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盛唐天启 » 第五十章:大明宫外使

第五十章:大明宫外使

    大明宫内,一个粟特人领着一头异兽站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谈。

    “咚!”

    就在这时,一道鼓声传至大明宫内。

    “又是谁在登闻击鼓?”

    一位内侍急匆匆地手捧奏折对李旦耳语。

    李旦听到任命后,皱了皱眉,不情愿地打开奏折,没过多久,忽然眼前一亮。

    “三品大官,明经科省元河东裴氏裴垣击了登闻鼓,进士们正在登闻击鼓,等候朝廷裁决。”

    “他们上的这份奏章说,太学生以鲁菲之行泄一己之怨,有损士子之体。”

    众大臣听说是裴垣也击了登闻鼓院,既感到新鲜,又十分震惊,议论纷,莫衷一是。

    重新判进士科考与你明经科何干?

    李隆基愣了一下,侧着身子对李旦小声说一句。

    “不妨将他叫来看看。”

    李旦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那名粟特人,犹豫着要不要宣裴垣进殿。

    唐休璟和苏瑰也是一惊,他们看了刘幽求一眼。

    刘幽求不动声色。

    薛稷和薛谦光则面有喜色。

    李旦看看众臣,胸有成竹地说:“礼部尚书主考官薛稷。”

    薛稷急忙出班应道:“臣在。”

    李旦和蔼地说:“朕看了裴垣的科考文章,颇觉独树一帜,其中多数典故意蕴深远,这朝廷之上,不知有几人是为我大唐真臣?”

    薛稷一脸惭愧,无奈地说:“蒙圣上错爱,微臣不知。”

    李旦微微一一笑,目光转向苏瑰,说。

    “苏丞相,你可是史学大家呀,你可知这朝中何人乃是重臣?”

    苏瑰嗓门很大,立即回答道:“微臣他那首诗只觉好,但不知何人是!”

    他的话引得众人一片笑声。

    李令月略一思索,对李旦说:“圣上,何不把裴垣叫来,当面问个清楚啊?”

    刘幽求听了,大惊失色,急忙奏道。

    “圣上,万万不可,外交大使在此,本朝从无此先例,只怕此例一开,礼法大乱,请皇上三思。”

    薛谦光笑着说:“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昌大人博闻强识,就请刘右丞为圣上指出谁为真正大臣了。”

    刘幽求自然也不会知道,支支吾吾地说不上来,只是怒目圆睁地看着薛谦光和薛稷。

    而李旦脸上却掠过一丝神秘的微笑。

    若是私下他们恨不得将对方全家族谱说个遍,可在大明宫内,无人敢放肆。

    他们不敢多说,只能说不知道就罢。

    姚元崇最善察言观色,此时上前奏道:“圣上真是求贤若渴,依臣之见,人才难得,该当裴垣上朝来问个究竟。所谓礼法,确乎不必过于拘泥。”

    两位仆射都是一惊,惊讶地看着王理。

    同是太子一脉,他为何反过来?

    薛稷也是一惊,暗叫不好。

    但只听李旦顺水推舟地说:“好吧,那就宣裴垣入殿。”

    内侍高声宣道:““天启圣王”新科省元裴垣入殿!”

    声音回响,久久不散。

    李旦对着粟特人笑了笑:“没让客人扫兴吧!”

    那粟特人他不敢多说,只好言:“依上国之言。”

    登闻击鼓愿内。

    裴垣对着几人挥了挥手,他们还想要说,但被他堵上了。

    “我自有妙法。”

    他是这样说的,但是对着的却是大吃一惊地宰相三子。

    两边权衡。

    内侍带着裴垣匆匆进来。

    裴垣进殿叩拜道:“明经科省元裴垣叩见圣上。祝贺大唐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旦和蔼地说:“苏轼平身。听说你击了登闻鼓,你可知朕宣你入朝所为何事?”

    裴垣躬身答道:“回圣上,学生不知!”

    他把自己按在书生的名分上,并未以三品宰相之职。

    李旦说:“朕宣你入殿共论太学体利弊。以省元上殿论事,国朝以来你是第一人。你可知无不言。”

    裴垣再次跪下,“谢皇上隆恩。”

    在场众人看着演戏的二人不明所以。

    不知道还以为裴垣真是一个省元。

    李旦笑着说道。

    “裴省元,不知你在诗中所写的那种官员,这朝廷谁是?”

    裴垣没有半点惊讶,这些好像都是他计算好的一般,淡然道:“皆是。”

    李旦大吃一惊,没想到裴垣会如此作答。

    “哦?”

    裴垣笑着说道:“这些官员都是五品之上的大官,是圣上您钦点尚书选定的,莫不是有人再说您眼光不好?”

    朝廷中的官员恍然大悟。

    终于知道为什么裴垣可以如此年轻便是荣誉三品了。

    将整个朝廷的重臣都夸了一遍,并且将功劳几乎都归于李旦一人。

    无论是谁不敢打破僵局,毕竟反驳了莫不是再说自己不在这一列?

    “诸位可知这位粟特国大使带来的“神兽”?”

    李旦指了指粟特人身旁大木笼中关着一头通体金黄、似马身而鹿角的大兽。

    众臣哗然,面相规,有惊有喜有怀疑,表情不一。

    两位仆射,众多宰相等人连连摇头,他们从那位使臣傲慢的神情中看出些不对。

    “此乃麒麟。”

    这时,苏瑰出班麦道:“恭喜唯下,贸喜陆下,天降此跳间,说明隆下仁德感天地。”

    刘幽求也附和道:“陛下,此乃吉祥之兆啊。”

    薛稷出班奏道:“陛下,麒麟一事,古史虽多有记教,确证。陛下不可尽信。”

    宋浑声如洪种地奏道“小邦机诈,不循正道,以它物冒充麒麟亦未可知。圣上宜乎慎重。”

    姚元崇笑着说道:“性下德化广板,天人共襄,外物不足感我圣主。”

    李隆基在他身边大声说道:“圣上,臣以为是不是解麟,还是看看再下结论不迟。”

    李旦点点头说道:“言之有理。”

    苏瑰上前奏道:“陛下,为两国交好,就当麒麟收下也是无妨。

    宋浑奏道:“陛下,不可。若不是麒麟,我大唐以麒麟之礼收下,那人可就丢大了。”

    李旦皱眉:“那当如何?”

    如今整个朝廷不在以一脉为称,齐心协力,好像多年老友一般。

    又是一片沉默。

    裴垣看了好久,讥笑一生,打破沉默,坚定地说:“陛下,此乃交趾的鬼蜮伎俩。送此物来,若不识,则笑我大唐无人:若当麒麟收下,则会始笑天下,交趾以后则不再尊重我大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