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老李的1987 » 第230章、消息的扩散

第230章、消息的扩散

    很多年过去了,七星市的辖区内,没有再发掘出什么重大的文物。

    上一次挖出明朝晚期的一些梅瓶和陪葬品,还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

    而挖掘的地点,无巧不巧的,就在市区北郊的遥山脚下。

    这天下午,七星市文物管理局的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闲得发慌,上网浏览各种新闻话题,无意中在本地的贴吧里,看到了两条标题内容类似的帖子。

    大意都是,七星市北郊的遥山到陵园那一片地方,发现大宝藏!

    哎呦喂!

    发现了大宝藏?!

    这帖子的内容,太劲爆!

    看帖子的跟帖回复,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相关内容的讨论。

    有些回复啊,像是真的看到大宝藏一样,什么拳头大的元宝,几千斤的铜钱,紫檀木的成套家具……说得有板有眼。

    更多的人,打算马上驾车,去一趟北郊碰碰运气。即使没看到大宝藏,去北郊看看风景,也不吃亏。

    文物管理局的那位工作人员看了帖子之后,哪里还坐得住?

    他立功心切,没来得及向局里的领导汇报有关情况,骑着小电驴偷偷溜出文物管理局的大门,朝北郊的遥山去了。

    这天上午9点多钟,朱悦槿驾车回到了七星市,把车钥匙还给了朱梁栋。

    兄妹俩一合计,决定还是开着皮卡车去搬运藏宝洞里的宝贝。

    搬运沉重的金元宝,虽然很累,但这件绝密的大事,绝不能让家族之外的任何人参与进来。

    朱氏家族的一女四男五个人,吃了早餐之后,各自带了矿泉水和食物,驾驶一辆SUV和一辆皮卡,再次去北郊搬运宝物。

    他们的两辆车子,去到了昨天停车的位置。五个人都下了车,带着水和食物,默默地走在昨天开辟的那条小路上。

    上到了半山腰的那个小平台上,朱悦槿把工具们从灌木丛里找出来,男人们合力搬开了大石板,大伙儿都戴上了头戴式电筒,第二次下到这个先祖藩王的藏宝洞里。

    他们这一次有了充足的时间,朱悦槿吩咐三个堂兄弟在大平台上,把每一个大木箱打开,查看里面的物品。

    她自己和朱梁栋下到内洞,去查看下面的小木箱子的情况。

    朱氏家族的五个人,在藏宝洞里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把每一个木箱子都打开来查看了。

    情况相当的令人沮丧!

    上面大洞的三人都说,近百个大木箱里,装的都是古代的粗布衣服、铠甲、头盔、布条等等物品,没有看到任何金银珠宝。

    而下面小洞的朱梁栋和朱悦槿二人,除了发现一口大木箱里,装着雍容华贵的帝皇朝服之外,其它二十多口小木箱里,要么装的是银锭、银两,要么是一箱一箱的铜钱。

    居然没有第二箱金元宝?

    居然没有一箱珠宝首饰?

    除此之外,朱悦槿还发现了最里边石壁的断崖式的缺口!

    原来整个洞内的臭味源头,是从断崖下面冒上来的!

    五个人捏着鼻子,汇合到下面的内洞,看着散落在地上的银两和铜钱,再看二十多个小木箱和一个大箱子,失望的表情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朱梁栋忽然憋出一句话来:“就这么一点儿军饷,还想举兵造反?”

    他掏出了手机,要打电话向爷爷汇报今天的情况,拨打几次,都提醒他没有信号。

    也对,这里是郊外的山洞之下,应该没有手机信号的。

    朱悦槿是这次取宝的带头人,她对四个堂兄弟们说:“我一个人,能抱得起那个装服饰的木箱子。你们两人一组,把装有银锭、银两的小箱子抬着,我们赶快把一批物品搬出去。”

    装有银锭、银两的小木箱,即使比同等数量的金元宝轻了很多,但两个人搬起来,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

    毕竟他们平时很少从事体力劳动,更没有李永恒那种一个顶十个的神力。

    朱梁栋想了个办法,不断地从小木箱里取出银锭,直到两个人搬起来的时候,不再觉得吃力为止。

    五个人,一大二小三口箱子,陆续搬出到外面的小平台上。

    朱梁校问朱悦槿:“悦槿姐姐,这个洞口,要封住吗?”

    朱悦槿站到小平台的边缘,四处眺望,方圆几里之内,没发现有人,于是反问:“你们有没有力气,再回来搬运第二趟?”

    四个堂兄弟一听,整整齐齐的、非常肯定的摇头。

    开玩笑吗?搬一箱就要累死人了,哪里还有什么力气搬第二箱?

    “既然如此,那就把洞口封住吧。”朱悦槿也感慨,堂兄弟们都不是做苦力的那块料。

    几人动手把大石板挪过来,大致把洞口给盖上。

    朱悦槿把旁边的浮土刮到大石板上,覆盖了薄薄的一层。

    他们把洞口处粗略地打理了一遍,各自喝水吃东西,补充体力之后,抱着抬着三口木箱子,慢慢地下山。

    三口箱子搬到皮卡车上,朱氏家族的五个人都累坏了。

    朱梁栋掏出手机看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的三点多钟!

