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四大发明开始 » 第四十四章 樊楼

第四十四章 樊楼

    隋堤很长,全场六百多里,两岸均种杨柳,都可以称作隋堤烟柳,不过众人自然不会走太远,约莫一个多时辰后就掉头回城了。

    这一路上,大家谈天说地,倒也算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待到回归京城,天色已经泛黑,汴京城内却仍然灯火通明,街边还有无数小摊小贩叫卖着,一片繁华景象。

    樊楼就是丰乐楼,其实距离艮岳并不远,只需原路返回即可。樊楼并非只是一座楼,由等高的三层楼又五座高楼组成的庞大建筑群,高低错落,富有韵律,每座楼既可以独立又能互望,楼与楼之间,高架飞桥,曲阑通幽,灯火与珠帘交相辉映,犹如人间仙境。

    其高虽只三层,但在下面建二层砖石台基,在高台基的基础上再立永定柱做平座,平座以上再建楼,所以樊楼虽是三层,却非常之高,增加了气势,位列七十二正店之首,号称大宋第一酒楼。由于樊楼过高,甚至高于皇宫城墙,因此面朝皇宫的内西楼不允许登高远眺。

    王安石曾为此专赋一首《登丰乐楼》诗,以抒发其登高的感受:“日边高拥瑞云深,万井喧阗正下临。金碧楼台虽禁御,烟霞岩洞却山林。巍然适构千龄运,仰止常倾四海心。此地去天真尺五,九霄歧路不容寻。”

    酒楼正门口挂着两串灯笼,每一个灯笼上都有一个字,分别为:庭上设华筵,雅客频倾金谷酒。苑中烹翠茗,高朋犹聚丰乐楼。又立一“欢门”,即竹木搭成的屋一般架子,上扎纸或绢制作的仿生花或灯笼,俗称“彩棚”。四围的栏杆,也都雕饰五彩花纹图案。整个樊楼都挂满了灯笼,犹如白昼。各楼之间,“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元夜则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樊楼楼上有六七十个阁楼(包厢),楼下则零零散散的铺着七八十副桌椅板凳。

    众人进了樊楼,就见到来来往往的茶博士、酒博士,按黄旭所说,樊楼上下足有近百名跑堂,每个阁楼都有一个人单独照看,楼下大厅则是每两三桌便有一人照看。

    有公主在身边,座位自然是不用愁的,张峰等人刚入了樊楼,就有管事上前相迎,直接引到内西楼三楼去了。

    “各位公子,公主殿下,请先入座。”管事微笑着拉开椅子,待大家入座后,又从怀中掏出了一叠以绸布写成的菜单,给每人各递了一份。

    “八糙鹅鸭、水龙虾鱼、小鸡二色莲子羹、五味杏酪羊、撺望潮青、百味韵羹。”赵梦瑶略略看了几眼,就叫出了一堆菜名,显然是熟客,“上一壶樊楼御酒。”

    黄旭没看菜单,等赵梦瑶点完菜,便说道:“那我便再加一道荔枝腰子吧。”

    诸葛廉笑道:“二位已经将我想要的都点了,我就没什么要点的了。”

    张峰则是还在看菜单,此时抬头道:“再加一份抹肉笋签,一盘枨酿蟹,一盘银丝肚,一盘羊蹄笋,再加一个水晶肘子。”

    管事一边听一边记,待张峰讲完,便唱了一遍菜名,又问了一句:“贵客还有需要的吗?”

    众人摇头,管事便躬身退去了,不多时,就听到了楼下管事唱菜之声。

    有茶博士将茶水奉上,照看这个阁楼的是一位侍女,此时就在阁楼外候着,见茶水送到,便一同进入为众人泡茶、倒茶,然后退回门外。

    张峰感叹道:“这地方真的是繁华,较上次所去的遇仙正店差异甚大,感觉不像是在酒楼,而是在王府豪宅之中参加宴席一般。”他甚至觉得,这地方甚至不比什么国宴厅、大礼堂要逊色了,虽说他并没有去过,但多少也看见过场景,完全没有樊楼之景。

    黄旭接话道:“那是自然,遇仙正店虽说也是七十二正店之一,但如何能与樊楼相比。不说其他,皇室御用酒除自酿外,只从樊楼采购,这可是贡品!何况,樊楼舞姬的歌舞也是汴京一绝。就此刻,上上下下怕是有几千人在此饮酒用餐。”

    又道:“樊楼毕竟是大宋第一正店,且曾经徽宗还曾在此内西楼与瀛国夫人李师师饮酒作乐,探讨艺术,传为一时佳话。可见樊楼之地位!有诗云: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来过此处,也留下了无数诗词佳作,为四方传扬。”

    张峰说道:“我虽听说过樊楼的名声,却也没想到竟是如此繁华。樊楼竟还有如此往事,不愧是大宋第一楼!”

    此时,五楼中间的台上,已有舞姬起舞,乐师奏乐,还有歌姬唱曲,好不热闹。边上阁楼之中,也隐隐传来歌舞之声,其中既有优美的古词,也有婉转的新曲。

    黄旭笑道:“樊楼之中出名的歌舞姬,比得上前朝平康坊南曲大家,经常出入官员府邸唱曲、跳舞,若是有人可以获得她们的认可,她们为其传唱诗词曲子,其效果甚至不差于有朝廷大员为其扬名。因此吸引了南来北往无数文人来此,久而久之,便成了樊楼的特色,也造就了樊楼的大名。”

    众人谈笑间,菜便上来了,跑堂将菜放置到阁楼前,由阁楼内的侍女接手。

    侍女以银针试毒后,就端到阁楼门口,轻轻敲了敲门:“贵客,百味韵羹来了。”

    “进来吧。”

    侍女将百味韵羹送上桌,又去取了瓷碗,为众人各自盛了一碗,放入瓷勺,送至每个人面前:“贵客请品尝。”

    张峰端起碗,用勺子轻轻搅了一下,百味韵羹随之而动,内中食材丰富,配色多彩,既有多种绿蔬,也有鸡丝、羊肉丝等肉食,还有虾仁、鲍鱼丝等海鲜,其中还夹杂着如莲子、百合等,悬浮在浓浓的羹中。他舀了一勺尝了一口,看着只是一碗大杂烩,却组合出了丰富美味的味道:“好!从未喝过如此美味的羹汤,只能用四个字形容:鲜香嫩滑!”

    众人也都各自喝羹,纷纷附和道:“确实不错。”

    喝完羹,其余菜品也陆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