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青阳圣主 » 第五章 内山

第五章 内山

    谢行空身后的刘庚、胖墩、梁婉怡都好奇的打量起仙禽环飞、银瀑高悬的几座仙峰,李修年也包括在内。

    尽管看过诸多特效大片,玩过不少3A大作,置身其中的震撼是完全不同的。

    “这才叫前有绝景啊……”李修年深深吸了口灵气充足的清新空气。

    “天色不早,速速随我入山吧。”谢行空耐心等他们欣赏了一阵才转头对几人道,而刘庚等人早就迫不及待,纷纷点头跟上。

    他们走过朱红山门,进入内山范围,刘庚神色一直颇有激动之色,李胖墩也口涎直流,念叨着晚餐定要吃鸡腿吃个过瘾。

    李修年本想打趣对方进了山门说不定要辟谷,到时候别说肉了,粥都喝不得。但是又不能肯定这个世界有没有辟谷,不想惹人注意,而他和胖墩也不熟,所以没有说出口。

    “刚刚的美景带来的震撼感让自己有点松懈了,得注意点。”李修年暗自审查了自身心态,告诫自己。

    把注意力集中回前路,已经开脉的李修年在呼吸间也注意到,随着他跟着谢行空拾级而上逐渐接近内山那六座高峰,空气中似乎夹带着特别的东西。它们在呼吸中如同过电般顺着鼻腔进入肺部,令吐纳变得格外有力。

    微微的酥麻感和暖洋洋的感觉流过肺腑,爬山的微微气喘感很快平复,而且虽然微小,李修年逐渐感觉到体内那些杂乱的即将逸散的气被重新囊括在经脉中,缓慢聚拢。

    “内山门确实有所不同,‘灵气’充沛,难怪常长老反复强调内外山门的仙凡之别......”李修年悄然打量了几眼前方的刘庚等人,梁婉怡是变化最明显的,原本刚走出竹林,这位肥胖姑娘就气喘不止。

    可如今,在她自己还沉浸在仙门风景、喜悦于自己终于进入内山门时,进入内山门范围的她不知不觉间呼吸已经平复,甚至还有余力与刘庚、谢行空边爬山边攀谈。

    李修年收回目光,他和仍不知道名姓的壮汉是这个队伍里较为沉默的两个,但好歹李修年已经和刘庚互相介绍过了,壮汉还是没有交流的意愿。

    越攀越高,树木逐渐变得稀少。到了山顶,走在后方的李修年先是听到了前面三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看见谢行空笑而不语的背负双手翩然而立,随后即使是他,也克制不住内敛,微微睁大了双目。

    走过石阶无数,到山顶已至此山尽头,郁郁苍苍的林木已尽,视野骤然开阔。一道断崖横亘于前,而远处长生宗六峰立于云海之上,似远似近。

    “这就叫云深不知处......”李修年暗自咋舌,四下打量。此处的山顶耸立着一座青竹与柏木建起的亭台,半是坐落山顶,半是悬于断崖之上。

    断崖上绵延出的木桥似是一座渡口,以天堑为底,云雾为海,仙禽为游鱼,渡口悬停着一艘红棕色的木船,船头无人,船帆轻扬。

    李修年回过神来,心里只是越发警惕:“这长生宗内山美轮美奂,真如置身仙界;可我服下丹药时看到的笼罩山门的黑色,明显不是好相与的……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几位师弟师妹,随我登船吧。”谢行空清朗出声,把还在出神的几人心思唤回,然后先一步登上了空中飞舟。刘庚等人按下激动心情,紧随其后,李修年倒数第二个登上小舟,壮汉最后一个。

    不知是否是谢行空悄然催动,在他们尽数登上站稳后,小舟便向云海深处飞去,启动时因为惯性,加上几人仍在痴迷于云海之景,也就只有拥有丰富经验的李修年提防了一下起步惯性,除他和谢行空外,几人都站立不稳踉跄了一下。

    梁婉怡刚好撞上身后的李修年,在视线中急速放大的身影让李修年瞳孔微缩。不过他也没有躲开,因为一旦闪开对方必然跌倒,让女生出丑实在不是他的本意,于是一手扶住船舱,一手曲臂扛住了对方的背。

    一刹那间,连李修年这具身强体健的身体都脖子梗红,扶住船舱的手和支撑对方背部的手都使了不少力气才没一起栽倒。好在梁婉怡惊慌之间脚步乱踏之下也勉强稳住,等彻底站稳,李修年立刻收回手拉开礼貌的距离。

    “多谢李师兄。”梁婉怡笑得有点难堪,看着脸色憋得微红的李修年拘谨道。

    李修年微微摇头,示意无碍,还是没有说话,做足了沉默寡言的人设,心下却暗叹:“也多亏刚刚知道肯定会有惯性,按照本身习惯选了背靠舱柱的位置,否则刚刚未必撑得住梁婉怡。”

    虽然这具身体颇为强壮,飞舟启动的速度也不是非常快,有防备的情况下,李修年完全可以站的很稳。可他思维上还是以自己原来身体坐公交车的经验应对,碰上这样的事,倒是机缘巧合了。

    同时李修年也暗暗疑惑,以谢行空的温和作态,完全不提醒初次乘舟的几人是他经验上疏忽了?

    若说他是第一次来引路,接触的都是修仙的师兄师弟,忽略了他们只是凡夫俗子,倒是勉强说的通;可如果他真有一直以来表现的那么平和,现在也不至于不发一言,宽慰尴尬的梁婉怡几句,或者解释自己的疏漏。

    “说明他确实没有看起来那么好相处,看似平和实则倨傲......而且不加提醒,到底是疏忽还是故意还两说。”李修年冷眼旁观,装作欣赏云海美景,把脸偏到谢行空看不见的地方才敢略微出神思考。据他看来,梁婉怡和刘庚都还没察觉问题。

    至于壮汉是否看出,因为李修年直觉感到对方不是好相处的,目前也不确定自己和他会不会被同一个峰主选中,未来未必交集的情况下他不想惹麻烦,不去揣测探究。

    谢行空是什么样的人,李修年也不关心,留几个心眼就是,反正未来还是不确定有没有交集。

    因为李修年并无鄙夷或是奚落之色,只是寻常对待,梁婉怡尴尬的情绪才缓解了不少。再次偷眼打量了他几下,直到李修年都没法假装没看见,回过头来回以礼貌的微笑,梁婉怡这才又烧红了脸颊,触电似的收回目光。

    李修年悄悄吐了一口气,对方再盯下去,他就要兜不住沉稳寡言的人设破功了。

    有了这点小插曲,好不容易摆脱不自在的李修年刚想继续赏景,就发现飞舟以不慢的速度,已经来到了群山环抱的主峰寒天峰前,横跨了大半云海。

    李修年下意识探头看了下后方来时的山峰,发现从里面看来其实两者相隔并不远,之前那种缥缈的遥远之感多半是因为护山阵法迷惑了视线。

    几人跟在谢行空身后陆续走下小舟,此处渡口连接的是一处削平了山峰铺上青石所修的巨大广场,此时天色已晚,黄昏暮色洒在其上,广场中央青石有异兽朱纹,不过李修年没法辨认出那是什么,只看出那抽象朱纹似虎无尾,长有两头,身绕腾蛇,又有许多辨不明的条纹。

    不等李修年深入分辨,谢行空已带着他们越过此处,继续穿过广场,来到了广场尽头耸立的背靠青山的朱红大殿前。

    大殿内此时幽幽暗暗难以看清布置,大门敞开却无人在内,而大殿正中央挂着的牌匾写着三个颇具古拙意味的篆字:“连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