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复世 » 直下荆州

直下荆州

    复夏看着这个跪在地上的中年人,三个月前他还是大华漕运提督,也算堂堂三品大员.如今却衣衫褴褛像和狗一样匍匐在地上。旁边还有一颗人头。

    “罪臣刘毅缪,斩杀宜昌太守王守倪像皇上请罪。“刘毅缪低头大声说道。

    “哼!”王九在一旁冷哼道。“投降投得挺快,别人还没打到长江,你倒是先降了。”

    “收入牢中。”复夏命人将刘毅缪带入地牢,他知道长江一路,留下此人尚有用处。宜昌城中寻找补给,犒劳全军。

    城中叛军的补给被清点收缴,复夏也写下一封信呈报皇帝,宜昌大捷。这是叛乱发生以来华朝的第一次大胜。

    “世子,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胡勇问道。”一路东去,打通长江,挟制两岸。“复夏此言一出,在座众人皆是吃惊。

    王九和胡勇都不敢相信这位年轻的世子如此不知天高地厚。这次宜昌大捷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见好就收是最好。

    若要继续深入谁都说不准,王九和胡勇都起身向复夏摇头“世子万万不可啊。“

    复夏自然知道其中厉害,但是他有他的打算。“不必再劝,我自有安排。“

    复夏说出这句话时,王九,胡勇两人都楞住这两位久经沙场之人,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是自信,是无畏。

    “全军休息三日,治疗伤员。“

    日上三竿,宜昌城外一人一马快速奔来。守城将士赶紧将其拦住。只见那人从腰间掏出一块令牌大呼,“丞相令牌,军情紧急,全部闪开。”

    复夏收到消息赶紧来到太守衙门,那位送信的斥候赶紧递上信件。“世子殿下,相爷命我交给您。”

    复夏收到信,吩咐左右带其下去休息,走到一旁树荫处拆开信件。

    信件上写明叛军已经突破了黄河,大部队都在陕西集结,意图突破蜀地。信件下方还盖着丞相的官印。

    当朝宰相是皇帝的舅父,也是国舅爷,华朝也是他一手打造的,这封信自然是信得过的。蜀中北部虽有天险,但叛军势重长期作战也十分困难。

    复夏皱了皱眉,眼下只能继续东进,围魏救赵。

    王九带来了长江中游的细致舆图,复夏举着烛炳仔细的看地图每一处地方。

    “接下来的路途可是一场场恶战啊。”胡勇在身后发出感慨。“就该让侯将军率大军与我们会合继续东进。”王九也赶忙提出自己的意见。

    “不行丞相信中说了,叛军在汉中集结,你迅速派一支快船,传我的军令。让侯克立即率领绵州,德州,广元府的厢军和部队北上扎营,守住剑门关等入蜀通道。”

    “是!这就去安排。”胡勇领命而出。

    继续东去就是荆州,荆州地势极为险要,若要前往还得过枝江,宜都两县。这两县县令不知道是否已经投敌。

    “王九你立即吩咐斥候前去查看,枝江宜都是否投敌。”复夏思索着安排道。

    “是。”王九一抱拳转身走出船舱。

    南京,“什么!蜀王世子收复了宜昌,,消息可准确。”一位衣着端庄,体型稍胖的人从椅子上跳起。

    “是的,丞相也传来消息,确实是蜀王世子打了胜仗。”下面跪着的小吏急忙回答。

    “不错不错,蜀王那厮也能有这样的儿子。”说着这胖子缕一缕胡须

    “王爷,此番丞相亦然丢了郑州和开封,不日便会南撤,叛军到来我南京首当其冲啊。“

    “你懂什么,真真有压力的还是看他蜀中,皇帝在他那,你说叛军先打谁啊。“说着这胖子便哈哈大笑。

    宜昌城外,复夏收到斥候传回的消息,枝江,宜都县令都紧闭城门。两县县令自毁码头未让漕运叛军上岸,坚守城池。

    随即大军开拔,经过枝江,宜都两县县令皆迎出城外。欢迎官军平叛,并拿出补给供养。

    复夏作为大华水师的主帅辖制长江两岸,于是帮助两县重修码头,并留下快船。

    “枝江和宜都县距离宜昌府城并不遥远,三城厢军单独作战避难应付。若凭借这些快船便可一路遇敌三路协防,依靠这长江快速支援。”复夏向枝江和宜都县令都这样吩咐道。

    这宜昌太守投敌已死,宜昌府下辖3县皆无主官。这战时就特殊安排,由枝江县令暂任宜昌太守,宜都县令暂任宜昌节度使共管宜昌,直到皇帝派遣的太守到任。

    “下一站,荆州。”

    不出五日,大军船队已经浩浩荡荡到达荆州城外。荆州太守是漕运大臣的外舅,自然早就和外甥一样早早投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