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风生水亦起 » 第二十二章重逢

第二十二章重逢

    得益于优待条款,很多从西面来的船都选择在广州停靠,杨琪也趁此机会收拢了大量的人手,不过因为语言的原因,还有通译的水平,除了她没有人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她在跟霍无伤的信里说了这里面有造船厂的工人,有枪炮厂的工人,有学者,有纺织工,医生。还有不少海盗,当然他们坚持他们是正规的海军。杨琪把他们都雇佣回来,具体怎么安排还是要跟霍无伤商量。

    现在杨琪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吃睡然后学说话,不然跟他们无法正常交流,总不能她去给他们做翻译吧,而且她也是只能听懂一部分,他们语言乱七八糟的,就这百十人他们来自六七个不同的国家,语言也有差异。还好他们都是信一个教的,不然还得干架。不过他们能到这里来,就说明他们是干输的那一部分。

    养活这点人还是很轻松的,于是广州城里就会看到有一群番人拿着钱到处买吃的,经常买不到还要饿肚子。

    三月初,田夫人的信就送来了,她等玥姐儿出嫁了就会带着珏姐儿先到广州来,等着杨老爹派人来接她们去南越。

    朝廷没有在南越六省设总督衙门,只是设立了巡抚衙门,杨老爹去了户部左侍郎的差事,成了第一任南越巡抚,为了能更好的节制六省,加了右都御史。

    四月神机营五军营骁骑营开始回转,霍无伤随队返回京城,杨琪继续留在广州。

    田夫人是五月中旬到的,杨琪去码头接她。叫她蜡黄的脸,就知道她也一样晕船了。反倒是珏姐啥事没有,活蹦乱跳。

    “母亲,一路辛苦了。”

    “是够苦的,你看着安排就是了,我是没有精力了,现在人都还在晃悠。”

    “大姐。”

    “珏姐一转眼都成大姑娘了。我们先回去再说,这里乱糟糟的。”

    说着就扶着田夫人上了马车。

    “父亲回信了,说母亲先修养一段时间,他再派人过来接您。现在那边战事是没有了,可是事情太多,连巡抚衙门放在哪里,他们都还没有争出个结果。”

    “他不说也是要歇歇的,再坐船我都怕了。”

    “去那边陆路也是可以走的,就是要绕路,路也不好,现在正在修官道,没个几年是修不成的。还是坐船快,不过多上几回船习惯了就好了。”

    “大姐,还能上船去哪儿?”

    “这里是大码头,进出的都是大船,基本都是大老远过来的。旁边有个小码头,那里的船都是到附近的,或者出海打鱼的,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去船上出海逛逛。等下回带你去,可以钓鱼,捞海鲜。”

    “真的吗?那就太好了。”

    “我刚开始也是晕船,现在一点都不晕了。”

    说着话就到了,安排了田夫人去休息。珏姐儿就跟在杨琪身边,不得不说她精力充沛。

    “在船上快把我闷死了,开始还好,海真好看,可是久了就太枯燥了。”

    “二婶婶可满意了,觉得二姐夫哪哪儿都好,可惜你没能来。”

    “舅舅说三姐夫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还说三姐多半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表姐也想跟着来的,可是舅母不同意,说表姐夫也在这边,不合规矩。”

    “二叔考评又是上,舅舅觉得他还是呆在地方上好一些,二叔觉得无所谓,二婶有点意见。不过没敢说,只是偷偷的跟二嫂念了几句。”

    “大姐夫回京了,大姐你怎么还一个人留在这里?”

    “你大姐夫想继续留在南边,他回去给官家面陈,我就暂时留下来,要是他又南下,免得我来回折腾。要是官家把他留在京城我再回去。”

    “要是大姐夫能来就好了,我们又能在一起了。”

    “那可不一定,万一父亲跟你姐夫的衙门不在一处呢?”

