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三十岁开始成长 » 转变了方向的感情

转变了方向的感情

    2020年的这个春天,真是太难熬了。

    一一每天都过了十二点才睡着,熬夜让她没完没了地上火,用不着吃什么油炸烘烤之类的刺激食物,只要喝水少了,牙龈就老发炎。

    某天早上起来刷牙,她右脸那颗坏的牙,掉了一块,她害怕缺口尖利的角刺破舌头,不时去舔一下,真的把舌头划出了一个大口子,搞得她生活在紧张中,怕感染,怕患口腔癌。

    开头的一两个星期里面,她以为要好了,可舌头传来的刺痛感提醒她,口子还在呢。

    伤口要是在手上,贴个创可贴,一两天也就好了,但创可贴不能贴在舌头上,舌头又使用频繁,一会说话,一会吃饭,一会喝水,老有东西在摩擦伤口,停不下来,这能好吗?

    想到这点,一一沮丧不已,那个口子,会不会让她感染,患癌,死掉?她可不要死啊,以后还要认识很多有本事的人,还要成为作家,还要跟晴空成为朋友,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她怎么能死?

    就是怕上火,她也不敢多喝水了,怕伤口真的感染,让她没命。

    她这个口子,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才慢慢地好起来,这段又是牙龈疼又是舌头疼的难受日子,简直是不堪回首。

    过去的两年,她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会看晴空的微博,看到那些诗意又有哲理的文章,引发思考,能让她忽视身体的不适,心情好一些。

    如今这个方法没用了,晴空的微博黑子越来越多,她看了心情只会变坏,好久都没点开看了。

    海景的微博和朋友圈,取代了原先晴空微博起的作用,他的文字风格和晴空类似,看他的文也很舒心,又没有黑子来捣乱,一一是每天必看。

    一一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发微博和朋友圈,除了丁爸,海景是给她最多点赞的人。

    在一一心里,点赞意味着仔细阅读了她的文字,了解了她的思想,也意味着有一定程度的认同。

    所以,看到海景点赞,她就会想,讲她喜欢的历史人物这篇,他点了赞,是不是他也喜欢这个人物?讲她上学时趣事这篇,他点了赞,觉不觉得她是个有趣的人?讲她心情这篇,他点了赞,是不是在关心她的心情。

    一一中午在垃圾桶的旁边午休时,脑子里想的还是那些点赞。

    她发现自己每天想的人不是晴空,变成海景了。

    是因为自己不是晴空喜欢的类型,再也幻想不下去了?还是因为斗不过晴空那些黑子,干脆连本人都不理了?

    海景经常给她点赞,这就让她觉得他可能对她有好感?不然,他怎么会关注她的心情和爱好呢?

    为了验证海景对她真的有好感,一一开始搜集细节。

    他不仅给她的正文点赞,连下面她给别人的回复也点赞,看得多认真。

    可是只有点赞,也不能说明有好感。

    要是他真的对她有好感,应该主动跟她联系,像均哥和平那样见个面。

    或者是感情还没发展到那一步?要怎么做,才能让海景从点赞发展到多来找她聊?

    一一每天一有空就翻海景的微博和朋友圈,在他的微博里留言,增加互动。

    只是他很少回复,每次都只点个赞。

    越看他的微博,她就越有好感,他和晴空都是温和理性、思维清晰,这正是一一欠缺的。

    一一在喜欢晴空的时候,幻想过一个故事:女孩在某国留学,认识了一个外表斯文才华出众的男孩,擦出火花,正当他们感情发展顺利时,女孩因帮助一个同学,误入了犯罪集团,和男孩失联……

    这个故事有犯罪和破案的内容,要表现出逻辑性,一一对这些一无所知,她有空就找资料,找了不少零零碎碎的资料,故事还没写出来。

    认识海景以后,她把原先那个故事搁在一边,有了新的灵感:女孩爱上了一个明星,苦追不得,在追星的过程中,和一个男粉丝互动增多,不再痴恋明星,而是和男粉丝谈起了恋爱。

    一一是故事里的女孩,晴空是女孩喜欢的明星,海景是和女孩互动产生感情的男粉丝。

    这个故事在她脑海里想了很久,情节很生动,但每次尝试着写,写来写去,都是些单调乏味的文字,她就先放着,去写其他题材的故事。

    一一深深地沉浸在她和晴空海景为原型的故事里,幻想着自己终于见到了晴空,幻想晴空知道了她的感情,十分感动,幻想海景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给她一个惊喜……

    有了幻想,现实再怎么辛苦,一一也能忍受,这四年来,她就是这么过的。

    说到辛苦,一一又有感慨,做着同样的工作,别的同事是什么感受呢?

    自打小康来公司以后,为了方便员工运垃圾,让维修工给做了两辆超大的垃圾车。

    这大型的垃圾车,就是衡量垃圾数量的标准。

    一般楼层商铺搬家,或垃圾特别多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

    就拿吴姐来说,她打扫的公寓楼,每天都能运出几十袋垃圾,装满两部垃圾车,要运好几趟,比任何岗位都辛苦,可是年约五十身材瘦小的她从不叫苦。

    小光打扫前后广场,三不五时就要拿大水管冲洗一遍,工作量也相当大。

    阿彩和谭姐打扫的B栋,垃圾又多,住户又挑剔,特别难搞。

    谭姐是快五十了,虽然她干活很利索,也给领导的叨叨搞得时有怨言。

    阿彩家住在番禺区,上班比别人晚一个小时,中午不休息,她也没叫过苦,至少一一没听到过。

    也不是没人抱怨过,之前来的那些,有人抱怨卫生不好搞,有人抱怨工作太累生病了,有人抱怨开荒太多,有人抱怨工资太低,有人抱怨领导啰嗦管太多……

    那些抱怨的人都走了,留下的是不抱怨的人,和在心里抱怨的一一。

    一一劝自己,工作没有不辛苦的,以往的哪一份工作轻松过?在社会上生存,就要能吃苦。

    特别是她这种追求进步的人,更要吃得了苦,通往成功的道路就是曲折的。

    但是,晴空和海景要是知道她在做这样的工作,会怎么想?会怎么看她?

    一一又劝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等到自己准备好了,就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用太担心晴空和海景的想法。