    没办法啊,从半山腰到山脚,花了一个多小时。从山脚搬箱子到车子这儿,又花了一个多小时。

    他自己都觉得吧,哥几个的搬运效率太低了,拨通了爷爷的手机:“爷爷,我是梁栋。我们现在把三个箱子搬出来了,正准备返回酒店。”

    “是吗?很好,辛苦你们了。这次你们都搬了什么东西啊?”朱启樟老先生很满意。

    朱梁栋支支吾吾地说:“呃……有两个小箱子的银元宝,还有一口大箱子,里面好像是皇帝穿的服装……”

    他还没说完,手机就被朱悦槿给抢走了:“爷爷,我搬的这口箱子里,装的是冕服、皮弁服、通天冠服这些东西。爷爷,咱们的先祖藩王,怎么有资格穿这类服饰?”

    旁边的四个堂兄弟,听得云里雾里的,不知道朱悦槿在说些什么。

    反正很高深、很深奥就对了!

    “呵呵,小槿,你说得对,咱们的先祖藩王,的确没有资格。这样吧,等你回国了,我们爷孙俩再好好的聊一聊吧。”

    “好吧爷爷,那我就挂了哦?”

    “好的,你们要注意安全,不要让人发觉。”

    “知道了,爷爷再见。”

    “再见。”

    朱悦槿挂了电话,把手机还给朱梁栋:“爷爷说完了,叫咱们注意安全。”

    “那就回酒店吧。都上车,回去,回去!”朱梁栋接过了自己的手机,有点儿佩服堂妹的广博见识了。

    他们的两辆车子,朱悦槿和朱梁栋坐SUV,另外三个堂兄弟开着皮卡车,掉头往市内驶去。

    车子开过陵园大门口的时候,朱梁栋发现,怎么有一些人,骑着摩托车、小电驴,三三两两的往那条小石子路去了?

    朱氏家族的车子继续往回开,他们惊讶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车辆,跟自己擦肩而过,不断地往陵园方向开去。

    这情况不对啊!

    难道朱氏家族绝密的取宝行动,被七星市的市民们发现了吗?

    是谁走漏的消息?

    朱悦槿也看出不妙了:“朱梁栋,这是怎么回事?”

    “你问我,我问谁?”朱梁栋不满地反驳。

    “是不是昨天去爬山的那些人,看到了我们开路、挖洞?”

    “你是说老顾他们?他们不可能看到!”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去陵园的方向?”朱悦槿紧皱眉头。

    兄妹俩又是疑惑,又是吃惊,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况?

    他们驾驶车子,忐忑不安地回到了朱氏集团旗下的大酒店。

    朱梁栋叫几个酒店的男员工,把三口箱子送到顶层的专用套房里。

    他们五个堂兄妹,都进了朱梁栋的个人专用豪华套房,关门商讨,一路回来时看到的各种不妙征兆。

    “朱梁栋,你说一说,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朱悦槿抱着胳膊,对朱梁栋表达了不满。

    朱梁栋倒是没有跟朱悦槿生气,而是冷静地把这几天来的行程,仔细地捋了一遍。

    从跟七星市的副市长见面,到一起去藩王陵园现场,消息不可能是那个时候泄漏的。

    再到昨天早上,堂妹四人的到来,五辆车子去北郊的遥山那片地方……

    哎哟!

    想到这儿,朱梁栋惊出了一身冷汗:当时,老顾带着二十多人,兵分两路,真的往遥山那边去了。

    说不定,他们其中的某些人,还真的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另外找到了什么文物古董、金银珠宝呢?

    七星市遥山的那片地方,在历史上,曾经好几次发掘到历代的古墓、古董。

    刚才,那么多人跑去遥山那边,是不是去寻找老顾一伙人发现的宝贝?

    不是冲着朱氏家族的藏宝洞去的?

    直到这个时候,无论是朱悦槿自己,还是朱梁栋,都没有往李永恒的身上猜测。

    李先生嘛,是最不可能与此事有关的。

    为什么呢?

    因为,呆在三百多公里之外的李永恒先生,假如知道那幅水墨山水画,其实是朱家先祖的藏宝图的话,他就不会傻傻的把画作真迹发布到网上,把真迹卖掉,而是早就偷偷的跑来七星市,去挖掘那个藏宝洞了!

    嘿嘿,果然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是最安全的地方。

    越是不可能的,就越有可能。

    朱梁栋想清楚前后过程了,才对朱悦槿说:“朱悦槿,你先别发脾气。我猜,那些市民跑到遥山那边,很可能是昨天的老顾一伙人,他们或许在另外一处地方,找到了什么宝贝?他们的人数很多,很可能是其中某些人,不小心说漏了嘴?”

    朱悦槿听了朱梁栋的解释,想了想,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现在的问题是,先祖藏宝洞里的很多很多宝贝,再次去搬运的话,难度突然间增大了无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