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风生水亦起 » 第57章扩张

第57章扩张

    珏姐儿带了三大包梅花回来,把田夫人都吓了一跳,听说是长公主允许的才放下心来,听到说做好吃的还得给长公主送一份,她就又不好了。

    杨琪将珏姐儿准备做鲜花产品的想法告诉了田夫人。顺便说了自己的看法,她也觉得可行,只是要早做准备。毕竟各种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有的。田夫人很是纠结,照说珏姐儿能有的这样的想法是好的,可这跟长公主扯上关系她感到不安。等到杨老爹回来她就他请了过来,把事情说给了杨老爹知道。

    “珏姐儿想弄就让她去做吧,反正一时半会儿又不急的,我们在京城的地捡山地先把花种起来,以后就算她没个长性,摘果子也比种别的强些。就是长公主那里保持礼节性的往来就可以了,珏姐儿不是要给她送东西去吗,就让珏姐儿去就是了,你就不要去了。”

    “这样会不会太失礼了,珏姐儿就是孩子。”

    “就是她还是个孩子,别人才不会多想。我们牵扯进去对谁都不好。”

    “嗯,好,外面的事还是要老爷做主。还有一件事,也得问问老爷。”

    “哦,什么事?”

    “是这样的,先头王姐姐的嫁妆不是都在我这里吗,里面的铺子还有小一些的庄子都卖了,在京城周围买了两个五百亩的庄子,铺子只在北城买到一个,还有四千两现银。银子留着慢慢的置办铺子,庄子恐怕是不能再给买了。”

    “不错,京城周围的庄子比铺子还难买到,有两个已经很不错了,你托了舅兄跟大嫂帮忙吧。”

    “嗯,是大嫂帮忙的。”

    “那不能空口白牙的要人家帮忙,该给的谢礼不能少了,我那里有一方澄砚不错,一会儿让人给你送来给舅兄他喜欢这些。”

    “那就不跟老爷客气了,大哥那里正不知道送什么东西好呢。我看琪姐儿的蔬菜用得多,就想把两个庄子交给她自己打理,这样要什么自己种便宜些。还有北城的铺子也给她打理,我看过不了多久她应该就会在北城跟东城再开两家酱菜铺的。”

    杨老爹想了想,

    “铺子让她打理可以,庄子只给一个,跟她说最多一半种菜,另一半只能种粮。”

    “这是为什么?”

    “京城的粮食本就不够,要靠从江南跟两湖运粮才能保证京城的粮食够吃,要是大面积的不种粮食容易给人话柄,要是菜不够用,让她提前想办法。想在京城种很多菜是不现实的。你看京城那么多人家有几家不种粮食改种别的东西的。”

    “难怪,珏姐儿的树跟花要选山地来种,你可以留意有荒地更好。无非多费点工夫,长久来看是很划算的。”

    “刚刚好,西山那边有一片荒山,有将近一万亩,才叫价五千两银子,可是卖了好几个月了,都没有卖出去,明天让人去打听一下,合适就买下来,只是这样的话恐怕人手又不够了,还得买人。”

    “这么便宜还卖不出去,多半是附近没有水源,得在高处修蓄水池,不然这荒山就没有收成。我让杨荣去一趟,他对这些熟。”杨荣是杨老爹身边的长随,是老爹的心腹。他媳妇就是田夫人身边的刘妈妈,只是可惜两人年过三十都没有子嗣。杨老爹身边好有一个长随叫杨节,他是大管家的儿子,路妈妈就是他的媳妇,有一儿一女,大的六岁,小的四岁。

    “那就更好了,要是能买,老爷让他算算修蓄水池还有开荒种树一共大概需要多少银子,需要多少人手。”

    “好的,我会吩咐他的。”

    两人又说了会话,杨老爹才去书房做事。

    第二天杨琪就知道她的产业扩大很多倍,好在田庄里佃户足够多,再从他们家人中间挑些人,进铺子帮工他们是求之不得。只是北城的铺子很大,四间的门脸,后面还有一个两进得院子,院子还有门可以直接进出,这一个铺子就抵得上前面五六个。位置还不错,在十字路口,现在是租给别人卖米粮的。杨琪看了账本一年有八百两银子的收入,算是很不错的了。

