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康帅聚将
十六年前,大罗皇帝魔天风又以大应王朝曾趁大罗内乱之时,出兵入侵大罗为由,第二次挥军南下进行报复,这次大罗铁骑选择西北定远城为突破口。
当时李安的爷爷已经去世,李成袭爵定国公,被龙皇任命为统帅,率领定远军、西北六府的府军和朝廷派来的援军,共三十余万大军抵挡大罗军队入侵。
吴德便是在这场战争中立功封侯的,当时李安才刚五岁,他的大哥李宁才刚十八岁便随军出征。
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大应和大罗之间就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国战,其他小规模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因此这天下只是相对的和平,是三大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
因此,只要有机会,大应或大罗都会出兵试一试,只不过现在的大罗魔君和大应龙皇都是雄才大略的明君,两国边境上驻扎的也都是精兵猛将,因此十五年来两国基本上没有发生较大的战争。
而大离国一向是你不惹我,我就不惹你,而且大离国最喜欢看其他两国打个不亦乐乎,很少会主动进攻别人。
大应和大罗也不想去进攻大离国,第一是因为怕老对手会趁机搞偷袭;第二则是因为大离国平原面积较小,大部分国土都在茂密的森林里,既不适合大罗铁骑作战,也不适合大应国的步兵方阵作战。
这次定远军的统帅、镇西将军李宁突然阵亡,定远军甚至整个西北都有些混乱,因此大罗甘州节度使完颜昌便认为是有机可乘,于去年冬天就开始做准备。
而且,还有神秘人私下里联系完颜昌,说要送他一场大功劳。
大罗出兵的消息传来后,各人反应不一,康夏等人欣喜若狂,李家众人则是忧心忡忡。
康夏立即以安西将军的身份下令,西北六府所有的守备、定远军中除驻守要塞之外的所有中郎将以上将领,全部到定远城外的安西将军行营集合。
连当初护送李安来西北的司马破也来了,因为按照大应王朝的军法规定,如果某个地方发生战争,则当地所有军队都自动进入战备状态,听从当地最高军事长官的命令。
因此司马破和三千御林军暂时留了下来,等候枢密院的进一步指示。
同时康夏还下令,各个府的守备要带五千府兵前来支援。
待众将聚齐之后,康夏先请出圣旨,以正自己统帅之位,以后谁要是不听自己号令,那就是违抗军令,违抗圣旨,康夏便有处置权了。
对此众将并无异议,因为按照职位来说,康夏现在已经是西北最高军事长官,本来按照军中的规矩,如果某地突然爆发战争,则当地所有军队都要暂时归军职最高的人指挥。
自从镇西将军李宁阵亡之后,龙皇陛下并未任命新的镇西将军,因为镇西将军一职一向是由李家之人担任,但目前李家并没有适合的人选。出于某种目的,包括龙皇在内的很多人又都不想让李成再重返西北。
于是龙战野便暂时保持了西北的现状,这表面上看起来是照顾李家,不派人抢夺李家的势力范围,但实际上却是对康家最有利。
龙战野对康贵妃的确是十分宠爱,估计也有让康夏立下些军功好为其封侯的打算。在龙战野的心中,康家虽然也是顶级豪门世家,但毕竟根基比李家浅多了,尤其在军队中没有什么影响力。
就算暂时让康家得了势,以后要打压他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康夏虽然是个正二品的安西将军,但他没有参加过大战,因此在军中的威望不足,他也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第一次升帐议事的时候,并没有耍威风装逼,也没有利用身份来强压定远军众将的打算。
康夏见无人提出异议,于是说道:“众将,镇西将军不幸阵亡,本帅与诸位一样悲痛万分。可那完颜昌竟然趁此机会发兵侵犯,实乃不义之师,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定能打败来犯之敌。本帅不才,蒙陛下信任,委以重任,还需众将士鼎力相助,诸位之功,本帅会一一禀明圣上并为诸位请功。但本帅丑化说在前面,谁若是不听号令,本帅定会请出圣旨,严惩不贷!”
