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阴世点灯二十年,飞升剑斩三百仙 » 第四十五章 仗剑当空千里去 一更别我二更回

第四十五章 仗剑当空千里去 一更别我二更回

    薛清卿缓缓闭上眼眸。

    当下的第一要务,是让温乔乖乖放弃代表抚婴出战百剑朝凰礼。

    用言语劝说是行不通的。

    以那丫头在传闻中的性子,绝不会放过这大出风头的机会。

    再说,耍嘴皮子从来不是自己的长处。

    她可没有沈澄这般好的口才。

    想起云锦居外他对自己说的话。

    薛清卿的嘴角便微微上扬。

    既然没打算以理服人,那就只好以物理服人了。

    这也与她一开始的打算相符。

    问题在于温乔的护道人。

    陶陵范氏,范成双。

    那是在燕前辈和韩七情声名鹊起前,便已经在神洲享负盛名的商家老祖。

    时至今日,算来成名也近三百年了罢。

    虽然因着受到莲台学宫定下的法则限制,来的应该只是阳神。

    但要欺负自己这年轻小辈,却也足够了。

    好在,燕前辈为着应对范成双,也为自己安排了一位护道人。

    薛清卿从未见过纹面女子的出手。

    换作是别人,口气极大地向她吹嘘能够轻易抗衡范成双。

    她只会把对方当成招摇撞骗之徒。

    然而纹面女子身上,带着燕前辈寄语其中的玉珮。

    玉珮带的话不多,只有寥寥数语:

    “纵然韩七情出剑,小梅也可挡之。”

    小梅……吗?

    薛清卿有点感慨。

    什么时候,自己也会成长到能够成为他人的护道人。

    然后得到燕前辈的一句话。

    说小薛若在,便不必怕?

    门外响起叩门声。

    她漫步出门,便瞧见了等在门外的沈澄。

    薛清卿轻眨眼眸:

    “这大白天的,沈兄便想来找我喝酒了?”

    沈澄微笑着摇了摇头:

    “有一门功法急须修行。“

    “奈何此刻的京城,已不是能让人安心修行之地。”

    “城外却只会更乱……因此有劳薛姑娘,为在下护法一夜。”

    ……

    亥时末,城西诸宅灯火已暗。

    沈澄已闭上了寝室房门。

    事前还不忘打发听雪出外采购。

    快要睡觉的时辰了,又有什么好采购的?

    听雪却出奇地顺从,躬身一礼后便离府而去。

    薛清卿抱着双腿,坐在寝室门外。

    双膝之上,晾着一口寒意如水的古剑“冬柳”。

    她并没有问,沈澄是如何确定她的修为足以为他护法的。

    正如沈澄也没有让她为自己亮出本命飞剑,而是借她一口好剑暂用。

    适当的距离,永远是维系一切关系的不二法门。

    维持距离,也绝不代表不信任。

    这世上绝没有人,会让信不过的人替自己护法的。

    薛清卿忽然问道:

    “我这是不是就算作是你的护道人了?”

    沈澄的声音自房中传出:

    “护道人?”

    薛清卿说道:

    “就是指修士修道之时,在旁为其护航之人。”

    “儒家对收取正式弟子瞧得很重,一般需要考察极其漫长的时间。”

    “在正式收徒之前,惯常会安排信得过的亲友为晚辈护道。”

    “好等中意的后辈,不至于在成长起来前便中途夭折。”

    “所谓财、侣、法、地,这里的侣,指的就是修士的传道人和护道人。”

    “护道人跟修士之间,往往没有师徒名份或功法传承。”

    “修士对护道人的信任,却时常不下于对座师本人。”

    沈澄没说话半晌,才问道:

    “修道之路上的‘侣’,是不是可以简称为道侣?”

    薛清卿笑了:

    “沈兄想当我的道侣吗?”

    白晢如雪的手指,缓缓抚过膝上的长剑。

    忽地轻轻叹了口气:

    “你若是剑修,就好。”

    房中没有回应。

    薛清卿只道沈澄已开始行功,后脑勺倚到了房门上。

    嗓音低沉而轻柔:

    “能得到你的信任,我很高兴。”

    ……

    阴世。

    沈澄收起掌中长命灯,自木匣中取出剑身暗红的飞剑“镇灵”。

    他不是剑修,无法以神识精确控制飞剑的进退攻防。

    早前每一次让飞剑出匣斩敌,借助的也大多是飞剑的本能。

    半仙兵等级以上的物事,大多已自具灵性,无法以寻常死物等同看待了。

    话虽如此,让飞剑朝向自己选定的方向飞行,勉强还是做得到的。

    跻身武道三段“雄关境”后,沈澄的精神力大幅加强。

    元神之躯也已不像从前般轻飘飘的。

    而是具备了活人般的重量。

    踏步登剑,御空飞行,也终于不再是幻想。

    沈澄登上飞剑,指往东方。

    “剑尖,往东。”

    终究不是真正的剑修,武道境界也只停留在后天范畴。

    御剑离地二十余丈,稳飞移速如快马。

    已是沈澄当前的极限。

    可这已经足够使他,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去观望这个世界。

    地藏庙位处于城镇最高的山丘之上。

    沿着漫长的斜坡御剑而下。

    便是沈澄平日炼魂,换取补魂丹零食的小镇街道。

    而整座城镇本身,是建在一片盆地之上的。

    依山而建的高耸围墙之外,便是群山萦绕,连绵不见其穷尽处。

    城镇的外墙,目测高度不下百丈。

    简直已可与神洲最大的城池相比拟。

    沈澄虽已掌握了御剑飞驰之法。

    要飞过墙头前往另一地区,却也是力有未逮。

    但他本也未将目标定得这么高。

    借助飞剑的移速,能在这夜结束前抵镇城镇的边界,便已心满意足了。

    阴世城镇的东南西北四角。

    分别屹立着四道在沈澄感知中,浑厚如通天巨柱的磅礴气息。

    哪怕是人间国度中较衰弱者,好比当今的锡卢国一类。

    在通晓望气术的道家高人眼中。

    一国的气运合计,只怕还及不上这四道气息之一深厚。

    镇北之气,源自沈澄阴世之行的起点,地藏庙。

    准确而言,是源自坛前那一尊地藏王菩萨像。

    也是他打算留到最后才处理的棘手对象。

    而在小镇东部边境的城墙之下,浑厚气息散发之地。

    他瞧见了一座文庙。

    高墙的阴影将建筑物笼罩其内。

    令沈澄无法分辨出屋檐圣贤雕像的用料,是否也像阳间文庙般通体紫金。

    他降落庙前,长命灯浮游于顶心三尺之内,扩散成身周小小光照之地。

    一般的孤魂野鬼,被这光芒沾及半分便要烟消云散。

    但文庙里头却没有孤魂野鬼。

    只有正堂圣人像前,一具枯坐骸骨。

    骸骨顶心散发的微白光芒,映进了沈澄的眼帘。

    死者的残魂,尚在。

    单单是这一具活人遗体残留的魂魄。

    散发出的气息,便已不下于一国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