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风生水亦起 » 第61章父母心

第61章父母心

    明大姑娘的婚后生活与杨琪没有多大的关系,反而是宽表哥即将进京的消息让她开心不已。舅母给她来信了,王宽中举了,下月就要进京为九月的会试做准备。杨琪对宽表哥的印象很好,近两年没有见,不知道他会有什么变化。知道他会住在山西会馆,不用担心住的地方,就跟方嬷嬷一起给他准备好了生活用品。

    好事没有成双,四月初玗哥儿也中了,玠哥儿虽然有些尴尬,不过还是真心的为弟弟高兴。他们商量后玗哥儿就不去书院了,在家备考,玠哥儿自己去书院继续苦读,顺便给三个弟弟当保姆。

    二婶婶的信到的也快,知道玗哥儿中举后,她就不能安心在绍兴陪二叔了,信在前,人在后的赶了回来。

    郑五很苦恼,所有的士子都抓住了,可是就是起初的那个骗子不见踪影。试题都是暗中送来的,那十几个士子连是谁送的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抓到人了,案子到了这里就陷入了僵局。顺天府也审出来士子买题的经过,大都跟余绯差不多,被人勾起了侥幸心,等交了银子后,感觉被骗,又怕丢人就没有声张,哪知道还真有试题被送来,抱着试试的心里仔细研究后,大都中了,就更不敢声张了,要不是有余绯这个奇葩这场舞弊是不可能挑出来的。他们被革除了功名,终身禁考,只有余绯啥事没有,当然银子是找不回来了。至于桂平在大理寺一直坚持自己不曾泄露试题,大理寺也没有查到他泄题的证据,甚至于试题到底是怎么泄露的都没有搞清楚。最后官家金口玉言,总归是脱不开干系,有负皇恩罢官免职,不再录用。本以为死定了,结果只是丟了官而已,桂平连夜写了感恩奏折,带着家人一早就回老家去了,生怕官家反悔一样。

    二婶到家本来心里还有些腻味,玗哥儿中举后家里都没有庆祝一番,等知道了内情,才觉得是自己小心眼了,跟田夫人赔了半天不是。对于玥姐儿要铺子经营的提议,想都没想都答应了,听说是要生意差,地段不好,就是地方要大点的,她又感觉不是很靠谱了。不过既然是给她练手的,也就不大在意了,在南城给她找了个合适的,也就不在管了,她的心思还是在媳妇儿这里。本来是想玠哥儿中了后更好说亲的,结果玗哥儿先中了,说起来玗哥儿也十七了,这几日来访的夫人太太们基本都是打探他的。

    “大嫂,还的你帮我拿个主意,我这里有点乱了。”

    “弟妹是遇到什么事儿了?”

    “还是玠哥玗哥的亲事,玗哥中举后来上门探口风的不少,可是玠哥没人问,玠哥马上十九了,我这不是急了吗?”

    “那弟妹有看好的人选没有。”

    “人选到有两个,一个是绍兴纪家的姑娘,知书达礼的,女红也有名气,还有一个是工部郎中孙家的姑娘,孙姑娘温柔贤淑。”

    “有这么好的人选弟妹还有什么了为难的,那纪家可是望族,家里这两代没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可是往前出了不止一个相爷的,现在五六品的官员也是一只手数不过来,家族兴旺就在眼前。那孙大人年富力强,再熬几年也该出头了,两家都是好亲。”

    “嫂子说得是,纪家姑娘虽是三房可也是嫡女,纪家教养也是让人放心的,要不是有大伯,人家也看不上玠哥,孙姑娘也是,本来哪家都是合适的,可是前天户部郎中洪夫人过来,洪大人跟老爷是同科,洪夫人过来递话,户部右侍郎于大人有意玗哥儿,他家的于三小姐小玗哥三岁,于家家世不比纪家差,于大人又是户部佐贰官,这门亲事,我们没有挑剔的道理,可这于小姐比纪姑娘跟孙姑娘都要贵重许多,我不是担心以后玠哥嫌弃我给他说的亲事门第没有玗哥儿高吗?”

    “这就你的不是了,于家看上玗哥儿那是他的福分,也是多亏了他这次能中,不然于家也不会主动递话过来。至于玠哥要是在意这些那他就白读了这些年的书了。你大可以跟他说清楚,要是他真的不满意,可以等他考中再说亲,不过我看来多半是你多虑了,我们家这几个孩子还是不错的。看玠哥在书院照料弟弟们,那就是哥哥的样子,几个弟弟也是敬着他的。再说以后树大分枝,又不能一直在一起过日子。”

    “我就是怕有个万一,这心里七上八下的。那说到这里了,大嫂说说看纪姑娘跟孙姑娘谁更合适,我是觉着都好,大概都是我挑的,看不到不足之处。”

    “弟妹问到了,那我就不卖关子,还是纪姑娘合适些,孙家单薄了点,不比纪家根深叶茂,二来是长媳还是要能干些的,孙姑娘温柔贤淑不适合作长媳的。弟妹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就是这个理,我是当局者迷了,一时没有想到这里,玗哥要是跟于家姑娘成了,他的大嫂更要找个能干点的才行。”

    “玗哥儿的事也不要拖,人家主动递话了,我们也不能拿着,刚好后日琪姐的火锅酒楼开业,你约上于家去捧捧场,相看一番,合适就定下来,晚些再成亲于家肯定也是愿意的。”

    “好,听大嫂的,定下来了我也安心,那就劳烦大嫂给于家下帖子,这样显得我们重视。我回去就跟老爷写信去,让他去纪家提亲,拜托绍兴府李夫人去,我跟李夫人谈的来,她不会推辞的。”

    “好,帖子我来下,对事情定下来才安心。好姑娘惦记着的可不是一家两家的。我们家的姑娘都有人开始惦记了。”

    说着就笑了起来。

    “大嫂说得是琪姐还是玥姐,是哪一家啊?”

    “看把你急得,她俩还小呢,是明相府的赵老夫人探过一次话,还没有说是谁呢,我说了我们家姑娘还小,不急着说亲。”

    “大嫂,那是明相府啊,你怎么不问清楚,定下来晚点出嫁也行啊。”

    “看你的样子,玥姐儿的亲事要是你还是这样子,非出事不可,嫁女儿是能急得,你只看到于家找人递话给你,你信不信人家把玗哥儿早就打听得清清楚楚的了。我们是女方只要不是特别好的,用不着急。”

    “明相府还不是特别好的?”

    “明相府,没有娶亲的三个,只有明三年纪合适,可他既不读书也不方差,只不过现在靠着家里,可是等明相不在了,他还有什么,他爹还是恩萌的七品通判,有什么好的。明相的年纪可不小了,身体也不是很好。”

    “大嫂我是听到是明相府就…就算没了明相,明家也不容小觑的,他们大房的明大姑娘刚嫁进了楚相府。听说嫁妆丰厚。”

    “何止是丰厚啊,可以说是独一份了,就是太招眼了些。明相一枝跟本家可隔的有些远了,现在明相还在,等到明相不在了,还不知道会怎么着呢。我是不怎么看好他家的,所以才用年纪说事。她们两个不急的,等到及笄后再说,这两年多打听打听合适的人家,心里有数就行了。”

    “平时没事的时候还好,一遇到事我还是不如大嫂的,要是以后大嫂看到我犯糊涂了可不能不管我啊。”

    两个人又把后天的事仔细研究了一番,确保不会出问题才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