“我等谨遵康帅号令!”在场的众将齐声喊道,不管心里服不服,表面上不能反对,否则就是抗旨不遵,那康夏肯定不会客气。
李安与李勇等定远军的将军们也只能暂时听命于康夏,不过这也是早就预料到的事情,人家这是堂堂的阳谋,无法避免。但李安猜测康家肯定暗地里跟大罗军队有勾结,说不定埋伏大哥的骑兵就是大罗人,只不过暂时找不到证据。
因此李安对于大罗军队入侵一事倒是不担心,大罗骑兵再厉害也撞不开前线关门,如果那完颜昌派步兵攻城更好,定远军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和强大的远程火力让他们有来无回。
但最危险的事情就是康夏这狗东西会派他们出关迎战,如果是在平原上正面对抗,除了虎贲营之外没有其他部队是大罗铁骑的对手。但虎贲营就一万余人,也不可能是三万大罗铁骑的对手,且虎贲营可是李家的王牌部队,怎么舍得去白白消耗掉。
完颜昌的主力部队还未出发,因此康夏只是下令各部守好关卡要塞,不要轻举妄动。这个时候就是硬逼着李安出关也没用,他趁机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进一步收编和拉拢西北的带兵将领。
康夏首先对付的就是西北六府的府军,他原本就有节制西北六万多府军的权力,只不过西北一向是李家的地盘,以前上面还有个镇西将军李宁压着他,因此这六万府军并未完全掌握在康夏手里。
西北的六个府之中,有三个府的知府和守备都是李家的亲信,分别是定远城所在的平安府,还有控制圣水河上游水道的安庆府和靠近连苍山山脉的庆阳府。
有李家撑腰,这个三个府的守备以前根本就不鸟康夏,所以康夏这个安西将军以前当的也挺憋屈。李宁死后,康夏就开始对西北六府的府军进行整顿、清洗,除了平安府、安庆府和庆阳府的守备之外,另外三个守备早就是康夏的人了。
后来在康夏的威逼和利诱之下,庆阳府的守备万永刚已经开始犹豫不决,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失去现在所拥有的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
现在康夏大权在握,万永刚认为李家最终将会失去对定远军的控制和对西北的影响,因此下定决心也投靠了康夏。
但是经过多次试探,康夏也看出平安府的守备和安庆府的守备是李家的死忠,绝不可能背叛李家投靠康家,因此康夏便放弃了,转而拉拢他们手下的军官。
当时李安的爷爷已经去世,李成袭爵定国公,被龙皇任命为统帅,率领定远军、西北六府的府军和朝廷派来的援军,共三十余万大军抵挡大罗军队入侵。
吴德便是在这场战争中立功封侯的,当时李安才刚五岁,他的大哥李宁才刚十八岁便随军出征。
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大应和大罗之间就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国战,其他小规模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因此这天下只是相对的和平,是三大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
因此,只要有机会,大应或大罗都会出兵试一试,只不过现在的大罗魔君和大应龙皇都是雄才大略的明君,两国边境上驻扎的也都是精兵猛将,因此十五年来两国基本上没有发生较大的战争。
而大离国一向是你不惹我,我就不惹你,而且大离国最喜欢看其他两国打个不亦乐乎,很少会主动进攻别人。
大应和大罗也不想去进攻大离国,第一是因为怕老对手会趁机搞偷袭;第二则是因为大离国平原面积较小,大部分国土都在茂密的森林里,既不适合大罗铁骑作战,也不适合大应国的步兵方阵作战。
这次定远军的统帅、镇西将军李宁突然阵亡,定远军甚至整个西北都有些混乱,因此大罗甘州节度使完颜昌便认为是有机可乘,于去年冬天就开始做准备。
而且,还有神秘人私下里联系完颜昌,说要送他一场大功劳。
大罗出兵的消息传来后,各人反应不一,康夏等人欣喜若狂,李家众人则是忧心忡忡。
康夏立即以安西将军的身份下令,西北六府所有的守备、定远军中除驻守要塞之外的所有中郎将以上将领,全部到定远城外的安西将军行营集合。
连当初护送李安来西北的司马破也来了,因为按照大应王朝的军法规定,如果某个地方发生战争,则当地所有军队都自动进入战备状态,听从当地最高军事长官的命令。
因此司马破和三千御林军暂时留了下来,等候枢密院的进一步指示。
同时康夏还下令,各个府的守备要带五千府兵前来支援。
