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四大发明开始 » 第六章 百兵楼、百工坊

第六章 百兵楼、百工坊

    刘瑞领着张峰先到了百兵楼,门口有两个身披甲胄的士卒拦住了他们:“请出示身份牌。”

    刘瑞率先掏出了木牌交给士卒,张峰见状,也从腰间解下玉牌递了过去。

    士卒检查后,相互看了一眼,双手递还身份牌,对两人说道:“刘瑞你可到大厅选购武器,张峰张公子可以上二楼选购。”

    张峰一愣,忙道:“我们两个是一起的,可以跟他一起上楼吗?”

    士卒回道:“可以,张公子可到大厅为其办理随行人员手续,如随行人员在百兵楼闹事,您将承担连带责任;且二楼物品仅可由您办理,如后续有人仪仗此武器犯事,您也会承担连带责任。”

    张峰抱拳道谢:“多谢提醒!”

    士卒回礼:“不客气,请进。”

    两人便入了一楼大厅,张峰带着刘瑞去办理了手续,刘瑞高兴的说道:“今天终于能上二楼了,父亲也只能自己上去,没想到世家大族竟然可以带人上楼。这百兵楼是科学院旗下商行,大宋境内每座城市均有其分店,据说每上一层楼都需要更高的身份,每层楼都有士卒守护,四楼甚至有锻皮境武者护卫,仅大族族长和县令、县丞等人可入内。”

    张峰听着刘瑞的讲述,对百兵楼有了些了解,这就是会员分级制度和担保制度嘛,只不过会员是按照阶级自动区分,而不是直接以财力区分。高级会员可以购买的商品自然比普通会员要更好,连带责任的制度则是为了保证武器的合法使用,有了连带责任,自然会对其更加重视,且高阶层的监督能力也比普通老百姓要强很多,毕竟世家大族也好,官员和高阶武者也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网,有了连带制度,若购买者犯事案发,对应担保者为了减轻责任,自会发动力量将其捉拿归案。

    刘瑞看了一眼楼梯,压抑住心中的兴奋,对张峰道:“我先带你在一楼看看吧。”

    张峰点头道:“好的。”

    于是,刘瑞便带着张峰开始逛一楼货柜。

    首先去的就是刀剑区,一把把闪烁着寒光的刀剑挂在墙上,虽未开刃,但已流露出锋锐之意。一楼的刀剑均是百炼钢所打造,虽不是大师名作,却也称得上精良武器。刀剑区有各种类型的刀剑,如九环刀、开山刀、细剑、阔剑、单刃剑、匕首等等,几十上百把不重样的刀剑晃得人眼花缭乱,价格则在一两白银到百两白银不等。

    刀剑区逛完,便到了弓箭区,反曲弓、硬弓、长弓等各式弓箭也都挂在墙上,其中甚至还有几把不同大小的复合弓。弓箭区连接着靶场,若有需求者,可在靶场测试精度和手感,自由选购。当然,除了弓,也少不了箭,普通箭、三棱箭、没羽箭、乌龙铁脊箭等等不一而足。各式弓箭价格也是一两白银至百两白银不等。

    过了弓箭区,就是长柄武器区,此处包括了长枪、长矛、长棍、关刀等多种长柄武器,也俱以百锻钢所铸,重的有三四百斤,轻的也有四五十斤,非习武有成或天生神力者不能舞之。长柄武器均为十两白银起步,最贵的一把青龙偃月刀甚至标价千两白银!

    最后便是奇门兵器区,长鞭、降魔杵、峨眉刺等等一应俱全,让人不由眼界大开。

    此外,还有一个定制台,有需求者可在此说明要求并交付定金,会有店员将要求记下,转交给锻造大师进行设计,并在一段时间后给出设计图,若不满意可提出要求再行更改,最多更改三次,若还未满意,则定金退还一半,此单生意作废,此楼不再承接此单。

    至此,一楼便算逛完了,张峰有些好奇,这一楼除了弩和甲胄等违禁品,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兵器种类,实在偏门的也可以定制,那二楼卖的又是什么呢?是材质不同,还是二楼可以售卖违禁兵器?他不由有些期待起来。

    他对着意犹未尽的刘瑞招呼道:“走吧,咱们去楼上了。”

    刘瑞赶紧跟了上来,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欣喜。

    又经过一道检查后,两人便来到了二楼,二楼的布局与一楼一致,差异便在墙上所悬挂的兵器上了。二楼的普通手持兵器倒也一般,只是都由大师锻造,更加坚固和锋利,但弓箭区的变化就非常大了,二楼的弓以复合弓为主,还有一把纯金属巨弓,弓上装着几个滑轮和一个绞盘,能让一个锻骨境武者轻松拉开这把巨弓,所射出去的箭有李广射虎之势。

    刘瑞渴望地望着那把巨弓,呢喃道:“这把弓是百兵楼二楼的镇楼之宝,乃是十五石的强弓,拉开需要有二百多斤的力道,整个敖东县就此一把,强过它的只有劲弩了,价值三千两白银,父亲说,待我突破锻骨境,就将其买下来作为传家宝送与我,不知何时才能得到!”

