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老李的1987 » 第127章、有些事不能细想

第127章、有些事不能细想

    这个颇具庭审意味的会见,以一种皆大欢喜的结果收场了。

    等李永恒同学离开办公室之后,领导们开始哗然了:

    “他的勤工俭学,怎么可能赚到那么多钱?”

    “咳!我早就想说这个事了!我家媳妇买过他们勤工俭学的食品,我一边吃一边分析,他们就是在倒贴钱做生意的嘛!”

    “咦,我也注意到了!他们的东西,价格低得离谱,但食物份量也好,味道也好,都是顶呱呱的,这就有问题了哦!”

    “是啊,是啊!做亏本买卖了,怎么可能还赚到钱呢?怎么可能拿得出那么多钱来资助贫困生,赞助校运会呢?”

    何校长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做一个总结性的发言:“咱们学校,自从多了李永恒同学之后,有了很多的不可预测的变化!我希望各位领导,开放头脑,主动迎接新事物,新变化。好了,散了散了!”

    他不愿意多说一句李永恒了,那不是自己可以触碰的层面!

    人都走了,何校长瘫坐在沙发上,脑子里想的,都是李永恒说的一千万美元的事情。

    叫他一个月薪一百多元的人,去想一千万美元,根本无法想象,根本没有概念!

    一千万美元,那该是多少人民币啊!

    袁副校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打电话叫学生科的科长来一趟,叫她整理好全校每个班的贫困生人数,尽快把名单交给自己。

    学生科的科长姓马,马科长突然接到这个奇怪的任务,她又是惊讶又是好奇,但还是去了。

    “袁副,你说的贫困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吗?”

    “小马,贫困生的标准嘛,目前暂时没有。不过,你去调查一下,问每个班的班主任,看看他们的班里,哪个学生的生活费最少,吃的穿的最差,平时的花费最低,不就知道了吗?”

    “是这样吗?好的,我这就准备去办。不过,袁副,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目前暂时不能告诉你。但是,这件事非常重要,越快越好!”

    “好!那我去了。”

    “去吧。”

    丁副校长的办公室里,他拿出计算器,噼里啪啦的输入各项数字,做了加法,又做了乘法,很快算出来了,全校四个年级,外加体育班,田赛和竞赛的项目,一共是80项。

    80项,每一项比赛奖励前六名,李永恒那小子说了,每一项他能给25元的总奖金。

    这个,又要算一下。80项乘以25元,嗯?我靠,等于2000元!

    2000元,这可是一个普通老师的一年多两年的工资了啊!

    老丁的手指微微发抖,这笔巨款,那个李永恒真的拿得出吗?!

    这个中午,那三个东瀛人开车回到七星市驻地,竹下申之部长,立刻打国际长途电话给东瀛那边的总部,汇报了相关的事宜,特别提到,有两个欧美人士,已经跟李永恒有过接触。

    他本以为,总部会对一千万美元的成交价,会非常的震怒。哪知道社长听了之后,没有什么强烈反应,反而叮嘱竹下申之,必要的话,价格方面,还可以向上浮动到2000万美元。必须买下一台原型机!

    得到总部的答复之后,竹下申之这才放松整个身心。

    他召集驻地的领导层开会,宣布了总部方面的说法。然后是商讨接下来十多天的时间,该做些什么。

    最该做的,当然是派人去盯梢那个李永恒了!

    每天派人轮流去紧盯,有什么重大发现,立刻给驻地打电话汇报。

    而总部那边,已经开始汇钱过来了,2000万美元!

    我们的小李同学,哪里知道那些外国人在干什么?

    他要做的事,就是全身心的准备明天的校运会。作为唯一的一个把比赛项目都报名的人,可不能马虎了事!

    躺在宿舍的小床上,李永恒拿着自己的参赛时间表,一条一条的认真观看。

    还好还好,跑跳投,自己参赛的田赛和竞赛的每一项,竟然没有时间方面的冲突!

    不知道这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每一项比赛的时间,都错开了。

    真是天助我也!我们的小李面露微笑,已经开始想象自己夺冠的喜庆场面了。

    下午的课,任课的老师没什么心思授课,上课的学生,也没什么心思听课。

    大伙儿想的,都是接下来一周七天的校运会比赛了。

    放晚学的铃声响起,李永恒当即召集勤工俭学的八个成员,继续去团结路7号取货,要兢兢业业的把这项赚钱的工作搞好。

    较弱纤细的黄晓莹,没有报名参加任何一项比赛。她心中最牵挂的人,当然是那个把所有项目都报名参赛的李永恒。

    自己能为李永恒做些什么事呢?在他身边,帮他拿衣服,递饮料?站在赛场旁边替他加油助威?

