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盛唐天启 » 第十八章:明经科考倒计时

第十八章:明经科考倒计时

    李旦“呵呵”笑了两声,他抬起脑袋。

    “跟你开个玩笑,那么认真干嘛,作为大唐的河东裴氏,肯定是归于我们大唐的,怎么会是我那不嚣舍妹的门下客呢?”

    “哈哈哈哈……”

    说完,他突然大笑起来。

    裴垣露出牵强的笑容,跟着他一起笑起来。

    李旦拍了一下大腿,脸上看着有些不悦,佯装不爽,“哼”了一声。

    “裴小子还在那跪着干嘛,快起来啊,要是让外人看到,他们还以为我在惩罚我们大唐的英雄呢……”

    裴垣松了一口气,他再次坐到那椅子上,右手放在大腿两侧。

    两手搭在的那月白色长袍的地方颜色深了许些。

    “你初来乍到,还没有住处,正好平康坊还有一处住宅空着,既然如此,那住宅便赏给你了。”

    李旦的话语间无比平淡,但充满了不容置疑。

    话音刚落,他在一旁的奏折中拿出一串钥匙,随后丢给裴垣。

    这分明是早已经准备好的。

    这发生的一切场景,全都在他的计算当中。

    裴垣有些愕然,他心里一惊,“叮叮当当”地接住钥匙,连忙起身行礼。

    “谢圣上赏赐。”

    李旦点点头,在旁边拿出一道奏折,将笔端正,淡淡地说。

    “你先走吧,等我有事会叫你,同样舍妹那边有大动作,也有立刻来告诉我。”

    “诺!”

    裴垣说完后,便走出紫宸殿。

    在他离去后没多久,郭元振再次出现宫中。

    “圣上,你觉得他是否可信。”

    “信不信,你知道。”

    李旦没有抬起头。

    郭元振欢笑着颜,两手全部放空,十指舒展,像是十分轻松的样子。

    ……

    “公子……公子,皇上没少奖励你吧,你看咱家怎么样,到时候可别忘了咱家呀!”

    “就算你不上咱家,您要看上令祖的份上,到时候您可要在皇上面前美颜几句。”

    裴垣刚走出紫宸殿便看到高力士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

    他本以为高力士只是客套一下,没想到真就在紫宸殿等了他半天。

    太阳早已高高挂起,天空干净地一尘不染。

    高力士跟在后面,笑嘻嘻地说来说去。

    裴垣感觉这太阳有些刺眼,他抬头眯了一下眼睛说:“我饿了。”

    “啊?啊……公子您刚刚说什么?”

    裴垣低下头,看了一眼自己肚子,并且指了指,他笑着说道。

    “我说我早上还没来得及吃饭便圣上匆匆叫了去,这个点好像快到中午了,我要去将他填饱。”

    高力士“嘿嘿”了两下,“公子那我就不打扰了。”

    他在衣服中掏出一块令牌。

    “公子,明天正午太子殿下在长安城东南的曲江池举行游宴,邀请了诸多才子,希望您当时莅临指导一下。”

    “嗯。”

    裴垣点了点头,随后面无表情地走出皇城,手里把玩着这一串钥匙。

    高力士看到他远去的背影笑着呼出一口气。

    ……

    裴垣走在长安城中,勾栏画坊,酒旗飘扬,便是踮脚望去,也看不尽万户尽头。

    时不时有大权大贵的马车徐徐驶过。

    他不经心地走在街道,他现在心中想的便是那四天后的会试考试。

    在大唐科举分为两种,一种叫常举,另一种叫制举。

    常举就是每年按照时间开考,总共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

    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因为难度过高,过榜人数过少,在高宗时期被废了。

    然后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裴垣报考的便是明经科。

    明经科考《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等九部经书。

    同时还有《孝经》和《论语》。

    总共考三场,第一场是填空,每个人十道题,基本都是经书的节录。

    差不多就是中间遮住三个字让你填空,十道过六道便可以。

    第二场考试就是口试,也就是现代的面试一般,考官问你十条经义,考生口答。

    同样和填空一样,十道过六道便是及格。

    第三道便是策问,便是考官出三道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论述题。

    书面作答,三道过两道,便合格可以通关。

    但是无论你通不通过,你都是可以可以参加下一场考试。

    进士科是淘汰制,而且题目灵活所以长盛不衰,要比明经科更加有含金量。

    曾有句话说过。

    “三十明经科老,五十少进士。”

    “公子,太平公主殿下命令你今晚酉时去太平坊找她。”

    突然他耳边传出一道细小地声音。

    裴垣连忙转过头,他站在原地转一周,他没看到那个跟自己说话的人。

    那人打扮的与周围百姓一模一样,他不想让自己发现他是谁。

    或者说是李令月让他掩饰自己的身份。

    而自己刚出皇宫没多久就被人准确无误的找到。

    李令月在自己刚离开的时候就派人来监视自己自己了!

    他低着脑袋,脸色有些难看。

    “呵……”

    他轻轻笑了下。

    先不管这些事,先吃饭还是好的。

    没多久他就走进平康坊,一旁的护卫没有去看他一眼。

    他倒是看了这个两名护卫。

    毕竟从今以后自己就住在这里了,这两个看守的护卫以后少不了接触。

    裴垣在想,若是自己衣不裹体那般,这两个护卫会不会拦住自己。

    他刚走没多久便看到一个客栈。

    “浙西道进奏院”

    这是客栈的名字。

    临近中午了,客栈很少有着空桌子。

    基本都是熟悉的老面孔。

    裴垣刚走进里面,左看看又看看。

    大多都是达官显贵。

    毕竟平康坊是临近皇城最近的坊之一,同时也是长安红区坊其中。

    而除了贵族、官僚子弟之外,便是赶考的书生。

    平康坊就处于举选人聚集区。负责科举考试的礼部贡院设在尚书省,负责铨选的吏部选院则在尚书省南面,他们都处于平康坊西北处的皇城内。

    国子监处于平康坊西面的务本坊中。

    许多举人从平康坊北面紧邻的春明门大街进入。

    同时,当时来京的举选人通常在京没有住宅,许多都住在平康坊的旅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