待众将聚齐之后,康夏先请出圣旨,以正自己统帅之位,以后谁要是不听自己号令,那就是违抗军令,违抗圣旨,康夏便有处置权了。
对此众将并无异议,因为按照职位来说,康夏现在已经是西北最高军事长官,本来按照军中的规矩,如果某地突然爆发战争,则当地所有军队都要暂时归军职最高的人指挥。
自从镇西将军李宁阵亡之后,龙皇陛下并未任命新的镇西将军,因为镇西将军一职一向是由李家之人担任,但目前李家并没有适合的人选。出于某种目的,包括龙皇在内的很多人又都不想让李成再重返西北。
于是龙战野便暂时保持了西北的现状,这表面上看起来是照顾李家,不派人抢夺李家的势力范围,但实际上却是对康家最有利。
龙战野对康贵妃的确是十分宠爱,估计也有让康夏立下些军功好为其封侯的打算。在龙战野的心中,康家虽然也是顶级豪门世家,但毕竟根基比李家浅多了,尤其在军队中没有什么影响力。
就算暂时让康家得了势,以后要打压他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康夏虽然是个正二品的安西将军,但他没有参加过大战,因此在军中的威望不足,他也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第一次升帐议事的时候,并没有耍威风装逼,也没有利用身份来强压定远军众将的打算。
康夏见无人提出异议,于是说道:“众将,镇西将军不幸阵亡,本帅与诸位一样悲痛万分。可那完颜昌竟然趁此机会发兵侵犯,实乃不义之师,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定能打败来犯之敌。本帅不才,蒙陛下信任,委以重任,还需众将士鼎力相助,诸位之功,本帅会一一禀明圣上并为诸位请功。但本帅丑化说在前面,谁若是不听号令,本帅定会请出圣旨,严惩不贷!”
“我等谨遵康帅号令!”在场的众将齐声喊道,不管心里服不服,表面上不能反对,否则就是抗旨不遵,那康夏肯定不会客气。
李安与李勇等定远军的将军们也只能暂时听命于康夏,不过这也是早就预料到的事情,人家这是堂堂的阳谋,无法避免。但李安猜测康家肯定暗地里跟大罗军队有勾结,说不定埋伏大哥的骑兵就是大罗人,只不过暂时找不到证据。
因此李安对于大罗军队入侵一事倒是不担心,大罗骑兵再厉害也撞不开前线关门,如果那完颜昌派步兵攻城更好,定远军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和强大的远程火力让他们有来无回。
但最危险的事情就是康夏这狗东西会派他们出关迎战,如果是在平原上正面对抗,除了虎贲营之外没有其他部队是大罗铁骑的对手。但虎贲营就一万余人,也不可能是三万大罗铁骑的对手,且虎贲营可是李家的王牌部队,怎么舍得去白白消耗掉。
完颜昌的主力部队还未出发,因此康夏只是下令各部守好关卡要塞,不要轻举妄动。这个时候就是硬逼着李安出关也没用,他趁机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进一步收编和拉拢西北的带兵将领。
康夏首先对付的就是西北六府的府军,他原本就有节制西北六万多府军的权力,只不过西北一向是李家的地盘,以前上面还有个镇西将军李宁压着他,因此这六万府军并未完全掌握在康夏手里。
西北的六个府之中,有三个府的知府和守备都是李家的亲信,分别是定远城所在的平安府,还有控制圣水河上游水道的安庆府和靠近连苍山山脉的庆阳府。
有李家撑腰,这个三个府的守备以前根本就不鸟康夏,所以康夏这个安西将军以前当的也挺憋屈。李宁死后,康夏就开始对西北六府的府军进行整顿、清洗,除了平安府、安庆府和庆阳府的守备之外,另外三个守备早就是康夏的人了。
后来在康夏的威逼和利诱之下,庆阳府的守备万永刚已经开始犹豫不决,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失去现在所拥有的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
现在康夏大权在握,万永刚认为李家最终将会失去对定远军的控制和对西北的影响,因此下定决心也投靠了康夏。
但是经过多次试探,康夏也看出平安府的守备和安庆府的守备是李家的死忠,绝不可能背叛李家投靠康家,因此康夏便放弃了,转而拉拢他们手下的军官。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自身不保存任何数据,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