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寻找纯真年代 » 第十七章 梦一场 1 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十七章 梦一场 1 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刚走出民政局大楼,魏晋兜里的手机震动了-姐姐的电话。

    “魏晋,你们领完证了吗?”姐姐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轻松。

    “嗯,姐,我们刚领完,才出民政局。”魏晋心里暖暖的。

    “现在什么感觉啊-当别人老公的滋味?”姐姐调侃着问弟弟。

    魏晋忍着苦笑-贾晓珠就在旁边,他不想让贾晓珠听到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能暂时敷衍着:“嗯,还行吧,我们也刚出来。”

    姐姐听出来魏晋的回答中,不仅顾左右而言他,而且语气透着没那么高兴,就没再继续开玩笑,只是奇怪:“怎么你们这么晚才领完啊?我以为你们早就办完了,那你们一会干什么去啊?”

    魏晋说:“我们马上回亦庄,他们三个人等着我们俩一起吃饭呢。”

    姐姐说:“那你们赶快回去吧。老妈估计等半天了。”说完就挂了电话。

    二人从楼区辗转走到滨河路,坐上出租车,西二环南下绕五环,司机也是技术娴熟,风驰电掣的回到了亦庄。

    之所以风驰电掣,还要从姚家园的出租房说起。

    这一段时间,贾晓珠始终想把这套出租房好好利用一番。她反复上网搜索周边的房源,得出结论:“如果这套房子转租,一个月至少挣六百钱,哈哈,一年就是七千二!”

    虽然几次劝止,见贾晓珠或置若罔闻或话不投机闹情绪,魏晋干脆随她去。

    贾晓珠把东西都搬到通县,房子基本腾空后,很快就在网上找到了新房客。

    对方是一对八零后律师小夫妇,房东有一天突然通知她们,说儿子结婚要用,着急装修,他们无奈只好搬家。

    男律师在网上找房子,也看到贾晓珠的招租广告:“老婆,这房子看着还行,而且就在这附近。”

    男律师赶紧联系贾晓珠看房,看过之后,小夫妻很满意,而且为了不再被赶来赶去,答应年付。

    一方着急搬家,一方着急见到钱,于是双方约好了尽快交接,日期就定在六月一日下午5点,当面交钱拿钥匙。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贾晓珠更加得意于自己的“本事”:“我想办的事情,还没有办不到的呢!轻轻松松,七千二加上押金,来钱就这么容易!”当然,贾晓珠也不想和主动魏晋聊太多:“傻子一样,白捡的钱都拦着我。”

    从民政局打车回亦庄的路上,贾晓珠看时间-已经4点多了。

    贾晓珠赶紧给男律师打了电话:“真不好意思啊,我们今天领证的事,出了点意外耽误了,我们要推迟到6点多见面,好吗?”

    挂了电话,贾晓珠换了一副口气,朝着坐在副驾驶的魏晋,又开始了抱怨:“你看看吧,今天一堆事都赶一起了,你说你干什么行?整这一出,弄得咱们多被动,你说你妈还在等咱们。”

    在出租司机旁边,魏晋不想再在车里,掰扯两个人的私事,一直沉默不语。

    “人家房客还必须今天搬,他们原来的房子,房东孩子要今天搬进来准备装修,”贾晓珠眼睛看着窗外,嘴里嘟囔着:“我爸我妈晚上七点多还要赶火车,本来这一天,安排挺利整,都被你给搅合了,哼,真是没事找事。”

    魏晋仍旧没理她,他看了一眼出租车仪表的时间,心想:“一会到了亦庄,估计也真的没时间吃饭了。”

    魏晋拿出电话,给妈妈打通了:

    “妈,我们在路上呢,但不能吃饭了,你们现在先回家,在家里等我们吧。”

    魏晋妈妈有点奇怪:“你们怎么才办理完,出了什么事吗?”

    “没事,就是我们又回去姚家园取了一次照片,所以整个时间全耽误了。”

    “那,这包间就取消了对吗?那我们现在回家了啊。”

    “取消吧,跟餐厅说实在不好意思。”

    魏晋挂电话前,听到电话里母亲和贾长征夫妇解释的声音。

    闷热而狼狈的一天,每个人,手忙脚乱,一地鸡毛。

    出租车一路飞驰到了亦庄楼下,魏晋付了车钱,二人呼哧带喘的爬上楼,魏晋想好:“我和贾晓珠拌嘴,但不能让长辈们看出我脸上的不快。”进门前,他尽量装得平静和谐。

    魏晋母亲开了门,贾晓珠的父母也都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贾长征挤着笑说:“证儿领了吗?快让我们看看啊。”

    贾晓珠从书包里掏出了结婚证,贾长征双手接过来捧着,反反复复仔细的看,咧着嘴说:“好啊好啊,孩子们成家了,我们也放心了。大姐,你也看看。”说完递给魏晋母亲。

    魏晋妈妈拿过结婚证,大概翻了翻,说:“成啊,领了就完成了人生大事,剩下的就是你们好好过日子了。”又还给了贾长征。

    贾晓珠妈妈说:“贾晓珠啊,你今天算过门了,以后,你要好好孝顺你这个妈,不能再发小孩脾气。”

    看着眼前这一切,魏晋思绪游离在几个人之外,他感觉这一幕既虚幻又真实:“魔幻而混乱的一天,这一切都是真的吗?这一家三口,这一刻,和我家就建立了关系,我要管他们叫什么呢?爸爸妈妈?”