    看着李永恒带他们的勤工俭学成员走出教室,黄晓莹恨不得也跟着一起去看看。但这事吧,怎么好意思做呢?

    她尝过勤工俭学摊位上的蛋糕、面包,巧克力奶茶等食品,感觉好吃极了!

    那个李永恒,是怎么想得出、怎么做得出那么好吃的东西呢?

    哼哼,他应该每天都送一些自己爱吃的给自己,那才合乎情理呐!

    偏偏那个李永恒,是一个木头脑袋,从来没有主动陪一陪自己,说一说那些让人脸红心跳的话儿。

    放晚学了,该吃食堂的去吃食堂,该到校外吃米粉快餐的,也都去了。

    不一会儿,李永恒的勤工俭学车队,开进了学校。

    他们照例四个摊位,各自摆开了。十字路口那儿,又响起了悦耳动听的音乐声。

    经过各人不断的口碑传播,这所师范学校里面,有超级便宜又超级好吃的食品贩卖,还有免费的卡拉OK可以唱歌的事,传遍了方圆十里。

    校外涌进来,专门找勤工俭学购物的人数,那是越来越多。

    李永恒同学,照例自己先调好音响系统的声音,照例自己先唱一首歌。

    这一次,他选了一首普通话歌曲,歌名叫《恼人的秋风》,费翔的版本。

    好家伙!

    在场的几百个人,听得纷纷拍掌叫好!

    就像是听费翔在面前唱歌那样好听啊!

    这个时刻,也是学校保卫科和学生科成员们最紧张的时刻。

    人太多了,特别是校外的人,进来太多了!

    张科长亲自现场坐镇,警惕地盯着可疑人物,防止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

    不过,好在大家都比较遵守法律法规,没有发生什么争吵打闹的事情。

    不出意外的话,十字路口这个摊位的食品,又是飞快的销售一空。

    又要从别的三个摊位调货过来补充了。

    黄晓莹跟同桌拿着饭盒吃饭,远远的坐在树荫下,听着刚才李永恒的歌声,看着那儿热闹的场面。

    唉!客观地说,李永恒实在是太忙了,真的没有时间,过来陪伴自己。

    此时,还有三位学校领导,也是远远的观察十字路口的现场实况。

    何校长问袁副校长和丁副校长:“你们判断一下,他这个摊位,会有多少收入?”

    “我看他们卖完了,还从别的地方调货过来,估计不出啊。”

    “嗯,按全部销售一空来算,他们四个摊位,一天下来,应该有个两、三千元的进账吧?”

    “老袁,老丁,你们再算一下,扣除各种开支,他们的毛利是多少?”

    “哦……正常计算的话,他们的毛利,啊,不对!他们是倒贴钱在卖货啊,哪里还有什么利润?”

    “是啊,校长,如果按正常的思路来说,他们卖出去越多,亏的也就越多!”

    何校长一愣,像是在跟人对话,又像是自言自语:“我自己也想过了,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以2000元总收入为准,毛利应该有30%左右,净利润应该有15%左右。也就是说,他们几个成员,一天的净收入应该有300元左右。”

    两位副校长看到何校长双眼发直,神驰天外的表情,都不好接话。

    过了好一会儿,何校长才问:“老袁,你的贫困生人数,统计出来了吗?”

    “正在统计,不过很快就出结果了。”

    “哦?好,好。老丁,你的体育项目总奖金,计算出来了吗?”

    “校长,算出来了,是2000元左右。”

    “两千元左右?!”何校长大声问。

    “对,是两千左右。”

    何校长望着远处遮阳棚,问到:“老袁,你说一说,他们的勤工俭学,已经搞了几天了?”

    “这个……我没认真算过。不过,应该不到10天。”

    三位领导突然陷入了沉思——倒贴钱,卖的越多亏得越多,才搞了几天,那么,李永恒同学,是凭什么夸下海口,又是赞助校运会2000元,又是资助学校的若干个贫困生,每人一百元?

    那些巨款,他是怎么变出来的?

    细思极恐!

    百思不得其解!

    此刻,有一个男子,戴着大大的遮阳帽,还戴着一副大墨镜,手里提着一大袋子的食物,从十字路口那个勤工俭学点挤出来,低着头,走出了校门。

    这个男子走到距离校门五十多米远的地方,在一辆黑色小轿车旁边停下脚步。

    “部长,课长,这是我从李永恒的勤工俭学摊位,买到的一些食物,请你们品尝。”

    “猪木君,辛苦你了。”

    “辛苦了,猪木君,进来一起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