    杨琪有点矛盾了,收回来卖酱菜吧,地方太大了,要是划成两部分后面院子又不好分。她想不好就决定放一放,等过完年再说。把秋叶爹找来,把新的田庄也交给他打理,蔬菜根据现有的比例种,剩下一半种粮食,然后又让庄子里多养猪,收了菜的老叶子,还有藤蔓之类的都拿去喂猪,又可以用猪粪肥田。鸡鸭也要养起来,可以除虫,除草。就在杨琪为北城的铺子发愁的时候,明六找上门来了。

    “你们什么时候去长公主别院啊,不是说要给她送东西吗?”

    “送了呀,第二日珏姐儿就送去了,有梅花味的酥饼,年糕,别的珏姐儿还在试着做。给你不是也送了一份的。”

    “你们就让珏姐儿自己送去的。”

    “就两个糕点还要多少人去,再说本来就是她跟长公主要得花,当然她去最合适了。不然还一家人去,那成什么样子了。”

    “没想到,你们就想得这么简单,我太婆还说你们恐怕会为难,去不去都不好,说长公主在别院这么多年,除了定国候就没人去过她的别院。”

    “来找我聊天还是有事啊?”

    “我来找你还真是有点事,你的店除了京城,别的地方你开不开。”

    “现在肯定是不会开的,我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啊。”

    “是这样的,明大小姐,她吃了你的酱菜,觉得很好,想跟你合作,她想在金陵,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昌那一片区域开店,看你有没有兴趣,有的话我们约个时间,你们自己谈去。”

    “那你就约个时间吧,没想到你还有这作用。还有没有想入伙的,你都可以介绍过来啊。”

    “我哪儿去给你找人去,这个也是刚刚碰巧了而已。还有啊,我跟虽然都是姓明的,可跟她不是很熟,你千万别因为我不好意思谈价钱。”

    “好好,你放心,我们的目标是共赢。”

    “行吧,那就明天我们在樊楼见,反正你家那几个都喜欢吃,到时她们吃,你们谈。”

    “好,都听你的。”

    明六急匆匆的来又急匆匆的走了。

    杨琪等到杨老爹回来,就去书房找他,她要问问这桩生意能不能做。

    “女儿见过爹。”

    “这里的书看过几本了。”

    “女儿就看过几本游记之类的,别的也看不懂啊。”

    “看看游记可以开阔眼界,至于别的不看也罢,来找我有什么事。”

    杨琪就把明大姑娘找她合作的事情说了,

    “女儿想问问爹,这个生意能不能做,毕竟离得太远。”

    “那你想做吗,如果想做准备怎么合作呢?离得那么远,明家在那里根深蒂固,说实话她们想让你知道什么,你就能知道什么,不想让你知道你肯定就不知道。”

    “女儿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跟她的合作只能是钱到货清,可是那么远送货过去成本太高,不划算,要是再当地生产,恐怕要不了多久她们就什么都会了。”

    “不错,是这个道理,那你准备怎么做。”

    “女儿这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给她们配方,然后占多少股份。然后经营生产我都不过问。还有一种就是直接把配方卖给她。爹看看哪一种更合适一些。”

    “那你觉得哪种好一些。”

    “各有各的好处吧,第一种可以增强联系,相互帮助。第二种省事。这种事女儿毕竟第一次经历,还是要爹把把关才好。”

    杨老爹看着杨琪,过了一会儿才说道,

    “那你还是选第一种吧,要是有什么难处来找我跟母亲都行。”

    “女儿知道了,女儿想问问爹,铺子可以拆了重建吗?”

    “你想拆了北城的铺子。”

    “嗯,那个铺子太大,光做酱菜太可惜了,女儿想把它拆了重建成三进的两层的小楼,然后开个酒楼,酱菜即可以堂食也可以外卖。”

    “拆了重建倒是可以,去顺天府跟五城兵马司备案就可以了。可是你准备开什么样的酒楼呢,没有好的大厨酒楼可开不起来。”

    “女儿看到一本游记里记录了一种火锅,那个不用大厨,而且上菜十分迅速,就想试试。”

    杨琪想风靡全国的火锅,不信生意会不好,到时连火锅底料一起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