    魏晋依旧感觉到两个家庭巨大的落差,不仅仅是经济层面,还有从经济层面而衍生的行为模式。

    清早,从姚家园出发前,趁着贾晓珠换衣服这段时间,魏晋把时间安排和贾长征说的非常清楚:

    “叔叔,你们一会儿别坐公交了,打个车去亦庄,到了先坐坐,和我妈先在家喝点茶,聊聊天,等我们从民政局回来,咱两家一起吃个饭,就算家宴加婚宴,旁边的酒店很近,我订好包间,菜单也订好了。”

    “好,放心吧。”贾长征豪爽的说。

    魏晋还是担心贾长征不舍得打车,出门前,还特意嘱咐说:“叔叔阿姨,你们一定打车去,把发票留着给我就好,我给你们报销车费。”

    贾长征嘴里仍旧是左一个放心,右一个没问题。

    亦庄这边,魏晋妈妈早上起来,吃点早饭,就收拾屋子。

    按照魏晋告诉她的安排,魏晋妈妈看了看表:“估摸着贾晓珠父母差不多应该到了吧?”她看了看手机,没有任何来电显示。

    魏晋妈妈是讲老理儿的-怕贾长征他们迷路,就到小区门口,想迎他们。

    可日照当空,晒得人发晕,依然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魏晋妈妈心想:“出租车是绕路了,还是出了什么叉儿吗?”就着急的给魏晋打电话:“贾晓珠爸妈怎么回事啊,我这出来进去好几次都没看到人,按说早该到了啊?”

    魏晋赶紧给贾长征打电话,贾长征接了,魏晋赶紧问:“叔叔,你们打到车了没有?”

    “嗨呀,打啥车啊,俺们查到公交了,一会儿到了。”贾长征在电话里满不在乎的说。

    魏晋心里不高兴:“果不其然,满口答应就是不办。”

    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说:“叔叔,你们这站赶紧下车,打车去亦庄,我给报销。坐公交太绕了,你们路又不熟,我妈那边都等急了。”

    “成,我们一会儿就下车,你别管了。”贾长征答应说。

    “叔叔,我给过您我妈的电话,快到了给她打个电话。对了,您上了出租也给我打个电话,我跟司机说,怎么走不会错过出口,能快一点。”

    “哎呀,行了,你就别管了。”贾长征有点不耐烦。

    挂了贾长征的电话,魏晋给母亲打了电话:“妈,大热天的,别在楼下傻等了,他们快到了自然会联系你。”

    过了好半天,魏晋再次接到母亲电话:“怎么还没消息,酒楼来了几次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到呢。”

    魏晋只好再次催贾长征:“叔叔,你们究竟到哪了?”

    “啊,你等一下,我问问啊,”电话里,魏晋听见贾长征和售票员纹路的声音,贾长征告诉魏晋:“长虹桥了,是不是快到了?”

    魏晋快气晕了,心想:“坐公交绕到三环去了,反而远了。”

    魏晋焦急的催贾长征:“叔叔,你们真的别坐公交了,越绕越远。你们赶紧到站,下去打车,酒楼那边也在催呢。”

    “行,俺们这就下车。”贾长征仍旧满口答应。

    就这样,魏晋又催了几次。

    最后,贾长征夫妻俩干脆就像人间蒸发,任凭魏晋怎么打电话也不接了。

    从上午10点多,贾长征夫妇从姚家园出发,辗转到亦庄,已经是中午1点多了-全程3个多小时。

    魏晋妈妈心里自然不痛快,但礼数和面儿上还不能显出来,直接招呼到酒店,让服务员沏上好茶招待他们。

    长辈们的话题,除了那个特殊的时代,最后还是落到孩子身上。

    贾晓珠的母亲没贾长征那样咋咋呼呼,她清楚的知道两家家境上的悬殊,也知道自己女儿的毛病,唯恐贾晓珠以后由着性子,和魏晋家再有冲突,把事情搞砸。

    于是趁着倒茶的机会,主动向魏晋母亲表达了歉意:“大姐,今天早上魏晋都和我说了,说上次在通县搬家那次,贾晓珠不懂事,惹您生气了,你要怪就怪我吧,我从小太惯着孩子了,我替她给您道个歉。”

    魏晋母亲一下子明白了:“我说这小子为什么一大早就走了,原来是去谈这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