸众生需仁爱,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若被我发现你等有不孝、不悌、不信、不仁之举,当即逐出学宫。另外,我学宫讲究有教无类,一旬之内只有五天安排功课,另外五天任你自由发展,三年之后若考试合格,学宫会根据你们三年里的表现开具推介信,或到朝堂、或到地方衙门、或到军中、或在学宫为编修。今晚还有一项安排,是在上席列坐的各位教授先生,根据你们入学所写的文章挑选入室弟子,未来三年除功课外的生活及学习一切事宜皆由你们的入室老师照料。”

    众人听完,大受鼓舞的同时不觉开始紧张起来,心里盘算着自己能被哪位大人物挑中当入室弟子。

    孙功堂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还有一事,三年后,学宫后殿会收一名弟子,亚圣大人虽久不收徒,但这名弟子由后殿七位教习先生共同教导,也就是是亚圣大人的徒孙,三年后结业考试的前二十七名有资格参加后殿的入学考试。好,请各位入座,宴会结束会公布教授们入室弟子的挑选结果。”

    众学生虽然落座,但也无心品尝面前美味佳肴的滋味,个个心里忐忑不安,心想自己能被哪个大人物看中可是一场机缘,尤其是那个后殿教习冯金木,究竟会看中谁。就算是平时话唠嘴碎的杨廉此时也满脸不安,平时只顾说话的嘴要么紧闭要么夹点菜不咸不淡地嚼两下。

    吴锋此时心中也忐忑不安,心想就算不被后殿那位大人物挑中,被修行科的哪位大人物挑中,将来也能指点自己一番。想到这里,吴锋坐得愈发端庄,就连端酒杯的手都严丝合缝地照着古礼。

    吴锋一边吃菜喝酒一边抬头偷看在上席坐着的那几位教授,看他们交头接耳像是在议论什么,心里又开始盘算,若是这其中有修行科的教授,肯定能感受到自己的念力,自己的念力之深厚,连后殿大教习都赞叹不已。盘算完便开始运起大教习郭惊涛传授的培风心法。吴锋自修培风心法已有五年,早已达到了郭惊涛所说的呼吸睡眠间自行产生念力的境界,又加上理顺了之前浑浊无比杂乱不堪的念力,此时他的识海里是一条清澈无比,深不见底的大江。

    这条大江宽直无比,表面风平浪静,全然不复当年穿山破壁之势,若是郭惊涛此时见到这条大江,定能明白其中原因,是江畔那些群山乱石早已被冲刷一空!

    另吴锋失望的是,那几位教授先生看上去全然没有发现他,仍旧只是自顾自议论。又过了一会,他们也不再议论,而是各自吃菜喝酒,显然是已经商量完了。

    吴锋心里盘算着后殿七教习年少成名,又想起杨廉所说亚圣大人已经十几年不收亲传弟子,想来这位七教习定然是个仙风道骨的年轻人。于是在几位教授中来回打量,其间确实有几位年轻的,看上去也仙风道骨。

    酒过三巡,有几位教授纷纷离席来到场间找自己的入室弟子,有的教授带十个弟子,有的教授带三五个。。。

    吴锋正自顾自盘算着,一位身材矮胖、满脸横肉的年轻男子来到吴锋面前,上下打量了吴锋一圈,极为费力地张开被满脸肥肉淤住的嘴说道:“你就是吴锋吧,以后你就是我的入室弟子,以后大小事宜都可以与我商量。”

    吴锋正兀自失望,看着旁边坐着的杨廉惊得张大了嘴巴,接着杨廉便小心凑到耳边说道:“这位就是冯金木!”

    吴锋一惊,急忙起身后退两步行礼:“学生吴锋,见过七教习!”

    那冯金木伸出手擦了擦嘴边酒席留下的油渍:“你是我唯一的入室弟子,以后就叫我老师。明日天一黑,你就到我的别院里来。”说完便转身离开,两只肉乎乎的手背在身后,宽大的长袍下能看到他满身赘肉随着脚步一颤一颤。

    吴锋还未从刚才的震惊中走出来,呆呆的愣了好一会才想起冯金木让他明日天黑去别院的事,又想起那些故事里,世外高人要传授弟子绝学时,总是暗示弟子在夜深人静时来找自己,或者是打三下,或者是比个手势。

    吴锋还没来得及高兴,杨廉就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一手端起酒杯说:“我看你小子就不一般,将来成了大人物可别忘了兄弟我啊。”此时众学生也把目光聚集在这里,脸上神情各异,有的震惊,有的祝贺,有的嫉妒。。。

    吴锋被盯得一时有些无所适从,还是杨廉反应快些,忙举杯打圆场:“来来来,祝贺我们吴锋兄弟!”

    场间众学生知道这吴锋成了后殿教习的入室弟子,纷纷前来祝贺并接机认识一番。

    待到众人全来祝贺完,一位身形瘦高、容貌俊美的少年才领着一位少女前来答话:“这位同道,在下朱灼华,请多指教。这位是前朝名将铁玄的孙女铁依。”吴锋只见那朱灼华生的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脸上每个细节都完美到了极点。那叫铁依的女子如弦月的眉下是一双英气勃发的凤眼,肩挺腰直,全然没有一个妙龄少女该有的柔美,一举一动如男儿般英姿飒爽。

    吴锋早就从杨廉口中得知,这位朱灼华正是当今皇帝的堂弟,汉王殿下的次子,不觉心中起了一丝戒备。可这朱灼华全无半点皇室子弟该有的傲慢,待人接物谦和有礼,无论见到谁都是一副满面春风的笑意,让人怎么也讨厌不起来。

    第二天刚吃过午饭,吴锋就开始准备着晚上去见冯金木,对着镜子连每根发丝都摆的严丝合缝,之后又开始在纸上打草稿,合计着今天晚上怎么跟冯金木行礼,怎么说话,对方问什么样的问题,自己怎样做答。。。

    杨廉几次推门进来,见到吴锋自顾自地忙自己的事,对自己说的那些奇闻轶事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便怏怏地走出去。

    黄昏时分,一个小厮来到吴锋的住处,不待吴锋询问来意边开口说道:“见过吴学士,七教习让我来带你去他的别院。教习先生还说,让你把从青萍镇带来的跟食物有关的东西都带着,包括干粮、点心、食材、调料。”

    吴锋听完不禁心生疑惑,可一想到世外高人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法门,便按照那小厮说的,把临行时明如月给自己带上的那些点心、调料、好酒找出来,用包袱小心装好,跟着小厮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