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猛帅 » 第一百三十二章襄阳决策

第一百三十二章襄阳决策

    孙守法率领三千秦军走出三十里埠,向贺人龙投降后,明朝在渭水以北的军队,基本被延绥镇扫平。

    这次明朝发起的平定延绥镇的战役,最终以孙传庭、张尔忠被俘,秦军被俘被杀二万五千余人,丢失渭水以北十余县告终。

    此战后,关中明军元气大伤,失去了再次攻击贺人龙的能力,王鳌永溃入西安,暂时不敢挑衅贺人龙,而贺人龙的实力则成倍增长,一举成为割据关中二十余县的一方诸侯。

    在贺人龙扩充地盘时,他的竞争对手李自成,也没闲着,势力也正飞速扩张,而且速度远比贺人龙更加恐怖。

    时间一慌到了崇祯十六年正月。

    去岁一年之内,李自成被贺人龙连摆了两道,让他空耗钱粮,却没有什么收益。

    这令李自成深感耻辱,为了报复贺人龙,李自成故意向明廷泄露他与贺人龙勾结的消息,也摆了贺人龙一道后,便领着闯军主力南下。

    李自成两次兵临潼关,都没能攻入关中,一度让他感到挫败,对自身实力都产生了怀疑。

    这次他率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左良玉等将望风而逃,让他轻易夺取南阳、襄阳、荆州等地。

    这不仅解决了闯军的粮草问题,还让老李重拾雄风,重新体会到了摧枯拉朽的快感,找回了自信。

    襄阳城,大元帅府邸。

    李自成攻陷襄阳等地后,于襄阳正式建制,自称“新顺王”、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闯军也改称“顺军”,正式建立政权,与明廷争夺天下。

    如今顺军占据河南、襄阳、荆州等地,成功建立政权,但李自成的野心不止于此。

    他地目的是推翻明朝,取而代之。

    在元帅府邸的大堂内,一场决定顺军今后战略的会议正在进行。

    “此次南下,孤王一路所向披靡,明军望风而逃!”李自成谈笑风生,被贺人龙戏耍的郁闷,因为顺军在湖广的胜利,一扫而空,“今日孤王召集诸位来此,乃是商议我大顺军下一部战略,诸位可畅所欲言!”

    大堂内诸多顺军文武闻语小声议论。

    这时军师牛金星,站出来道:“大王,明朝腐朽,百姓困苦,天下之人皆思明主,取明代之。大王身怀天命,当为天下之主。以大王如今军力,天下以无人能敌,代明时机以成。以臣之意,大王可还师河南,先取河北,直奔京师,登基为帝,天下传檄可定!”

    近日随着李自成实力的壮大,前来投靠他的明朝官僚和文人士大夫越来越多。

    这让牛金星感受到危机,为了稳坐大顺文官第一把交椅,牛金星迫切希望,李自成能够尽快推翻明朝,而后登基称帝。

    如此文官中他功劳最大,可以稳坐丞相交椅。

    若是拖延下去,让那些新投之人立功建言,他的位置便可能受到威胁。

    毕竟他一个举人,在行军作战和治理地方上,也就比李自成麾下的老粗强一些,未必能够比得上那些新投的明朝官僚。

    这次李自成在襄阳建制,治理新占的襄阳、荆州等地,李自成便十分倚重新投的文人。

    因此牛金星要在这些人的功劳没有超过他,还没完全获得李自成信任前,促使李自成登基为帝。

    这次南下以来,顺军势如破竹,明军望风而逃,让李自成内心有些膨胀。

    他听了牛金星的话,心中有些意动,仔细思考起北上直取京师的可能性。

    这时最近新投靠李自成的谋士杨永裕出列作揖道:“王上,臣以为军师之言不妥!”

    “哦?”李自成闻语看向杨永裕,“先生有何异议?”

    “自崇祯登基以来,北方连连天灾,兼有建奴入寇劫掠,各地以是残破不堪!王上若率军北上,大军必缺钱缺粮。如此王上即便夺取京师,也将面临崇祯所面对的难题,难以安定北地。”杨永裕作揖道:“臣之意,江南富庶,王上当顺江而下,夺取南京,然后以江南之财养军,徐图北京,夺取天下。”

    李自成闻语,觉得杨永裕所说之言,也颇有道理,“以江南赋税,滋养将士,稳固根本,先生之言有理!”

    牛金星见杨永裕反对自己的建议,眉头紧蹙,他当即道:“大王,江南虽富庶,但人心大多心向明朝。那左良玉在大王南下夺取襄阳时,望风而逃,如今退到武昌,得到江南官绅支持,立刻摆出坚守之态。我大顺将士多为北地之兵,不善水战,大王万不可冒然东下江南!”

    李自成听了这话,内心又动摇了。

    昔日曹操大举南下,赤壁之战的教训,他李自成还是很忌惮的。

    这时又有一人站出来,却是谋士顾君恩,他作揖笑道:“王上,臣以军师之策太急,而杨先生之策又太缓!王上当先取关中!西安秦藩赋税,王上夺得藩库,可暂解钱粮之忧,且关中王上为桑梓之邦,王上入关,百姓必然拥护!届时王上于关中建国立业,旁略三边,收编明朝关陇精兵,而后攻取山西,后向京师,进退有余。且如今关中内乱,正是王上夺取关中的大好时机!”

    李自成虽然率军南下,但一直派人关注着关中局势。

    在他夺取南阳、襄阳期间,便从细作处得到消息,明朝果然中了他的计策,想趁着他从潼关撤军,发兵南下之际,剿灭贺人龙。

    前不久,细作探知,孙传庭、王鳌永秘密向富县增兵,显然是准备动手了。

    若是孙传庭和贺人龙这两个老对手打起来,对贺人龙来说,还真是夺取关中的机会。

    贺人龙想了想,直接攻取北京,风险颇多,他心中有些没底。

    江南之地,士绅商贾实力强大,兼水网密布,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平定。

    因此顾军折中的策略,便让他颇为动心。

    再者,他从潼关撤离时,所用的计策已经生效,似乎也到了收获的时刻。

    想到这里,李自成心中有了决定,“军师和两位先生之言皆有道理。然孙传庭、贺人龙乃孤王死敌,两人不灭,孤王心中不安。如今他们两虎相争,确实是本王坐收渔利,夺取关中的最佳时机!孤王心意已决,兵发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