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寻找纯真年代 » 第二章 初恋太迟(2)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二章 初恋太迟(2)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嗯,不如,我送你回去吧。”拍完照,方铁军有意无意的说。

    “啊?你要送我回BJ?”贾晓珠瞪大了眼睛。

    “是啊。”方铁军肯定的回答。

    “啊???”贾晓珠有点不知所措。

    “走吧,咱们找人拼车。”方铁军似乎根本不容她思考。

    贾晓珠想:“反正他也没什么事儿,去就去吧,刚好这几天两人玩得意犹未尽。况且,车钱还省了-毕竟是他主动说送我的-再说了,他有钱。”

    而且贾晓珠的成长环境,让她在吃喝玩乐这方面,全不如方铁军擅长,就听了他的建议,跟一个陌生散客拼了辆出租车。

    当时的贾晓珠,除了在宿舍里和其余女生的“夜谈会”中学习别的的二手经验,自己本身还不谙男女交往之道,也有点纳闷为何方铁军没选择坐火车。

    知道后来两个人关系升级了,贾晓珠才明白:“方铁军从上学就是追女生高手,他想要的,当然是更亲近的私密空间”。

    那天,在小车里,人与人的确挤得很近,尤其是他们两个。

    到了BJ,已近夜半。他们叫来高中时方铁军的好友,三人一起又去三里屯酒吧喝了一通,很是尽兴。送贾晓珠回学校,可学校宿舍已经关门,三个人去外面找了家旅馆。方铁军和好友睡床,贾晓珠坚持在沙发上,合衣半睡半醒,坐了半宿。

    昏昏沉沉熬到早上六点,贾晓珠回了宿舍,洗澡,补觉。

    近中午,贾晓珠又接到方铁军电话,三人又跑去二环内玩。就这样,三个高中时的同学在大四这一年再次欢聚,很是愉快地游逛了两天。

    这次,轮到贾晓珠去BJ火车站送方铁军回天津。

    三月底的下午,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在BJ站前广场,两个人在BJ春天特有的凛冽大风中合了影。

    第二天,方铁军给贾晓珠发来短信:张国荣自杀了。后来每次去卡拉OK,方铁军都会唱张国荣的歌。

    接踵而来的,就是2003年的SARS。

    每天早上,贾晓珠都能收到方铁军的短信,嘱咐她要小心,要保重。后来,对古文超级白痴的贾晓珠被方铁军的细心所感动,回了条短信:“谢谢相公。”

    “姐姐,嘛相公?相公那可似老公的意思。”方铁军在短信里模仿天津口音笑话她。

    “啊?”贾晓珠很尴尬,回信息:“我以为是秀才,书生或者公子的意思呢。”

    这段时间,贾晓珠跟方铁军都互生好感,他有意无意的,也告诉贾晓珠,他跟文科班那个被泼了一身水,闹得全年级都轰动的女友早就分手了。

    “我是个浪子,女人喜欢我,也许都是错吧,离开我,也算知错就改。”方铁军调侃着自己。

    “那你说,我是知错就改呢?还是就这样错下去?”贾晓珠字里行间读懂了对方的意思,话语中略带撒娇似的问方铁军。

    “你愿意的话,就错下去啊。”这一条发过来,是五月五号凌晨。

    贾晓珠永远记得这个日子,这是贾晓珠初恋开始的时刻,标志着她只有单恋和暗恋的情感生涯正式结束。

    第二天清晨七点,方铁军打来电话-给这个几个小时前刚刚确定关系的女朋友-他已经跟学校请假回老家避难了。

    非典肆虐的日子里,虽然贾晓珠被关在学校里,但她从未有过的觉得超级幸福,不用上课,每天就是做做运动,聊聊大天儿,还有,谈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恋爱。

    那一年五月,是贾晓珠异常繁忙,但又神清气爽的时光。因为她和方铁军确定了恋爱关系,恰好,她的生日在五月,而他的生日也是。可他们不是一个星座。

    疫情随着气温的上升,渐渐减轻了,方铁军从老家回校,顺路来了趟BJ,看望贾晓珠。

    贾晓珠欣喜若狂,跟系里编了个理由,一溜烟儿就跑出去了。

    远远的看见身形高大的他,从火车站出来。

    并肩走在一起时,方铁军有意或是无意碰一碰贾晓珠的手臂,几次后,就顺势牵住了。

    这是贾晓珠平生第一次与男人牵手。那一年,贾晓珠22岁。

    他们回了北语,去传说中的伍富超市,给仍被关在学校的可怜的室友们买了好多好吃的。吃过午饭,二人在街道边的树荫下,静静地坐着,偶尔说几句话,享受无言的浪漫跟甜蜜。

    特殊时期,路上行人稀少,他们尽情地享受着BJ这个拥挤的城市中,难得清静的二人世界。

    “这是?”贾晓珠指着他手上的一个白金素戒。

    “我奶给我的。”方铁军回答,转了转戒指。

    “我想要!”贾晓珠霸道地说。

    “嗯,你能拿下来就给你。”