    张峰鼓励:“你努力习武,很快就能拿到的。”

    随意逛了逛,一个时辰很快就要到了,两人便出了门,去往坊市门口与刘兴会和。

    没多久,刘兴也推着空车到了门口,见两人在此等候,笑道:“时间还早,阿峰你怎么不多逛逛?”

    张峰迎了上去,回答道:“刚刚瑞哥带我去百兵楼逛过了,果然是大开眼界啊!以前从未见过这么多兵器!接下来咱们去哪里?”

    刘兴指了指一栋豪华的建筑:“那里就是百工馆了,咱们接下来就去那里。”

    百工馆地处城中心,与县衙仅百步之遥,管理着这座城里所有的工匠和械师,是一座三层高的大楼,门口人来人往,但进出者却不多。

    众人来到百工馆门旁,刘兴道:“此处闲人免进,非百工馆之人,仅能在每年的百工大比开始后才可进入,你们先在此等候,我先去寻个相熟的好友帮忙。”说罢,他便放下板车,到门口寻值守士卒通报去了。

    刘兴到了门口,从怀中掏出几两碎银递了过去,同时嘴里说道:“两位卫士,麻烦通报一下刘熙安大师,就说虎威村村正刘兴有事相求。”

    “刘熙安大师是吧?行,你现在这里等着,我去通报一下,不过大师是否有时间见你可就不一定了。”接过了银子,左边的士卒回答了一句,便向里面奔去。

    不多时,士卒便孤身回到了门口,对刘兴道:“刘大师还在制作兵器,让你们先至大厅内稍作休息,他一会就来。”

    说完,他打开旁边的一扇小门,里面是个仓库:“百工馆不许带大件物品及武器,请先放在此处。”

    刘兴转身回去,将武器卸到板车上,将板车推到了仓库中,就招呼着张峰二人在士卒的引路下进了百工馆。

    一刻钟后,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见到刘兴便大笑着上前道:“抱歉抱歉,刚刚手头正好有个活放不下来。大哥,咱们可是有段时间没见了啊,晚上一定要到我家去做客,我让弟妹做点拿手菜,咱哥俩喝点酒!”

    “不碍事,我也没等多久,倒是耽搁你的工作了。”刘兴也是迎上前去。

    刘瑞、刘磊也上前行礼道:“四堂叔。”

    刘熙安这才注意到旁边还站着几个人,他伸手摸了摸刘磊的脑袋,笑道:“小瑞、小磊今天也来了啊!小磊你这还是头一回到百工馆来吧?是不是打算好学习百工了?我早就说武道不好走了,又苦又累还危险,以后就跟着堂叔一起学习吧!你哥已经习武多年了,改不了道了,你还来得及。”

    刘磊尴尬地挠了挠头:“四堂叔,我也对百工没什么兴趣,打算习武,现在已经开始锻体了。”

    刘熙安一愣,看向刘兴:“那大哥你到百工馆是来做什么的?小磊还是有些天赋的,真的不走百工之路吗?”

    刘兴有些无奈:“你还是老样子,风风火火的,也不知道你这性子怎么就成的械师。这次是为了张峰来的。”

    说着,他将张峰拉过来,继续说道:“你这终日深居简出的,应该还不知道这个事情。这是张峰,永安张氏的小公子,几个月前因家中遭了天灾,投奔亲戚时遇险,被我所救,他与随从走散,不知道亲戚所在,因此暂时留在虎威村。近一年来,张峰创建了私塾,为咱们虎威村的孩子们蒙学,还写下了几十册的蒙学书籍,可谓是大恩啊!”

    听刘兴这么一说,刘熙安也明白了过来,忙见礼道:“多谢张公子赠书之恩,刚刚未曾知晓,有所怠慢,还望恕罪。”

    张峰急忙道:“不碍事不碍事,小事而已,不必记挂。”经历过城门口李东的热情,张峰也算对这个世界蒙学书籍的地位有些了解,但也没想到百工馆大师都对其视若珍宝。

    刘兴又道:“张峰今年已近及冠,因为某些原因,还未定下今后之道,但他对百工极感兴趣,因此我打算带他先好好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