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大江大河:雷东宝是我小弟 » 第二十二章 第一批兔毛

第二十二章 第一批兔毛

    又过了十来天后,郭凤兰来找雷江,说兔子可以剪毛了。

    如今这郭大姐已经是兔场名义上的场主,手下还有两个雇员,都是雷江新近招来的。

    又能感受身为领导的权力感,又能从事于自己擅长的养兔领域,关键是工资还特别高,不输给城里的人们,郭大姐自是很珍视这份工作,也想要这兔场的兔毛多卖些钱。

    这样的话,才能在给她们结清工资之余,买更多种兔,扩大养殖规模。

    等规模上来了,就这小白眼狼……不,就这小江老板的豪气程度,说不得还能给他再涨工资。

    因此,她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咱小雷家就有兔毛收购站,以前是老猢狲负责的,老猢狲进去后,村里随便派了个人看着,这人吧……就是应付,不怎么管事。”

    雷江点点头,他明白郭大姐意思。

    如果只是应付的话,那小雷家兔毛收购站把兔毛收来后,肯定就是例行公事,随手交给县里的收购站。

    县里的收购站,估计还是以前的老渠道。

    因为这边前些年兔毛产量太低,品质又一般,价格被打压的逐年降低,要是卖给他们,能不亏就是不错的。

    郭大姐继续说:“咱这兔毛,你看看,真的又白又亮,我都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兔毛,卖给收购站那帮人,那不是全白给了!”

    就算不用郭大姐说,雷江也不会销给老渠道。

    宋运辉已经帮忙联系到了广州的一家纺织厂,虽然比原定的上海远了许多,但雷江还是决定去看看。

    第一次合作,本人肯定要亲自过去的。

    而且目前自己养殖规模不大,一百来只兔毛,就算有系统加成,五级兔场的产毛量增加达到50%,但按照郭大姐养兔的经验估计,也就是产个八十斤左右的兔毛。

    就这点量,对于一个规模尚可的纺织厂来说,完全不值一提。

    人家不会专门安排采购人员过来,更不会安排专车来拉。

    同样的,自己也不可能出钱喊货车运送过去。

    那么远,相对于兔毛的价值来说,运输成本太高了。

    这年代出一趟远门可不容易,轰隆轰隆的绿皮火车慢的跟走路一样,反正都要出去一趟,雷江就干脆琢磨着,趁着这个时候,去广东那边好好看看。

    毕竟就当下这个时代来说,那边可是发展的前沿。

    除了省会广州外,已经建立超过十年的几个特区尤其耀眼。

    想到这,雷江当即安排道:“郭大姐,麻烦你尽快把兔毛都剪下来,整理好,两天后,我会直接带到广东卖掉。”

    见老板有了主意,郭大姐便也不再多说。

    兔毛这东西抛的很,八十斤能堆出一座小山,即便是到县里找人用紧压工艺处理后,也足有一大卷行李的体积。

    体积大,重量也不小,雷江虽体格不错,但前世今生都没什么力气活的经验,想靠自己把这玩意儿搞到广东?简直白日做梦。

    起码还得再喊一个帮手。

    可是喊谁呢?

    要知道,八十斤兔毛,可是一笔不菲的资产。

    虽说现在的价格比不得80年代初,但按照当下市场行情,一斤也有五十元左右,那这么多兔毛总共算下来,就是足足四千来块!

    这是啥概念?就安云省的经济消费水平,农村里可以盖一套还不错的房子了。

    带着这笔巨资出门,没人会不眼红。

    所以必须得喊个信得过的一起。

    讲真,小雷家村的那些人,雷江没几个信得过的,老五倒是可以,但作为安保队长,有自身公职,肯定是不能离开村子太久的。

    唉,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根基还是太浅薄了啊。

    不管是推心置腹的男性,还是管鲍之交的女性,目前都没有……

    不过有一个人,倒是可以联系看看。

    雷鸣是原主小时候最好的玩伴,而且和他那个爹,也就是喜欢占点小便宜的雷建业完全不同。

    他们上同一个初中时候,雷大旺经常喝的烂醉,或者是打牌通宵不回,宋玉凤一个人操持家里和田里完全忙不过来,有时忘了给雷江带干粮,雷鸣就会把自己的干粮分给雷江大半。

    只不过,原主那就是个白眼狼,上了大学后,就瞧不上只有中专学历的雷鸣了。

    因此后来二人少了接触,渐行渐远。

    直到,雷江穿越而来,通过宋运辉,帮雷鸣安排进了县化工厂。

    想到这里,雷江当即跑到村委,给雷鸣单位的传达室打了个电话。

    雷江拨电话的时候,四眼表面是笑吟吟的,但心底就有点不开心了……

    这小子当电话费不要钱的吗?

    雷江瞥到了四眼的神情,但电话已经接通,便先没理这位村里的大会计。

    “鸣子,最近有休息没?”

    雷鸣的声音要粗犷一些,笑呵呵的回应:“刚好后天,也就是周三休一天,怎么了雷江?”

    雷江微微皱起眉头。

    对方直接喊的名字,和上次一样,有点客气啊……不过这也符合雷鸣的性格,就是那种埋头搞技术,性子有点暴躁耿直的人。

    直喊名字,不是他刻意而为,而是潜意识里……表达客气和疏远。

    毕竟这么多年来,除了前段时间自己帮他安排工作外,两人就再没其他联系,想要回到少年时那种没心没肺的交流,还是不容易的。

    另外,只有一天休息的话,那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90年代的绿皮火车,和二十多年后Z字头的绿皮车可没法比,就这年头的车,窗户都是可以打开的,车顶还装了大风扇,一跑起来轰隆隆响,最高速度也就是七八十公里每小时。

    实际上,最后平均算下来,也就是个五六十公里每小时左右。

    就这速度,按照安云省道广州的距离,起码得跑二十来个小时,那就是接近一天一夜。

    但你不光是过去,还得返程啊!

    这一来一回,可不是就得两天时间。

    雷江是差点忘了,这年头,就算是国营单位,也基本都是单休。

    而且像工厂这种的话,还不一定周末休息。

    雷江刚要客套一两句挂断,再去思考其他办法,却听雷鸣在电话里催问了句:“具体什么事儿,你倒是说啊,咋跟小时候一样扭扭捏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