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四大发明开始 » 第二十二章 通过

第二十二章 通过

    张峰全部介绍完后,冯进便让他暂时先退下休息片刻,考官们则开始互相交流,然而争议比较大,意见难以统一,主考官冯进则未置一词。

    所有人对指南针的功能作用都非常认可,认为这是可以流传千古的发明。但对于是否给予异等的评价,却出现了分歧。

    两位考官认为应评定为一等,不该为异等,理由是指南针其实只是磁石的应用,并非器械技术上的提高,甚至可以说毫无技术可言,哪怕只是一个孩童,花点时间也能做出来。

    另外两位考官则认为,配得上异等,虽然制作上没有技术瓶颈,但发现并应用起来本身就是一种技术,例如神农发现了五谷,谁敢说他评不上百工大比的异等?百工大比也不只是木工和器械,只不过以器械为主而已。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最后都将目光投向了冯进。

    这位神械师笑着看向张峰:“我认为可以评为异等。我们走百工之道的,向来都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只要知道了其中的原理,大部分人都知道如何制作,关键之处就在于这个原理。我曾经经历过一件事情:在十多年前,有个纺织商行纺织机坏了,怎么也修不好,于是那钱员外托人寻我,花百金请我帮忙,我带着学生过去看了一眼,画了条线,然后就走了,商行的械师看了划线,自然就修好了。那你们觉得是修理的械师重要还是那条线重要?”

    “自然是知道在哪划线最重要,没有方向,做的再多也是无用功,甚至是反效果。”

    听完了冯进的话,众人齐齐点头,全票通过了复考。几人将结果和理由整理成册,交给了工部尚书李纲良,他在检查之后,也附上了自己的认同意见,然后快马加鞭送往政事堂,交由宰相与官家审阅。

    半个时辰后,从皇宫中出来一个队伍,中间是一辆车,两边跟着几骑,前后更有仪仗队,慢慢向百工馆行去。

    他还未到了百工馆门口便放慢速度,遣一骑先行,通知门子:“速去请永安张峰至门口接旨。”

    不多时,队伍到了百工馆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位约莫四十来岁的官员,他身着紫色官袍,上面绣着山水,腰间则挂着紫鱼袋,正是三品大员。他面容严肃,双目熠熠生辉,走路更是虎虎生风,手上托举着一卷圣旨。

    此时张峰与众考官、官员们均已到了大门处,张峰立于正中,其余人分作两列,皆躬身相迎:“恭迎钦差!”

    那三品大员从众人之间穿过,越过张峰,当先向大厅中走去,众人依次跟上,到了正厅。

    “本官王昕,添为翰林学士承旨,今日有官家所制,门下省所出之旨意,前来宣旨,张峰何在?”

    张峰上前一步,跪拜在地:“草民在。”其余人也随之一同跪下。

    “张峰接旨。”

    “赐永安张氏张峰科学院修撰勅书:门下。朕绍膺骏命。朕听闻,永安张氏张峰行全君子之正,学造圣人之微,时起诸生之间,早推真相之器,贯通万物之微。驰骋六艺之学。可科学院修撰,为异等,赐进士出身。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宋大诏令集》,佚名,嗯,内容是拼凑的,取的宰相卷

    “臣领旨。”张峰接旨起身,自有宫娥将官服奉上,接着为其穿戴整齐。这人靠衣装,换上了从六品的科学院修撰官服,张峰一下子就显得威风了不少。

    “恭喜张峰荣获异等,从此官袍加身,官居六品。望尔不负圣恩。”工部尚书李纲良带头祝贺,其他人也纷纷祝贺。

    宣完了旨,王昕便告辞离去,百工馆执事则将此结果公诸于世。

    结果公布之后,外面顿时一片欢腾,自发的为大宋又多一个栋梁之材庆祝起来。

    张峰出门,骑上马,有侍从上前牵马,仪仗队开道,队伍绕城一周,最终来到大宋官舍,在此停下。

    张峰下马,侍从当先领路,来到一间宅院门前:“张修撰,此间官舍为科学院所有,现分予您,您可于此处居住。”

    “多谢指点。”张峰道谢。

    侍从又补充道:“您需于十日内前往大宋大宋皇家械学院登记造册,切勿忘了。”

    “自不敢忘!定准时前往。”张峰回答了一句,然后取出一块碎银递了过去,“多谢提醒。”

    侍从也不推让,收了碎银,才说道:“职责所在,乃是本分。”

    张峰回去告知张信喜讯后,便开始整理行囊,搬至官舍,又写了封信回敖东城传递好消息,官方的公告也将在近日放出。

    两日后,搬完了行礼的张峰置办了场宴席,请了同舍同僚以及百工馆几位考官一同吃了顿酒便算入住了。

    次日,张峰便打算前往大宋皇家械学院登名造册,算是入学。

    大宋皇家械学院紧贴着皇宫大内,占地极广,一眼望去确实看不着边际。

    张峰到门口,取出玉牌给门子检查后,门子就将其放行。

    学院内绿树成荫,道路纵横交错,路边坐着几个书生打扮的学子,此刻正摇头晃脑的读着天工开物和齐民要术,入神的很,倒是下了一番苦功。

    正在路上走着,忽然一只木牛从身边走过,张峰不由有些好奇,这里又没有计算机,木牛是如何保持住平衡的?只见那木牛又往前行了几步,竟然直接散架了!

    张峰正感觉游些惋惜,却见一辆没有任何人操作的四轮向真驶来,直接将地面上所有的零件全部拾起,装入自身车厢里,掉头走了。

    张峰的好奇心顿时被引了起来,他跟上四轮车,不多时就到了一个小湖旁,里面座着个瘦削的青年人,他的身边已经放置了十几只木牛流马在到处行动,并且还在继续制造中。

    张峰上前询问,那人回道:“我乃是诸葛廉,这便是当年先祖所制木牛流马,但我等后辈子孙无能,已近千年,仍未能重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