    任凭贾晓珠怎么努力,都还是取不下来。后来还是方铁军自己摘下来,并给贾晓珠套在左手中指上。

    这是贾晓珠平生戴过的第一个戒指。因为那时的她,拿不出多余的钱来满足这种饰品消费。

    平素,贾晓珠在任何场合,都标榜她追求简洁风,在同龄女生眼里,贾晓珠似乎对女生都喜欢的珠宝首饰等话题常表现得非常不屑,在同学眼里,贾晓珠有一种特立独行的风格。

    “眼前这个男人,熟的不能再熟:他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贾晓珠也要享受一下女朋友的特权:“不用再装,连人,都是自己的,何止东西!”

    没多久,贾晓珠和方铁军都本科毕业了。毕业的前晚,方铁军很激动地打电话给贾晓珠,呼哧带喘的:“天津这儿下大雨了,我们一帮哥们儿,都在雨里狂跑,大学生活结束啦!”

    贾晓珠也受了这情绪的影响,心想:“这可比喊楼有创意多了,也更多了几分男人真性情吧。”

    很快,方铁军去了沈阳的省电视台工作-有权势的老爸帮他安排了一切。贾晓珠则等着这个假期结束,继续上保送的研究生。

    相隔六百多公里,方铁军无法在身边陪伴,但给她安慰的,除了戒指形影不离,还有每天电话那头传来的他好听的声音。

    方铁军在跟着实习老师学过朗诵后,在电话里给贾晓珠读朱自清的《春》。从那时起,贾晓珠开始迷恋男性好听的嗓音,甚至怀疑自己有恋声癖。

    暑假过后,贾晓珠开始了全新的研究生学习。方铁军的工作也越来越步入正轨。为了弥补不在女朋友身边陪伴的遗憾,他在贾晓珠的要求下给她买了只1米6高的毛绒玩具熊。

    因为尺寸太大了,方铁军跑了几个邮局,好说歹说,终于找到一家同意给寄的。贾晓珠取包裹那天,天上下着大雨,贾晓珠翘了节认知心理学的课,一早就跑到邮局取这只大熊,把它放在自行车后座上驮回学校。

    从此,贾晓珠不大的单人床,要留给它一大半。搂着大熊,贾晓珠觉得幸福无比。

    像很多两地的情侣一样,就连贾晓珠也想不起来,从何时开始,两个人开始了争吵。

    贾晓珠开始要求方铁军来BJ工作:“你那个神通广大,有权有势的老爸,一定有这个能力办到。”

    而要求方铁军让步,放弃沈阳的同时,贾晓珠却是坚决不愿意毕业后回老家工作的:“渴望自由的小鸟,好不容易从笼子逃走,怎么可能再回去。”所以,她不知道彼此是否就一直两地分下去。

    当热恋逐渐退去,贾晓珠开始认真思索二人两地相隔的状态,是否有个期限。此时的贾晓珠还是学生,从未工作过,不知道社会和学校完全是两种游戏规则,也无法体会方铁军刚开始工作的艰辛,尤其是心理上的艰难。

    贾晓珠只想一个问题:“和他就这样分下去?等下去?这样现实吗?”

    这样的想法多了,贾晓珠自然开始怀疑这段感情,能不能走到底。

    越来越多的争吵。

    越来越多的误会。

    像一个怪圈。

    方铁军反复说:“猪猪,咱们周围优秀的人太多。”

    贾晓珠反复说:“你电视台的环境我能放心吗,你以前又有过那么多女朋友。我告诉你,BJ这么好的环境,中国任何一个其他地方都比不了,再说全中国只有这一个首都啊,六朝古都啊,你在沈阳,能有这样的博物馆、世界级的画展看吗!”

    贾晓珠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不祥的想法:“狗改不了吃屎,方铁军就是不来BJ,是不是又有了别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