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盛唐天启 » 第五十二章:文风改革

第五十二章:文风改革

    李隆基与李令月两人对视一眼,刚想开口便被李旦压了下去。

    后代史书中记载的李旦—:“长而温恭好学,通诂训,工草隶书。”

    不争强好胜,在乎情理,可以为了家人放弃天下。

    便是被母亲当做提线傀儡数十年亦然对她无怨无悔,是儒家真正意义上的孝子。

    若是直白了当的说,那便是懦弱无能,毫无帝王尊严,损大唐圣人之面。

    愧为李唐王室正统,碌碌无为,与其兄一般平庸未有作为。

    身临其境之下,裴垣抬起脑袋他的眸中倒映出他那副由然而发的龙颜。

    他轻轻笑道:“我是大唐的臣子,行的正坐的直,若是多位河东裴氏引领高官,并且都是京都之上品。”

    “那会如何?”

    “不言而喻,权利就是无底洞,长安城实则为一头通天巨兽,它收纳着世间的阴暗与肮脏污秽。”

    “纵使有能力,也只可为下层小官,不能任由昔日大官再来京城,这是我身为臣子的本分。”

    李旦“呵呵”笑了笑,亲自为他斟好茶水,递给他。

    裴垣起身,接过茶水,直接一饮而尽,继续说道。

    “微臣母亲体弱多病,一直想有朝一日可以见到我做成真正百姓之官,而若真的如此之作,实在愧对吾母,不合孝道。”

    “晋人刘毅在守制期间曾穿孝服作战,不断荤腥,也不曾夫妻分居。都是后世腐儒,曲解圣人之意,戕害人之本性。微臣为报皇恩心切,二为了却母亲心愿。”

    两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对于裴垣的口才,他们真心佩服。

    突然他们皱了皱眉头。

    会不会他其实是李旦的人,而且这次表演是故意敢给他们的。

    不可能,作为如今的大唐圣人,岂会需要一个世家子弟?

    李旦瞬间转怒为喜,笑道:“朕乃当朝皇帝,就算再是如何,又怎管的了你家中事,国家大事还等朕焦头烂额呢!”

    “如今也是时候进行文风改革了,太学生文辞华丽,太宗祖上当时的改革再次倒退回去。”

    他转过脑袋,看向已经坐下默默吃食的李隆基,笑着说道:“我想太子也不会不同意吧!”

    李隆基叹息:“此次科举我早已知晓结果,太学生的那些文章诗词的确只是辞藻华丽,或者说根本上不得诗词之说。”

    “既然你那边没问题,那便由镇国公主门下的张洎宰相来主导了,由我们的小裴大人作为辅助,你们二人提供帮助,不知如何?”

    这次他先是丢给困李令月一个盘子,紧接着对三人都明说。

    裴垣知道,他是外人,所以一开始以此开刀。

    接着就是如今皇太子李隆基乃是当朝第三权望之人。

    最后便是整个古今最雍容华贵的镇国公主李令月了。

    他根本容不得三人拒绝,象征着绝对的皇家权利。

    而附近有着多名护卫下人以及宦官。

    就是为了以防屋中只剩四人,君臣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

    或者说,他最一开始登闻击鼓,再到大明宫内“斩首”粟特外使,最后边是如今的邀宴。

    这时才想明白。

    裴垣呼了一口气,早在最一开始禁止去私自觐见便规定好了。

    料定他会这样做。

    登闻击鼓是重罪,如今他手里没有任何把柄在李旦手中。

    而这次他必定会遭到太学生的攻击,这样他可以被李旦名正言顺的“斩于马下”。

    “圣上,臣在与太平公主殿下返京之时,见一些官地昏庸,员工无能,任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满野,微臣想要整治,就做出真真正正实在的政治绩,以挽救民生,扶危济困。”

    裴垣想了一下,直接跪在地上,掩面哭泣。

    李令月没有回应李旦的那句话,笑着说道。

    “裴垣,文风改革乃是大事,关于国运,一个地方的区区政绩安能相比,切莫一叶障目,要以朝廷大局为重,你若外放,年轻一代谁为此承担?”

    裴垣摇了摇头,叹气。

    “公主殿下,文风改革大局已定,如今比文风改革更重要的是法度吏治的改革,而只有去地方上身体力行,才能实地了解我大唐积贫积弱之现状。

    “建立革新大业,推行新政主张,如今朝廷大臣年事已高,我等年轻人责无旁贷。”

    他再次回绝,若是平时两人会一肩挑之。

    但这可以说是众目睽睽之下,必须要按照官场最基本的流程来一步步循环渐进。

    同样,他也不相信李旦会将自己直接扔出京城,去地方政府为官。

    李旦听完此语,表现出自己果然没有看错裴垣的表情。

    让人知道裴垣是忠君爱民,日后定堪为大唐宰辅,但又想到自己来日无多,实在舍不得这样的人才离开自己,遂为难地说道。

    “可朕的身边也需要人哪——用膳吧!

    用完御膳,李旦感觉意犹未尽,令裴垣再陪自己散散步。

    李旦笑着说道:“裴垣啊,外放的事就暂缓吧!朕以为,你更适合在朝廷为官。”

    裴垣看到周边的护卫,自知强谏不行,于是说道:“圣上,微臣有一祈求,不知可否?”

    李旦也注意到突然来的官员,略微点头。

    这人不在之前饭宴那时,如今必须要再次推脱,心中不免有些悲哀。

    但对于这些繁琐的礼仪觉得有些麻烦。

    同样他拉着几人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让天下人知道裴垣在他这里明面的地位。

    这样大刀阔斧的开始改革才会更加稳妥。

    裴垣用手一指,说:“伏乞陛下极目远望。能看到何处?”

    李旦疑惑地向远处望去,说:“仅皇城而已呀。”

    裴垣回道:“陛下极目远望,仅皇城而已。而微臣若能外放地方,陛下的双目就能看到百姓的家中。陛下,就准了微臣所奏,外放微臣,让微臣去为陛下办理实事吧。”

    “今日皇城事多,等过去了,朕自会赐你都督之位,前往地方行政,为我大唐做出表率,从而引领天下。”

    裴垣“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十分诚恳的样子。

    “谢圣人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