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本无意当皇 » 第十章:烟锁池塘柳

第十章:烟锁池塘柳

    国子监校场。

    比赛进行到这一步,已没有任何悬念,就要宣布结束时,贴身太监萧伴伴到了,当场对着所有人道:“传圣上口谕,谁能获得今日诗会第一名,免科举、入六部。”

    话落。

    场面似无风起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道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现今有机会能一步登天,谁能忽略眼下的诱惑?

    他们费劲心思进入国子监就是当成了踏板,即可以与皇子或有权的贵公子搭上关系,又能建立独属的小圈子。

    眼下好了,圣上一句话直接省去多年谋划,有心人瞬间变得跃跃欲试。

    等萧伴伴离开,校场立刻恢复了先前的混乱,但每个人关注点都是‘六部’两个字。

    “有点可惜,诗会即将结束,翻盘的机会不大了。”

    “可不是吗?关旭、杨宁、方洋…他们几个还是有真才实学的,否则也不能闯到最后一关,除非有大才力压群雄。”

    “有大才又能如何,这都结束了,难道重新比赛一次?岂非要陷梁国不义?”

    “无须重比,当初诗会初成立,曾设一附加项,一是同为第一名时再比赛一场,二是防止有不轨之人挑事端,三最重要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对对,确实是有这么一条,只不过多年以来都被人忽视了,如果谁自认为博学多才,可上去进行踢擂台。”

    “你们说,贾府那人会上去吗?以他的才华想必不难。”

    这般议论在多出上演,北静王想得比较长远,也是真心实意为贾府谋划,说到底他知晓一些不公开的秘密,尽可能想为之留一条后路。

    “贾兄,你的机会来了?”

    贾文和环顾看了一圈,见到很多人有想法,却不付出行动,犹豫了一会,决定道:“志在必得。”

    说完这句话,他越过人群,缓缓登上高台,对着快要决出胜负的关旭几人道:“在下贾文和,前来参加挑战附加项。”

    他做此决定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若是按照正常途径进国子监,至少两年无法回贾府,期间虽有休沐,但能利用的条件有限。

    何况,他在成长的同时,敌人也会进步,更别说还有个不确定因素贾宝玉,所以能不住在国子监最好。

    既然圣上打出了重赏的噱头,他焉有放过之理?

    “你就是贾府的哪个旁支?”

    关旭说话很不客气,嘲讽中含着一丝冷笑。

    “哼!别以为做出两首诗,就觉得有才华,劝你休要自取其辱。”

    杨宁语气轻蔑,慵懒的眼神闪着几分不屑,甚至不拿正眼看人。

    “贾公子之才,在下略有耳闻,只不过诗会附加项非同小可,请三思。”

    方洋笑眯眯道,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但隐约给人一种淡淡的疏离。

    哪怕关旭和杨宁嘲笑,贾文和也没有恼怒,笑如春风道:“在我老家有句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你们可能不清楚什么意思,但我一直反着理解,意思是承担某些事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责任条件,所以我上来了。”

    与此同时,台下乱成了一锅粥,仿佛到哪都不缺吃瓜群众。

    “嘿!他自称贾文和,该不会是贾府的那位旁支子弟吧?”

    “错不了,能够姓贾又是大家族出身,除了荣国府,没人了。”

    “你们说,他先前不出现,会不会嫌弃筹码太小,就等着圣上口谕呢?”

    “特喵的马后炮,要是早知道,老子刚出生时就发奋图强读书了。”

    台下的言论,并未影响到贾文和,哪怕他听见了也不以为意,笑容更甚道:“你们谁先来?”

    关旭脾气有点小暴躁,读书养成的心性也被磨没了,厉声道“竖子轻浮岂堪大论。”

    “志缺才疏妄称贤良。”

    贾文和丝毫不惯着,径直对骂了过去。

    关旭眼底闪过几分凝重,这个楹联固然不难,但贾文和几乎不假思索,可见此人是个劲敌。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贾文和差点笑场了,记得前世某爷电影中就出现这一幕经典桥段,而关旭出的楹联更是小说中装逼玩剩下的,简直小菜一碟。

    “你…”

    关旭心里不平静了,他名义上代表的是安南国,其实是土生土长的梁国人,要说学识也有,要不然也不可能从队伍中脱颖而出。

    本以为胜利在望,哪成想跳出个程咬金来,特么的断人财路不共戴天。

    “正式介绍一下,在下关旭,安南国人,效力于三皇子殿下。”

    “哦,我没兴趣知道,你要是认输就退到一边,若是不甘心,请继续出题。”

    贾文和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安南这个名称来自唐代的安南都护府,自秦朝开始SZ成为领土,只不过随着时代变革,逐渐成为了藩属国的存在……

    如今倒好,以为穿上马甲,就不认识你了吗?

    也就没机会,不然铁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

    关旭恼羞成怒,话说到这个份上,明眼人都懂,他倒好装傻充愣。

    不过一旁支弟子而已,牛什么牛。

    “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

    贾文和不假思索道:“南人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

    说完这个楹联,照这种情况对到天黑也分不出胜负来,他忽然想到了那个绝联,玩味的道:“我有一楹联,你若能对出这一局算我输,若对不出靠边站,如何?”

    “狂妄。”

    关旭自问不输任何人,只是才华被埋没了而已,他应承道:“请出题。”

    贾文和笑了笑:“烟锁池塘柳。”

    “简单,我对…”

    关旭如卡壳似得,一下子说不出话来,脸色异常难看,恶狠狠扔下一句话:“山不见水砖,走着瞧。”

    见关旭这么快出局,杨宁和方洋彼此一对视,皆看到了对方隐藏的忌惮,他们扪心自问,哪怕搜遍脑海也想不出下联。

    贾文和却不给他们机会,等了这么久该结束,于是开口道:“你们谁先来?写诗、楹联放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