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加点三国:我能夺取他人词条 » 第38章北掠西域(求追读)

第38章北掠西域(求追读)

    阎行要投诚!

    还在忙于安排麴义的北上事宜,忽然就从下属的口中得知了这样的消息。

    麹展沉默。

    老实说,一开始他确有收服阎行的想法,这人毕竟系统认定的二流,更是有带兵的经验,毕竟任职一城守备在沃野羌中已经算不错的履历。

    但随着自己薅完韩遂的羊毛,庞德,麴义的加盟,暂时填补了对武人的需求,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有这两俘虏的事情。

    真是惭愧。

    不过,迷途知返,自是一件好事,瞥了眼系统。

    【姓名:阎行·二流武将】

    【忠诚度:61】

    【属性:力量·77+5、体质·78、精神·73+10、敏捷·77】

    【强击(力量+5)】

    【度势(应对不同场景,提高10点对应属性)】

    昔日让自己欣羡的一身数据,现在看起来,自己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准,甚至犹有胜之!

    【宿主:麴展·二流武将】

    【属性:力量·76+5、体质·80、精神·72+5、敏捷·79+5】

    【可分配属性点:7】

    【可佩带词条数:2】

    【九曲:你的心思九窍玲珑!精神+5,敌方计谋成效-20%】

    【铁骑:要问问西凉铁骑的马蹄答不答应!敏捷+5力量+5】

    总共是个人才,收服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不能立即答应,男儿总是如此,得到的太轻易,自是不会珍惜,麹展两世为人,岂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想要投诚,很好,还需一投名状!

    他麹展不想背负杀害名士的恶名,那就看你阎行,能不能一表决心!

    当晚,睡梦中的韩遂,迎来了属于他的命运。

    命运扼住了他的咽喉,是物理意义上的扼住。

    阎行的目光平静如水,仿佛这位昔日的上峰,与自己手下曾经的亡魂,没什么两样。

    “韩文约,怪不得我了,要怪,就怪你该死的野心!”

    暗自找到慰藉自我的理由,阎行彻底斩断了心中的不舍,手上的劲道慢慢加大,整个人也须臾之间变的极端。

    “人总是会变的,不是么?”提着韩遂的人头,阎行忽然咧口一笑,方才的一刻,他的心境,他的信条,他的世界,变得不同。

    他感觉到了,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并开始夺命狂飙。

    人正是如此,在积累了足够多的底蕴后,总会在生命的某个路口,破茧成蝶,亦或者化蛇为龙。

    ……

    麹展忽然发现了新大陆。

    原本的设想中,在杀死韩遂后,阎行的忠诚度会有所起伏,无论增减,他都能接受,但是,他第一次见识到,除了自己之外,居然有人还能变出词条来!

    【姓名:阎行·二流武将】

    【忠诚度:69】

    【属性:力量·77+5、体质·78+10、精神·73+5、敏捷·77】

    【强击(力量+5)】

    【度势(应对不同场景,提高10点对应属性)】

    【乱命:谁在杀死那些梦幻泡影?另一个我!不相信宿命的人,终会陷入迷途;精神+5】

    这条崭新的词条,让麹展啧啧称奇!

    原来词条这玩意,居然可以在经历重大变故之后,“长”出新的!

    这可真是重大的发现!

    说不定,自己以后可以琢磨出一条可复制性的方案,来提升下属的属性!

    不过,既然阎行的忠诚已经来到了70的边缘,相比于早就投降自己,忠诚度却始终维持在65上下的匈奴小儿,已经算是经过了系统的验证。

    既如此……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背负着杀害了韩遂的阎行,立马得到了麴义的副将一职。

    去吧,去西域,去无人知你的地方,大展拳脚,把我需要的一切,拿来!

    五月中旬,麴义全副武装,和麹展辞别。

    自打麴义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已经褪去了几分青涩和骄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北进西域,势在必行。”麹展轻轻的捋了捋麴义并不平整的衣物,旋即又重重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此去千里,向导不明,莫要心急,若非汉廷虎视,本该是我亲自前去的。”

    “家主不必如此,好男儿志在四方,此去西域,虽做不得班定远,傅介子那般好大的事,但也绝不会堕了我麴家的名头!”

    麹展笑骂道:“此去劫掠,打不得麴家的名号!”

    为了配合麴义的行动,麹展更是在湟中以北,交通方便的沿途,设立了几处营寨,既有传递信息的用意,更是做足了接应的准备,其中更是囤积了不少牛马,方便把一些重要的收获,及时运送回来。

    自此,沃野羌北进西域的历史,彻底拉开,麴义,也率领着一千骑兵,缓缓北上。

    ……

    事实上,汉室对西域的掌握,今日早已不复存在。

    后世记载东汉三次统一西域,又三次从西域撤退的曲折经历,便是著名的“三通三绝”。

    按下其中班家数代猛男,神挡杀神,以一敌百的壮举不表。

    其中,元嘉二年(152年),西域长史正敬为于阗所杀。永兴元年(153年),车师后部王阿罗多起兵反汉,便是第三绝的标志。

    其实,西域诸国始终摇摆在大汉和北匈奴的争斗之中。

    匈奴势大,以乌孙为首的诸国便倒向匈奴,汉军汹汹,这些墙头草便会再倒向大汉。

    到了光和三年的今日,先后将近30年的时间,汉室几乎已经不再派人前往西域,此时的西域早已沦为了北匈奴的藩属,更是多次寇问敦煌,而麴义,就是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倒反天罡,北进西域,行劫掠之事。

    看似异常危险的行动,实际上对于麴义一行人,却并无太大的压力。

    要知道,东汉一朝,虽说历经三通三绝最终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但整体对西域的用兵,往往都是以寡击众。

    例如:班超班定远,他平定西域,,所有将士加起来,也不过千余人;之后更有班勇作为西域长史,领兵五百屯守柳中,镇守期间,先后纳降楼兰、龟兹、姑墨、温宿,击败北匈奴两万人的强大军队。

    放眼整個古代,也只有我泱泱华夏,人才辈出,方能经常打出这种夸张的战损比。

    话说回来,正是因为汉廷对西域这种动辄镇压的态势,使得汉人对西域先天有着一种自信和向往。

    整个东汉一朝,班超一人的粉丝数量更是遥遥领先!

    对麴义亦然。

    尽管在战术上,他已经尽可能的重视敌人,但在战略上……

    此番北进,他连占领土地,收服汉土的使命都无,区区数十小国,怎比的了他足足一千铁骑!

    击鼓!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