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三十岁开始成长 » 别人的人生经验

别人的人生经验

    3月初,一一又得到一次晴空的回复。

    当时,晴空发了条微博:愿尽棉薄之力,为读者多写好书。

    一一质疑:棉薄?不是绵薄吗?

    她看到回复是一张百科词条的图,百科写的确实是棉薄。

    一一当做是和晴空又有了一次交流,这条微博、她的评论、小编的回复,她都截了图,发在自己的微博上。

    她给自己的微博改了名,叫一一的幻想世界。

    两天后,和平给她发了私信:嘿,你叫一一对吧?加微信不?我有朝阳的微信,你要不要跟他聊聊?

    朝阳出生于70年代末,也在国外留过学,后来定居帝都,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主要写历史题材的作品。

    一一想,多认识个写作圈的人当然好,重要的是,朝阳认识晴空。

    说不定,她能通过朝阳,跟晴空见面。

    她搜到和平的微信号,点击加为好友,没多久,微信提示告诉她,你们已经是好友,可以开始聊天了。

    跟着,和平就向一一推送了朝阳的微信号。

    发送好友申请时,一一加了备注,微博、头条、简书粉丝。

    光秃秃写个一一,别人怎么知道她是谁?

    她关注朝阳也没几个月,还没有看过他写的书,比较欣赏他写的博文,很有深度,她想学一学,让自己的文笔变得成熟,观点也变得有深度,不要看起来像小学生作文。

    朝阳通过好友申请后,一一问过他一个问题,一个人要怎么接近自己想认识的人?

    他回复了一个笑哭的表情:我也没有这种经验,那个人是你暗恋的人吧?或者,你请别人介绍你认识他?

    我想请的人就是你呀,一一下意识地就把这句话打出来了,还好没发出去,赶紧删了。

    什么时候,她去帝都,跟朝阳面基,他带上晴空一起,多好。

    一一提醒自己,对才认识的人,别说什么面基不面基,人家会误会,会把她当成一个轻浮的人。

    等到真的交了朋友,再来说这事吧。

    认识朝阳,不一定就能认识晴空,可起码有个机会,这得谢谢和平。

    对一一的道谢,和平只是回了个笑脸,告诉一一,未来的某一天,他可能会来广州玩,到那时希望一一带他到处走走。

    一一满口答应,当个向导,有得吃有得玩,多有意思。

    这机会,居然很快就到来了。

    4月下旬,和平在微信上说,我已经从上海过来啦,要到广州玩几天,这个星期,你有空吗?一起逛逛吧?

    看到微信时,一一在分公司的饭堂,排队打饭。

    和平随后又发来了一条微信,要不咱们等下一起吃个晚饭,讨论一下去哪逛?

    一一对着打好的20元一份快餐,嘿嘿地干笑了两声,回复:我在吃着了。又回复上一条:这个星期嘛,可能有点难,我得问问领导要不要加班。

    和平回了个嘴角向下的表情,最好可以哈,毕竟我难得来广州一趟。

    一一当然也希望可以,能聊晴空的人不多,有共同爱好的人也不多,能见面就尽量吧。

    她在微信上问了小康本周的工作安排,得知不耽误周末休息,就告诉和平,可以约在这个星期天早上,九点在离一一住处两个地铁站怨的地方见面。

    那天,一一起来后,给和平发了微信,他也起来准备。

    一一买了块马蹄糕,来到跟和平约定好的地方,几口就吃完。

    她刚把装糕的袋子丢进垃圾桶,有人在后面叫她,“嗨,丁一一你好。”

    E出口有个穿浅黑上衣和深黑牛仔裤的高个子,在对一一挥手笑。

    “嗨,你就是和平吧。”一一把真人和微信头像的照片对比,看着还挺像。

    “嗯嗯,我还没吃早餐,你吃了吗?要不我们一起在附近找个地方吃吧?”

    一一没吃饱,也不好意思让和平多破费,再说,她出门一般很少吃喝,怕找厕所麻烦。

    “我吃过了,你吃就好啦。”一一带着和平,往地铁站前面走了一段路,在小区通往马路的地方,有间早餐店。

    和平进去吃过早餐后,一一带着他往前走了几分钟,进了公园。

    这公园很大,他们沿着小路和假山走了几圈,就有点累了。

    “那有个亭子。”顺着一一指的方向,他们过去坐下。

    散步的时候,和平谈了他的工作和朋友圈,话题延伸到他的家庭,他的爷爷奶奶是如何到了上海,又是如何在上海发展,他的亲戚们又是如何到了全国各地,开枝散叶。

    一一插不上几句话,时不时点头“嗯嗯”几声,心中感叹,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家族啊,他们的发展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吧?

    “等下我们去哪啊?”和平把自己的话头掐住,一一想了几个地方,“上下九和BJ路?”

    逛的时候,和平几次赞叹,广州真的很繁华,一一问,那上海是什么样子呢?外滩也是这么繁华吗?

    和平哈哈一笑,“回去以后我发照片给你看,你就知道了。”

    吃完午餐,天上下起了小雨,一一带着和平,走进了一间博物馆。

    逛了一个多小时,他们在门口等长椅上坐下,和平有点不好意思,“今天都在聊我的经历,也没给你什么机会开口。”

    “哈哈,这有什么,你的经历很丰富啊,我正好取取经,说实在的,我目前正面临着事业转型的难题,不知何去何从呢。”

    和平也没给一一解惑,“这个别人就帮不了你了,你得靠自己去走出自己的路。”

    一一沉默地笑笑,来之前,她也想过要畅聊晴空,可来了又不想这样。

    像和平一样聊人生,聊家庭,这方面,一一没有什么好说的,她的人生磕磕绊绊,她的家庭平淡无聊。

    至于感情嘛,单恋的心情,也不好告诉别人。

    她喜欢晴空,是她自己的事,不必要求别人去听。

    一一望着窗外的细雨,问和平,“你的终身大事发展得如何呀?”

    “一般哈,我想你也还没成家吧?”

    和平看一一笑而不回答,劝她,“不要给自己设限,自信一点,潇洒一点,多认识一些人,我身边有不少年过四十还没结婚的女孩,她们都过得很好啊。”

    这真是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一一感谢和平的好意,送他到了车站。

    和平郑重地说,“今天跟你见面很开心,但愿还有机会。”

    一一也认真地点头,上了公交车,莫名地生出一股惆怅。

    参考了别人的人生经验,她的问题还是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