    “那也比在京城好吧,到时我隔三差五就去看你,要是有小侄子侄女了,我还能跟他们玩。”

    “你想得后长远的。也不知道害臊。”

    “在别人面前肯定是装个样子的,在大姐面前就算了,你一眼就看穿了。可惜我的姐妹们的聚会我都去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了。”

    “这还真不好说,天高地远的,父亲哪怕是只做一任也是三年,要是多几任就更久了。”

    “啊,那要是爹多几任,我不是就要嫁在这里了…”

    “那也不一定吧。你都十二了,母亲那里说不定已经有人选了。不会把你嫁得这么远的。”

    “那大姐帮我探探,看娘看上的是谁,我也能有个准备。”

    “你要准备什么?”

    “当然是去相看啦,不然就稀里糊涂的嫁了,我才不要。”

    “你是官家赐婚的就不说了,玥姐儿可是她自己相看中了才同意嫁的,她别以为我不知道。”

    “来仔细跟我一说说。”

    “那天我出去买盐水鸭吃,看到玥姐儿跟陆三在酒楼说话,后来是陆三送她回来的。在这前面他们虽然相看过了,可是玥姐儿可是一直没有松口要嫁的。我们都觉得陆三长得不好看,主要是太黑了。”

    珏姐儿喝了口水。

    “第二天我又看到他们在一起,后来还是陆三送她回来的。第三天玥姐儿就同意嫁了。就跟你和大姐夫经常偶遇一样。她们定亲后也是隔三差五的偶遇,还每次都不带我。”

    “这妮子都不写信跟我说一声,害我还担心她。来信就说了亲事定了,婚期是四月。”

    “她成亲可热闹了,比你成亲还热闹,你成亲的时候人太少了。玥姐儿就不一样了,陆三家人好多,我都记不住,只知道拿了好多红包。”

    “对了,十七婶跟十七叔都来了,陆三还是十七婶侄子,就是隔的有点远。”

    “这我知道,十七婶来过了,就是急了点,还没来得及说几句话,他们都要回去了。”

    “十七婶都不认得我了,不过她家的弟弟可好玩了,我说给糖吃,他两就跟我走了,跟现哥儿小时候一样,脸蛋软软的,手感超好。”

    “就是有一点点的淘,来了两回就把院子里的石榴树给祸祸了。”

    “理哥儿跟现哥儿都在书院,年假都在书院吗?”

    “对啊,大哥大嫂跟他们一起都在书院,本来是要来苏州的,不过大嫂有了身孕,不好赶路,就没有来成。这不二婶把玥姐儿嫁出去了就马不停蹄的赶去了。”

    田夫人休息了,精神好了一些,说去看看珏姐儿,结果两姐妹说的正高兴。

    “你们倒是有话说。”

    “母亲感觉好点了没有?”

    “好多了,不过还得歇几天,这罪遭的不小。”

    “还是珏姐儿厉害,一点事都没有。”

    “就是在船上闷坏了,我怕她到处跑,就把她拘在船舱里,她难得的绣了几朵花。”

    “对了大姐,表姐夫呢,怎么没听你说起他?”

    “这还真的不知道,他们进入南越就是安置移民,各自到处跑,平日里不好找人,我还是二月收到信,也就是报了平安。别的什么也没有说。”

    “父亲让母亲你们等等的原因也有这个,衙门没有建起来都没地找人去。”

    “我倒是不担心你父亲,有安姨娘照顾他,就是珂姐儿还小,听说那里到处都是瘴气…”

    “安姨娘跟珂姐父亲安置在梧州了,没有跟他一起过去。”

    “怎么不送过来,好歹有个照应。”

    “这女儿就不清楚了,也不好问。”

    “一会儿我写封信过去问问看,怕是他忙起来疏忽了。”

    杨琪又问起了田家舅舅舅母,不自觉的说起田攸宁。

    “你舅舅给了周家两个缺,他们就屁颠屁颠的鼓动着老夫人要退亲,听说家里闹了一场。”

    “别的都满意,就是你说你表哥对婚事不热心,你舅母心里还是有点疙瘩的。”

    “所以才要说清楚,两边都是舅母舅舅,一个表姐一个表哥,我把话传清楚了,大家各自考量清楚。不过就我看来我这个表哥恐怕一心读书,可能在婚姻嫁娶上多半是还没有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