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从1990上小学开始 » 第五十一章 有意义的事

第五十一章 有意义的事

    王尚下午放学到旱冰场看了看,没事,就来到了刘姨办公室。

    王尚笑着说:“刘姨,忙啥呢”?

    刘姨也笑:“嗨,我能忙啥,看看报纸,听听戏”!

    王尚:“刘姨,最近我琢磨个事,您给参谋一下呗”。

    刘姨:“是吗?快说说”!

    王尚:“刘姨,我家那食堂现在已经正常化营业,虽然一个月才赚1000多块吧,但是我觉得这事可以往大了发展”。

    刘姨点头:“你是要多开几家?那你选址就很重要!太偏了不行,太集中了也不行”。

    王尚点头:“确实,刘姨,你看有没有这种可能,一个食堂就可以提供10个工作岗位,那10个食堂就能提供100个工作岗位……”

    刘姨啪的一拍桌子打断:“对啊,小尚,你这是干了一件大好事啊”兴奋的在站起来走两步“走走,赶紧跟我去找李书记”。

    王尚:“不用打个电话汇报一下吗”?

    刘姨拉着王尚往外走:“哈哈,这还汇报什么?他要知道你给他解决这么大的难题,不用你去,他都得跑来”。

    两人到了街道办,直接就进了书记办公室。

    李书记正写东西呢一看两人进来指指座位:“自己倒水啊,我这马上就好”。

    刘姨把王尚按那坐下,自己也坐下,笑着说:“这次就得李书记自己倒水咯”!

    李书记写完诧异的说:“怎么这么大谱啊,这次难道又有好事”?

    刘姨兴高采烈的说:“何止是好事啊……”就将食堂的事,原原本本讲了一遍“你说是不是好事”?

    李书记站起来边去倒水边水:“好事好事,大好事,来来,我的小福星,请喝水”。

    王尚知道李书记在凑趣:“那我就却之不恭啦,多谢李书记”。

    李书记摆摆手:“这次你是帮大忙了,我这还想着跟上级要钱呢,现在不用了”。把刚写的纸团吧团吧扔纸篓里。

    刘姨也说:“小尚说的这事,非常适合推广,咱们得抓紧”。

    李书记看看刘姨:“你说的对,小尚,你把事情详细的说说”。

    王尚:“好的,李书记,开这个食堂的原因其实是为了解决我妈我爸为了钱争吵,食堂只要不赔就行,等正式营业后,不但没赔一个月还赚了1000多”。

    李书记点头:“赚了1000多,不少了,现在食堂多少员工”?

    王尚:“10个员工”。

    李书记皱眉:“10个人才赚1000多?那她们工资多少”?

    王尚:“不到300,200加奖金,主要是饭菜价格定的很低,这要是定高了,那也没人来了”。

    李书记点头:“每天吃饭的人有多少,平均每人花多少”?

    王尚:“没真正统计过,不过上个月销售万三万六,按每人花两元算,大概一天是600多人”。

    李书记:“那她们一天工作多少时间”?

    王尚:“12个小时以上”。

    李书记皱皱眉:“这么长时间,才挣200多”?

    王尚摊摊手:“这也是没办法,租房,水电,原料,还得上税,本来就挣的不多”。

    刘姨也说:“李书记,我听说菜市场原来那些掰下来没人要的菜都开始有人抢了,要是有个工作,能挣点钱,谁还会去捡那些啊”?

    李书记眉头一皱:“真的”?

    刘姨点头:“你有空去菜市场看看就知道了”。

    李书记:“行,今天晚上我就去看看。小尚,你接着说”。

    王尚上辈子只听过,没见过这样的事:“李书记,我就是这么考虑的,多开几个这样的食堂,哪怕少赚钱,也要让人有尊严的活着”。

    李书记眼睛一亮:“说的好,人确实要有尊严的活着,那你想开几个,投多少钱”?

    王尚笑笑:“我不投钱,有人投,我就是来要政策的”。

    李书记一愣笑了:“合着你这次就动个嘴啊”!

    王尚也笑:“好几十万呢,我哪有钱?再说这样的事,投资大,见效慢,回本时间长,也不是谁都爱干的”!

    李书记想想也是:“那,你找的谁啊”?

    王尚:“原来街里开饭店的魏兵”。

    李书记:“人可靠吗”?

    王尚笑笑:“全部都是他投的钱,只要他没疯,像这种名利双收的事,那他就是可靠的”。

    李书记一听也明白过来:“嗯,那说说你的困难吧,我看看能不能给你解决”!

    王尚:“谢谢李书记,第一就是房子房租,这是大头,还有人员需要您帮忙,水电好说,原材料我们也可以自己解决,最后就是税,这个您看有没有什么政策”?

    李书记点头:“那就是两点,一个是房子,一个是税是吧”?

    王尚点头:“对”。

    李书记想想:“税好说,像你们这样的,特意为下岗职工办的食堂,也应该享受特殊照顾,可是房子就难办了,涉及部门太多了”。

    王尚也知道难办,如果有房子就直接租房子了,没房子呢?现盖?又涉及到土地的问题,那就不是街道办能解决的了。

    王尚想想:“李书记,你看能不能这样,我们先选址,选好了,我们再拿来给您过目”。

    李书记点头:“那就这样,我给你们看看这税能不能免了,你们也尽快把地址,定下来”。

    王尚:“好的,李书记,那我现在就去办”。

    李书记点点头:“去吧”。

    王尚和刘姨出了街道办,王尚说:“刘姨,我还得给那魏兵打个电话”。

    刘姨:“那走,咱们回去打”。

    王尚给魏兵打电话,把事情一说,魏兵就问王尚在哪?一会就骑着摩托车跑来了。

    王尚给刘姨和魏兵介绍一下,两人寒暄了几句。

    魏兵笑着说:“王尚同学,你说说这选址怎么选啊,咱们要开几个啊”?

    王尚想想:“唐家庄就几万人,开五六个就差不多,咱们这食堂要挨着居民区,比邻主干道,居民走路10分钟以内就能到,上下班路过的,也能看的见,至于开几个,还是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再说吧”!

    魏兵说好,还拿个小本记上了。王尚笑笑,觉得就凭这态度也是个做事的人。

    王尚接着说:“租房最好是老厂区,这一是方便咱们改造,二是可能租金也可以便宜,其次是找老房子,理由也一样。如果都没有,那就只能租了,明天你先自己找着,我放学了,你再驮着我看看”。

    魏兵点头写好收起来:“好,那我现在就去看看”。

    王尚:“你着啥急啊,这都该黑了”。

    魏兵:“等不了了,我现在充满干劲儿,走啦”!

    魏兵走了,王尚和刘姨互相看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