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猛帅 » 第二十三章拒之城外

第二十三章拒之城外

    崇祯看着手里的奏疏,被气得身体微微颤抖。

    他放下一本,又拿起另外一本翻看,可接连几本的内容,都是指责他意图擅杀大将,力保总兵贺人龙的话语。

    “人龙乃关中名将,陛下欲杀人龙,无疑自毁长城!”

    “闯贼所惧者,人龙也!”

    “贼寇未平,天下未定,陛下岂可屠戮元戎!”

    “关中有人龙,则贼不敢西窥三秦。陛下若杀人龙,恐关中不保!”

    ……

    崇祯看着一份份的奏疏,面沉如水,他以为是文官内斗,没想到是合起来斗他。

    他历来好面子,重名声,自登基以来他还没有被这么多人,同时上书骂过。

    这些人为什么替贺人龙说话?

    他们为什么知道朕要杀贺人龙?

    崇祯看完奏疏,心中是既疑惑,又愤怒,同时还有一丝恐惧。

    “让骆养性来见朕!”崇祯将奏疏放下,对王承恩吩咐一句。

    不多时,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便来到书房,恭敬行礼,“陛下!”

    崇祯看了他一眼,指着十多本奏疏,沉声吩咐,“你立刻派遣锦衣卫前往关中,给朕调查这是怎么回事。另外再派人监视贺人龙!”

    骆养性恭敬行礼,“臣领命!”

    贺人龙裹挟着孙传庭,前往陕北,等孙传庭回到西安,韩廉等人找到的官员已将奏疏送出去。

    因此孙传庭的奏疏,迟了几天才送到京师。

    同孙传庭的奏疏一道到京师的,还有秦王朱存极的奏疏。

    崇祯看完两人奏疏,知道贺人龙兵变,敲诈秦王数百万两白银的事情。

    “孙传庭行事不密,居然让贺人龙提前得知朕的意图。朕真是错信孙传庭了!”书房内,穿着粗布龙袍的崇祯,手里拿着奏疏,一边踱步一边说着责怪孙传庭的话语。

    “陛下,事已至此,责怪孙督师也没有意义。眼下朝中能够统兵灭贼之人,唯孙督师一人。依老奴之意,贺人龙之事,只能从长计议了!”王承恩小心劝说。

    崇祯停下脚步,“贺人龙这厮伙同关中劣绅,勒索秦王三百五十万两白银。朕如何能饶他!”

    “陛下,现在闯贼势大,牵制住了秦军兵力。那贺人龙逃到延绥,脱离了孙督师的掌控。陛下即便想处置他,暂时也没办法!若是陛下逼得太急,万一贺人龙背叛朝廷,为闯贼内应,关中就危险了!”王承恩忧心忡忡的样子。

    崇祯闻语蹙眉,他慢慢走回御案后坐下,沉吟半晌,睁开眼道:“承恩你说得对!朕现在需要安抚贺人龙,不过朕不会放过他。朕要派遣一员心腹大臣前往延绥,替朕压制贺人龙!”

    ……

    崇祯十五年,五月初十。

    延安城,延绥巡抚衙门。

    贺人龙率领近万人马,一路向延绥而来,消息传到延安,立刻就引起了巡抚王鳌永的注意。

    陕北贫瘠,贺人龙一下带来上万人,王鳌永自然是不愿意贺部留在延安。

    巡抚衙门内,王鳌永坐在中堂,两边端坐着张天福、张天禄等将。

    延绥虽穷,但是并非没有驻军。

    相反延绥乃是关中平原北面屏障,乃明朝重要边镇之一,有防备蒙古鄂尔多斯部的重任。

    “那贺人龙怎么回事?延绥本就不富裕,他还要过来和我等抢食,真是岂有此理!”张天禄颇为不满道:“抚军,我们延安城小,可容不下贺人龙!”

    张天福也道:“那贺人龙不是兵强马壮吗?我看不如让他去榆林防备蒙古。”

    盘踞中套、前套的鄂尔多斯部蒙古,在明崇祯八年,清天聪九年归顺满清,各授札萨克,编为六旗。

    近些年来,鄂尔多斯六旗时常南下劫掠,榆林卫首当其冲,损失很大。

    王鳌永听了张家兄弟的话,微微颔首,“本官听说贺人龙在西安兵变闹饷,从秦王处得到几百万两银子。这笔钱,是秦王给关中所有大明将士的,却几乎被贺人龙独吞。眼下贺人龙兵强马壮,他不愿意吐出来,谁也奈何不了他。不过,如果让他去榆林,再借助蒙古人消耗他的兵力,情况就不一样了。届时两为将军支持本官,我们便能拿到这笔银子。”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贺人龙这次获得数百万两白银,极大震撼了诸部明军,以及明朝官吏。

    面对这样一笔巨款,没人能够不动心。

    他们只是畏惧贺人龙的实力,否则都要找贺人龙分一杯羹。

    ……

    延安城外,贺人龙率领军队和眷属,共计一万多人抵达延安郊外。

    眼下贺人龙没有背叛明朝,还得遵守明朝的规定。

    孙传庭让贺人龙驻兵延绥,并不代表延绥就是贺人龙说的算。

    贺人龙现在只是寻常总兵,没有将军号,不能独立开镇,权力少得可怜。

    这样说吧。

    贺人龙除了管自己,管麾下兵马外,延绥的官员和军队,他谁也调不动。

    贺人龙吩咐部下,在城外搭建营地,他则率领五百亲兵,准备进城去见延绥巡抚。

    贺人龙骑着马,在家丁的簇拥下,来到延安城前。

    这时他靠近城门,却发现吊桥被拉起,城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严阵以待的明军。

    “大帅,看这个架势,他们没打算让我们进城啊!”高杰看着城门蹙眉道。

    贺人龙神情轻松,“在本帅意料之中,他们这是怕本帅趁机控制延安城!”

    西安兵变的消息已经传开,贺人龙以两千精兵,雨夜入城,然后控制了西安城。

    贺人龙有这个前科在,任谁看见贺人龙入城,都得防着他点,以免做孙传庭第二。

    高杰蹙眉道:“那怎么办?”

    贺人龙道:“你先上去表明身份,看城内守军怎么应对!”

    高杰闻语打马上前,来到延安城下,朗声喝道:“我乃贺总兵麾下高杰。我部奉孙督师之命驻防延安,你等还不开门迎接!”

    城楼上,王鳌永、张天福、张天禄等人听见呼喊,探出半个身子。

    张天福向下喊道:“贺总兵,延安城小,容不得太多兵马。贺大帅兵强马壮,不如去别处驻防!”

    贺人龙闻声,见延安城内的守军果然不让他进城,心中有些恼火。

    不过,如果了解大明的国情,便知道这不是什么稀罕事。

    明朝军队的军纪太差,总督丁启睿去接收杨嗣昌的军队,所过之处,一连数城都紧逼城门,不让他这个总督入城。

    贺人龙沉着脸,打马来到城门前,“王抚军可在?”

    王鳌永听见贺人龙叫他,探出身子笑道:“贺总兵!本官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